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勇”的内涵及与“义”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达到“德”的境界?《论语》中给出了答案:“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达德”一直是儒家思想中追求“德”的三种方式。现阶段,学术界中对于“知”和“仁”的解读较多,而对“勇”的解读较少。论语中“勇”出现的次数也较少。这是否就意味着“勇”在儒家思想中并不重要呢?如何对“勇”进行现实的解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勇 义 修德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101-02
  一、“勇”是个人修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勇”在《论语》中共出现16次,分属12章。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对“勇”的基本定义。“勇”就是“不惧”,即心无惧怕。同时,“勇”也是君子之道的重要内容:“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就是“德”的体现,有“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因此,“勇”不仅仅是达到“德”的方法,更是君子的要求。是个人修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如何通过“勇”来修德,可以从论语中找到间接的论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其中“不善不能改”是孔子所忧虑的事情。“不善”本身是一种没有德行的行为。如果“不善”之后进行改正,这是一种敢于正视自己错误和不道德行为的勇气。而改正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德的过程。但是“不能改”,却是孔子所忧虑的。“不能改”一方面表明个人缺乏改正错误的勇气,另一方面又表明自身错误没有进行改正,以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这样,个人如何进行“德”的修养?如何以达到“德”的境界和状态?同样,孔子也曾在《论语·公冶长》中说过同样的话:“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看到自己的过失并且能够在内心中责备自己,那么他是有勇气的。因此,更进一步论证了勇是个人修德的过程。
  “仁”作为“三达德”之一,是与“勇”是相互影响的。“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2]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勇是仁者的前提和要求。虽然孔子说“勇者不必有仁”,但这并不意味着“勇”不需要“仁”。“勇者”和“勇”之间并不是等同的概念。因为“勇”是需要仁、义、礼、智来进行约束的,而只要是有勇气做某件事情的人,都可以称为“勇者”。这就意味着“勇者”做的事情可以是在仁、义、礼、智约束之外的。所以,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以反论的方式来说明,“勇”不仅是“仁”的组成部分,“仁”也是实现“勇”的必然要求。“勇”和“仁”都是“三达德”的组成部分,所以“勇”与“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实际上也是个人修德的具体途径。
  “孝”,被认为个人德行的重要体现,它是“德”在人与长辈之间关系中的体现。“勇”不仅是个人直接修德的途径和方法,更是个人真正“孝”的方法。孔子曾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3]对于此章,大多数的解读都在于强调子对父行事思想的坚持。但是,如若父辈之过仍坚持,就是愚孝。对于父辈正确的思想进行坚持,而对于父辈错误的观点敢于进行修正,这才是真正的孝行,也是勇的体现。例如朱棣之子朱高炽登基之后,立即為方孝孺、黄子澄进行平反,一反其父之政策。这在当时是极其需要勇气的。在今天看来,不仅是孝的体现,更是勇的体现。
  “勇”并不都是天生的,“勇”是可以后天获得的。子路说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虽然子路在这里是在表明自己的志向,但也间接说明“勇”是可以被给予的。曹刿说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也证明了“勇”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获得和失去。“勇”的可获得性,表明“勇”同“仁”“知”一样,可以作为个人培养的具体部分,论证了它是个人修德的重要内容。
  “勇”是“成人”的过程。在《论语·宪问》中,子路曾经问孔子如何“成人”,孔子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成人”,其实就是孔子眼中“完人”形象。钱穆解读此章时指出,学者必须要培其智,修其德,养其勇,习于艺,而复加以礼乐之文,才可以为成人。[5]因此,此句不仅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勇”在个人修德中的重要作用。
  二、“勇”与“义”的关系
  一直以来,“勇”都被人们与“义”联系在一起,“勇”一直被认为是“义”的表现方式。但事实上,“勇”与“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勇”与“义”最初是在《论语·为政》中一同出现:“见义不为,非勇也。”并从中引申出成语“见义勇为”。“义”一直被人们认定为“大义”,是人高尚品质的体现。但实际上,“义”应该定义为人应该做的事。见到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做,那么就是没有勇气的。“勇”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具体体现。曾有晨门对孔子的评价是:“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知其不可为”意味着虽然这件事是应该做的,这是“义”的体现。但是这应做之事却有不能做成的可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还要坚持去做,这虽然是一种勇气,但更是“义”的表现,体现了“义”对于“勇”的影响。
  在成语“见义勇为”中,人们往往将这里的“义”与“勇”定义为“大义”与“大勇”,原因在于做此事是有风险的或此事是有做不成的可能的。但是,人在做事之时,只有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之分,没有做得成和做不成之分。人不能因此事能做成,所以不论它是否应该做都去做;也不能说因此事做不成,那么本应该去做的也不去做。
  “义”与“勇”另一次一起出现在《论语·阳货》中。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在回答子路所问“君子是否应该崇尚勇”这个问题时,着重指出“勇”应该以“义”为上,以“义”为“勇”的标准和要求所在。孔子还分以君子和小人两个例证来回答如果“勇”没有了“义”的要求和束缚,那么就会变成犯上作乱和盗窃两种行为。因此,“义”是“勇”的要求。
  《论语》中虽然明确说明“勇”和“义”的关系只有两章的内容,但是在孔子的其他言论中,也不自然地体现着“勇”与“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孔子曾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6],也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这两句话看似说的是孔子对待不义之财、不义之贵的态度,即“得之不处”和“浮云”,但是在背后也体现出了孔子对待不义之物的勇气。现在大多数人在追求财富与地位的过程中,都会不择手段,并享受于因此而得来的富贵荣华。但是如果让人放弃这种因采用不义手段获得的富贵时,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有勇气来做。因此,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孔子自己对待不义之财时有勇气放弃并淡然处之,同时也是孔子对待世人的一种期望。这也是现在大多数人应该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勇”已经不再是“义”的表现,而是对“义”的坚持和要求。
  因此,“勇”不但是“义”的体现,更是“义”的延伸和要求。“勇”和“义”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体现,互相影响着的。
  参考文献:
  [1][7]论语·述而[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论语·宪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论语·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钱穆. 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3:361.
  [6]论语·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杨国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68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