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浪漫性”与“真实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真实主义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是普契尼的代表作品,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巧妙地将“浪漫主义”和“真实主义”这两者完美地调和起来,将浪漫主义的内容与作曲技巧在歌劇中以真实主义的方式呈现,堪称当今真实主义歌剧的巅峰之作。为进一步探讨意大利歌剧的真实主义风格,正确理解普契尼歌剧创作的主要思想理念,文章以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为研究对象,对其所表现出的浪漫性与真实性做一分析概括。
  〔关键词〕真实主义;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浪漫性;真实性
  真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这一理念的产生,对欧洲艺术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对意大利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真实主义的出现是对梦幻理想的浪漫主义的拒绝。它的主旨是不美化事实,而是试图真实地再现事实。真实主义歌剧在素材的使用和音乐表现技法等方面,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歌剧不同的样式,从意大利传遍整个欧洲。
  普契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音乐家,一生共创作了包括《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在内的12部歌剧,其歌剧作品成为意大利歌剧传统的主线。其中,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以柔美动听的旋律,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丰富的戏剧效果,鲜明的艺术诉求,被认为是普契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一、浪漫主义理念的渲染
  1.抒情性的旋律表现 普契尼避开真实主义音乐作品中复杂的旋律走向以及变化无常的和声进行,将浪漫主义时期使用的创作技法运用其中,由此诞生了优美、华丽,蕴含丰富情感内涵的音乐旋律。和声处理上也运用了威尔第式的写作手法,但却更加温和。柔美的和声进行与特性旋律的使用,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
  第一幕中咪咪初遇鲁道夫时,自我介绍的经典唱段《人们叫我咪咪》是旋律抒情性的最好体现。在这首咏叹调中,咪咪向鲁道夫介绍自己的日常生活与个人喜好。整首咏叹调没有激进的旋律与夸张的戏剧色彩,没有强烈的音高音量上的对比,旋律走向更是随着女主人公咪咪内心情感的发展,层层递进。在抒情柔美的旋律进行中,将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情感向观众娓娓道来。
  2.悲剧性的艺术升华 纵观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为爱义无反顾跳下城墙的托斯卡,还是因被爱人抛弃伤心欲绝,最终香消玉殒的巧巧桑;无论是为救心上人王子,选择挥刀自尽的柳儿,还是因患肺病无钱医治,最终离开人世的咪咪。她们的故事剧情最终多以底层小人物的悲惨结局收尾,这与早年间普契尼的贫寒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作品展现的悲情性,同时也是普契尼性格中所隐藏的悲观主义思想倾向的体现。悲剧性的剧情发展在普契尼笔下得以艺术升华,他没有任意缩小、削弱寻常百姓生活中的悲情成分,也没有像马斯卡尼、雷翁卡伐洛那样将悲情极端化,使剧情具有一定冲击性。普契尼在真实主义题材的创作背景下,略微融入浪漫主义色彩,使作品情感流畅发展,将悲剧的美感进行升华,从而提升作品的整体表现效果。
  二、真实主义思潮的渗透
  1.贴近现实的创作素材 到18世纪为止,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着重描写神话故事、表现上层社会生活状态、宣扬英雄主义的歌剧成为创作主流。进入19世纪以后,开始逐渐出现试图揭示被浪漫主义幻想所掩盖的真正生活现实的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以中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作为铺垫,配以悲剧主人公的人物设置, 进行现实性的描写,以此引起人类普遍的本源感情,这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创作素材特征。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在时代背景、登场人物、场景设置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真实主义歌剧的题材特征。它选取因政权的交替而引起社会强烈不安的法国巴黎作为背景。主人公鲁道夫与绣花女咪咪坠入爱河,鲁道夫的画家朋友马切洛也与旧情人穆塞塔重逢。作品生动化表现了他们相爱与别离,再次重逢,迎来永别的故事内容,体现了小市民阶层的友谊与爱情以及真实生活状态下面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区别于以往虚幻与现实脱离的歌剧创作,这部作品更注重人物心灵的刻画与描写,朴实感人。
  2.通俗易懂的台词脚本 真实主义歌剧的台词是剧中人物所处环境的正常对话内容,日常对话体与感叹词运用极为广泛,男女之间的爱情表达也更简单直接,作品的整体表现内容更为真实。
