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现阶段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与其在初级口语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种类繁多,本文以三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教材为例,对教材的编写体例进行分析,以找到更好的使用教材的方式。
  关键词:初级口语教材教学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中国作为学习深造的目的地。然而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的目的却不尽相同,有的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有的为了从事贸易工作,有的则是单纯的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汉语的兴趣。由此,留学生的学习时间的长短也不同。为了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各大高校也有针对性的开设了不同的课程,有针对学习专业的留学生的汉语必修课,有为了学习汉语而来的学生开设的短期汉语课程,也有为专门从事某些领域工作的留学生而开设的诸如商务汉语,中医等课程。由于课程的划分越来越合理、细致,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与支持,不同类型的教材也就应运而生。
  一、 常见的初级口语教材编写体例与分析
  市面上常见的口语教材很多,现以三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教材为例。本文选取的三种口语教材分别为《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Ⅰ》《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以及《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1》。三样教材版本较新,从内容上看,编写内容能够跟上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脚步,内容详实,课文和练习的编订也比较有代表性,下面就对这三样教材的编写体例进行逐一分析。
  赵金铭曾强调应重视对外汉语教材的宏观结构设计,使其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发展汉语》系列教材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它覆盖了汉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同时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将教材细化为口语,听力,读写,综合四个类别。《发展汉语初级口语Ⅰ》面向的是零基础的汉语学习者。书中虽未将语音独立出来,但前五课有大量的篇幅讲解拼音及进行拼读训练,之后每课练习中也有语音拼拼读训练,语音拼读贯穿全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语音语调的作用。书中没有将语重点词汇和句型单独讲练,希望通过不断的练习,弱化口语课上对语言点的解释,以练代讲。课文后有根据有边学边练,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的练习,有完成对话,小组活动之类的语言交际练习。从练习中可以看到编者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的尝试。但每课相同的练习模式,相对来说缺少变化,时间长了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刺激,影响对于课文内容及练习的探索。
  作为语言短期班的系列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很有代表性,它也是这三本教材中出版最早,经过再版依然很受欢迎的教材。教材课文不多,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语音部分,将语音化整为零,平均的分配到前六课里面,并做以说明。每课也与一般教材编写模式相同,生词、课文、语法讲练,及课后练习几个部分。在语法讲练部分,将重点词句清楚列举出来,加以解说,同时就语言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操练,明确高效。练习多样化,以句型操练为例,有组词成句,替换练习,补全对话等。有针对性的操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书中图片、语料等的使用,也更丰富了教材信息,使内容更贴近生活,起到增强交流实感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书里,无论是语音部分加入的听辨训练,还是每课末尾的听短文回答相应问题,都将听力材料带入了口语课堂,听说一体,从听到的材料中找到答案,并重新组织作答,也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考察方式。
  《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1》在三者中是相对较新的,在教学模式上选择了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也引入了思维导图的理念,在编写模式上比较新颖。从书中可以发现编者对于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口语课本1》共十个单元。开篇设有语音总论,有详实的讲解,一些拼合练习,以及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单元为单位,有一个统一的话题,每个单元分为头脑风暴、生词总动员、任务及活动、语法点注释、学习后任务、自我评估、文化小贴士七个部分。生词部分不同于以往教材单一的列出生词读音及解释,通过大量的图片和任务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扩大词汇量。新颖的课文及课堂活动任务,不将学生限制在读课文,做对话的练习框架里,大量图片及多样的活动方式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每单元的自我评估学生可以自测,了解对于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每个单元一个主题,涵盖的内容较多,难度跨度也比以課为单位的教材难度跨度要大,教师在授课时对于难易程度的把握提出了要求。
  在课本话题的选择上,三本教材选取的内容差异不大,基本包括问候,介绍自己,谈论家庭,时间及安排,出行,饮食,爱好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李泉在《对外汉语教材通论》中指出“教材应该提供大量对学习者有实用价值的语言的范例、典型的语境和具体话语、难易适当的语段和语篇范本,供学习者理解、记忆、模仿和创造性的使用。”因此,选择好质量的教材对于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把握授课内容,让教材真正起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的作用。以《汉语口语速成教材》为例,尽管教材在内容选择,编写方面已经较为完善,但由于受到短期班授课时长的限制,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够完全展开,因此在选择这本教材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对语言点,文化,或者练习部分进行适当的补充与扩展,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依赖教材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被动的使用教材,只会使教学方法和授课环节僵化。在使用《发展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时候,教材练习模式每课都基本相同,若教师完全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授课,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环节一成不变,也难以给学生以有效的刺激。因此,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应对练习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将问答练习环节,设定成分组抢答模式等,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调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最后,教师应明确,授课对象对于课程的接受理解程度,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教材是否适合学生,或者说如何让教材适合学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中,由于以单元为划分,每个单元内容多,难度跨度大,如何同时兼顾到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是授课老师要考虑的问题。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任务,也有不同的话题,哪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应该重点完成,哪些不适合学生,也应做到有所取舍。
  对外汉语教材作为重要教学材料,发展至今已经相当完备,本文列举三种常见的口语教材,均能满足口语教学的需求,但教师灵活使用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才是决定课程好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商务印书馆.2012
  [2]解晶.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外语·外文.2019(36)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国际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