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的新教材,尽力促进学生能够与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思想共鸣,从而教师能够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问题有效性 问题设计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81-02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包括“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新教材,同样也遵循其基本理念。那么,《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就成了渗透这一理念的关键纽带。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由于问题设计的不科学产生许多低效或者无效的问题,使得学生很少能在情景问题中展示观点、识别观点、确认观点和提炼观点。同时,低效的问题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设计有效问题的重要性
  1.发展学生思维
  学思结合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教育观点,学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学中的提问就是连接学与思的桥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用这种方式学习,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这种意义学习不是积累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只涉及“心智”;意义学习显然非常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它把逻辑、理智与情感等结合在一起,现下最符合其描述的课堂操作就是通过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这门看似枯燥的课程,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更长时间的注意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仅要有知识性,能让学生有所思考,而且还要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去思考问题中信息。同时,有效的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改变课堂氛围,学生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而不是因为无聊而 “无所事事”,这样课堂氛围变和谐了,学生也会爱上这一门课,这样就有了对这门课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之一,也起着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作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有效问题的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从而逐渐建立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提问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未知领域,会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让他们自觉地深入思考。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这种贴近生活的课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思考问题时,引导学生把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不足
  1.提问缺乏思维性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知识点也很丰富,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提问上,教师有着非常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显得兴趣不高,也不愿意配合教师去思考问题,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互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有效调动他们的思维。第一种情况就是教师提出的“无效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上课时随口提出的一些封闭式问题,本身不具备探究性,也不能启发学生思维,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还有一种提问是远离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办法理解的问题,也是无效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教师随口提出的问题,逻辑性不高,问题之间的连贯性不强、时机不对或者和课堂内容的联系不够紧密,也很难获得预期效果,有时候还会造成课堂混乱,出现偏离课堂主题的问题。这种逻辑性不高缺乏内在联系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一步一步跟着教师去思考,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
  2.提问与答案趋向定式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上课很难照顾到全班同学,喜欢向特定的学生提问,且最后总会把答案引导到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上。第一个问题是提问对象固定,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会出现一种“偏爱”现象,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而很多成绩普通的学生就不能被照顾到。第二个问题是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寻找标准答案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提问只是为了引出答案回归当堂课的主题,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分析去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时稍有偏差,教师总会引向“标准答案”,最后造成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考没有价值,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主动思考的动力。
  3.候答时间稍短
  一堂课只有40分钟,《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多,时间安排紧,很多教师忽略了候答时间。候答时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多教师会在问题提出后立刻要求学生举手作答,没有给足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时间。最常见的就是教师看没有学生作答,又着急课程进度,当学生还没有思考出答案时自己就给出答案,这样提问就没有了意义。第二种是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没有给出时间让学生继续思考,而是教师自己抢着把问题答案说出来,总由教师告诉学生“标准答案”。这么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伤害是很大的,而且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动力。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设计问题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
  《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新教材和过去相比更加注重过程和实践,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探究中整合能力与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不是只是像以前一样简单告知学生对与错。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需要课堂上生与生之间、生与师之间双向平等的交流,在思辨中进行价值判断,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而设计精妙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观念的内化。而部分教师对新教材一些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意去尝试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故步自封,阻碍了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和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   2.教师掌握学情不全面
  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不仅仅是某些学生的课堂,教师不应该只关注某些特定的学生,从而忽略其他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能只凭成绩一把尺子去了解学生。但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每周两个课时,任课的班级较多,很难了解每一个学生,上课提出问题后,在没人举手的情况下大多会根据平时成绩排名抽点学生。因为不能够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现状,所以教师就不能够把握课堂教学提问的难度,也不能确保课堂问题的有效性。
  3.教材内容繁多
  《道德与法制》教材每一课分为两个框题,一般教师都是一节课上一个框题,每个框题都有很多课堂活动,例如:“运用你的经验”“阅读感悟”“探究与分享”,这些课堂活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每个知识点连接起来,这就需要每一节课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组织活动。而且每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都附带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比较浅显,第二个问题比较深入。第二个问题往往需要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深入思考。一个框题平均4个“探究与分享”,加上其他的课堂活动和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一堂课的时间“捉襟见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和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时间都被压缩。
  四、《道德与法治》课堂设计问题缺乏有效性的解决对策
  1.提升提问技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精妙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把握时机抛出问题,提问也应该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第一,在备课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水平,尽可能设想到学生的各种反应,从而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回答适度追问,或者鼓励学生转换角度思考。第二,问题的类型、数量和提出的时机,如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问之处,要考虑这些问题要在什么时机提出,用什么方式提出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第三,设计问题时,要善于因势利导,注意逻辑性、层次性。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要注意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分层递进,备课时吃透教材,探寻教材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
  2.全面掌握班级学情
  由于受到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全面了解学情。第一,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有基本了解。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适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经历,要关注到大部分学生,又要兼顾头和尾,在多数问题难易适中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所提问题要有难易之分。第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各种性格的学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使教学提问环节更加流畅;在面对内向的学生时,教师的提问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及时对其的回答给与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积极性。
  3.合理运用课堂时间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给學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教师也应该用足够的时间点评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分析不同学生的思路,在不断的交流和互补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才能避免提问流于形式。《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每一课都是由“运用你的经验”开始,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话题的讨论来导入新课;通过“探究与分享”加深正文主题;“阅读与感悟”“方法与技能”“相关连接”等活动主要是为了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同,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主题不变的情况下对这些栏目进行整合取舍,依据学情修改活动,更换材料,提高课堂的效率,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参考文献:
  [1]刘桂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李华.活用新教材落实新理念: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谈部编教材的特色与教学建议[J].辽宁教育,2018(1):33-35.
  [3]孙元春.浅谈思品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12):49-51.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19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