  歌剧第一幕,鲁道夫与朋友门准备去“莫穆斯”酒馆享受平安夜,众人在下楼梯时因环境漆黑而产生的对话“小心点!”“该死的!”“科利纳,你死了么!-还不曾。-快来!”等口语化词汇的运用,都较好地体现了真实主义歌剧的创作特性。在第二幕中,平安夜的街头,小贩肆意推销售卖各类产品,孩子们围绕着小丑嬉戏打闹,鲁道夫的音乐家朋友萧纳尔在试奏一只圆号后发出“这个D音不准”的感慨,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生意火爆的小酒馆等平民化场景,皆展现了生活的真实状态。
  3.细腻柔美的女性形象塑造 在真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中,对女性形象的关注与塑造,成为真实主义时期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相比较浪漫主义文学戏剧中,表现出的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男性角色而言,真实主义艺术作品更加注重对“女性美”的展现与表达。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以绣花女咪咪的爱情、生活为故事主线。普契尼将咪咪开始对于爱情的懵懂,到与爱人决意分手的坚韧,以及故事结尾面对死亡命运的软弱无助,刻画得细腻真诚。除咪咪外,普契尼还着力刻画了一位与咪咪性格完全相反的女性角色穆塞塔。这位风流却热情的姑娘,运用调虎离山之计,打发走情人老贵族阿钦多罗,而自己却重投旧情人马切洛的怀抱。甚至将鲁道夫等人无力支付的账单,也留给老贵族结算。人物性格上的反差对比,使得这部作品更具戏剧性表现力。
  普契尼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七个孩子艰难度日。母爱是普契尼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普契尼也由此产生了对女性由衷的敬意。在普契尼创作的12部歌剧作品中,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剧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从少女曼侬、歌星托斯卡,到绣花女咪咪、女仆柳儿、日本妇女巧巧桑,普契尼以细腻柔美的笔触,刻画着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却拥有相似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在普契尼的歌剧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揭示,成为作品表现的主基调。在他笔下,温柔善良但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承载着顽强与不屈的美好品质,展现着人间真、善、美。   4.渲染性的音乐表达 通过管弦乐的技法表现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是现实主义歌剧的一大特点。为了真实地表现出场人物的心理状态,展现戏剧性的紧张感,在第三幕第一场中,作曲家运用休止符,半音阶向下进行的旋律走向与平行九度下行的交响乐伴奏等音乐手法,来表现咪咪虚弱的身体状态,达到剧情渲染的目的。
  除场景渲染外,普契尼也十分擅长运用主导动机,对出场人物的性格,动作,内心情感的变化进行细致表现。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每一个角色都有专属音乐,这些刻画人物心理的主题乐句的反复使用,使剧情的发展更具统一性。第一幕中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的旋律,是女主人公咪咪的主导动机,这个旋律在第三,四幕中也可以听到。在女主人公咪咪登场时,以乐队伴奏的形式出现,以此来表现咪咪内敛羞涩的性格特征。画家马切洛的急性子,音乐家萧纳尔的乐观开朗,哲学家科利纳的严肃认真都被普契尼用音乐的形式得以完美呈现。普契尼用带重音的2/4拍同时配以震音来表现科利納笨重的身躯,用跳音的持续上行来表现他利落的步伐。诗人鲁道夫除浪漫梦幻的性格表现主题外,还有工作的主题。在第一幕中遇见咪咪之前,鲁道夫在写作时出现的轻快的主题。在第四幕中,这一主题乐句在马切洛作画,鲁道夫写文章时再次出现。渲染性的音乐表现手法,使得剧情发展更具流畅性,情感表达也更为细腻深刻
  结语:普契尼秉承戏剧浪漫性的思想理念,将素材选择上真实性取向与音乐形式上的浪漫性原则进行充分调和,为其作品中艺术表现力的构成,提供了更合理的支撑。虽然不是典型的真实主义形式,但真实性与浪漫性相融合的表现方式,成为普契尼歌剧作品的标志性风格特征。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推动了真实主义歌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作为有着普契尼鲜明创作特征的作品,《艺术家的生涯》以真挚感人的故事情节,优美流畅的音乐旋律,“浪漫性”与“真实性”并存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歌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经典演出剧目。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徐龙, 从罗西尼到普契尼的意大利歌剧-浪漫主义歌剧到真实主义歌剧的演变[J],艺术研究,2011(02).
  [2]满新颖,当爱与生活成为歌剧的依托-趣谈普契尼真实主义歌剧的真实性程度[J],歌剧,2011(11).
  [3]崔圣,浅谈普契尼歌剧的创作风格与音乐特点[J],大众文艺,2012(02).
  [4]王莹,普契尼歌剧题材内容上的真实主义取向-小人物,大世界[J],音乐创作,201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90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