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难中流亡的东北中山中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中山中学诞生在抗日救亡的前线北平;它是以抗日救国为主旨,以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民国第一所国立中学。它随着抗战局势变化,辗转万里,流亡抗战大后方,坚持抗日救亡活动,秉持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复土还乡”人才;创造了爱国不屈的中山精神,也创造了中华教育史上的奇迹。
  关键词:国难 流亡 东北中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K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80-02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大量东北民众逃往关内。1931年底,流亡到平津一带的东北学生就有万余人。到1934年初,流亡入关的东北学生达三四万人。“七七”事变前,流亡关内的东北人有四五十万之多。[1]东北流亡群体抗日热情高涨,为各方政治势力所关注。同时,严峻的安置、生计、教育等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妥善安置东北流亡学生,成为能否稳定平津乃至华北局势的关键。东北中山中学应运而生,为国家民族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国难中保留了救亡图存的火种。
  一、在国民党主导下的流亡学校
  东北大部沦陷后,大量东北流亡学生流落在平津一带。国民党东北籍爱国人士齐世英、梅公任等对此非常痛心,为了保护与培植东北爱国力量以实现“复土返乡”,特倡议并报经南京行政院批准,于1934年3月26日在北平创办了专收东北学生的、全国第一所实行全公费的国立中学——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原吉林大学校长李锡恩出任校长,学校拟为国民党中央军政两校未来的预备学校。齐世英一再强调以“中山”来命名该校,以加强学生对国民党“主义”的认识。[2]
  东北中山中学的师资力量很强,绝大部分的教师是清华、北大、东大、师大和燕京等全国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招收的全部是东北流亡青年学生,全校总共有学生二千余人。此外,梅公任于1932年在北平创立知行中学与知行小学,专收留流亡到关内的东北青年。1934年3月并入东北中山中学,改名为中山南校。[3]
  1936年11月,因日寇侵华升级,危及北平,中山被迫作集体流亡南下南京附近的板桥镇。南下复课后进一步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响亮口号,校内许多建筑物都以东北地名命名,借以激励全体师生不忘国耻。1937年秋,中山中学的高、初中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南京市毕业会考时,总成绩居全市中学第一。中山中学开办时校长为李锡恩,“学者治校”,比较开明。训育主任是老国民党员王宇章,来校前任中央军校炮兵教官,对学生非常严厉。学校南迁,李锡恩调任东北教育救济处处长,由王宇章接任了校长。“军人治校”,比较粗暴守旧,他作为东北人具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内心也是很爱护东北子弟的,但他是站在国民党立场的,连学生唱“流亡三部曲”都遭到国民党党部的非议。[4]
  二、“复土还乡”的抗日救亡教育
  东北中山中学的建校目的十分明确:要培养大批爱国的有才干的东北青年,准备收复东北失地。东北籍国民党人士韩春暄曾回忆,“吾校创立伊始,因各年级分子不齐,思想庞杂,为期复土还乡重大使命起见,乃实施严格军事训练,军事管理,使之生活纪律化,思想正确化,行动统一化,以为将来收复东北失地第一线之英勇志士焉”。[5]学生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生活上全部军事化。早晨天不亮即吹号起床。接着跑步、上操、早自习。南校的报国寺是一座大庙,全校三百多人的吃、住、上课和活动均在庙内。除星期六晚、星期日和假日以外,其他日子学生一律不准外出。那时学生的穿着是:初中学生全部是黄色童子军服,头戴北平盛锡福出品的黄呢童子军帽;高中学生一律军服打绑腿。还组织学生成立军乐队,故课余时间不断传来号声与鼓声。[3]
  中山中学的校钟挂在北平校园西南角的一棵老松树上。分校校长高星桥先生提议,起床钟共敲45下,分3节,每节15下。提醒学生勤奋向上,勿忘国耻家仇。东北中山中学的学生十分清楚自己身负的历史使命。“东北是我国的生命线,势在收复,而收复失地的先锋队,自以东北青年为首选。因为他们归家心切,复仇志坚,而又洞悉民情,熟悉地理……这样都合于这个条件。因此,政府首先把‘收复失地’的大责任,交给东北中山中学,而东北中山中学也真能负起这种使命。”[5]
  学校迁徙抗战大后方后,曾全体参加了四川宝光寺举行的全国大学生军事训练总队的军训。在军事训练中,东北流亡学生是经过很多磨难和长途跋涉的,军训对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太不费力了。[6]校长王宇章对于“复土还乡”的严格军事训练有着自己的认识,以军队精神讲话及古贤讲学两种方式,集体训练,养成“集体生活”“集体行动”精神。一切向战时政策看齐,为“复土还乡”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这是东北中山中学的历史使命。
  学校坚持了严格的军训。1937年夏全面抗战爆发时,东北中山中学高中部分学生参加首都南京中学生军事集训的成绩,位列全市前茅。其中获个人成绩第一名的中山中学学生韩锡鹏,曾受到蒋介石在庐山的召见和嘉奖。
  三、抗戰大后方的育人基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弃守,上海“八一三”抗战接踵而至,国民政府撤离南京,东北中山中学仓皇内迁,从此走上流亡之路。由苏而皖而赣而鄂而湘,由湘入桂,经黔进川,跋涉万里,艰苦备尝,于1939年6月到达抗战大后方校本部,位于四川自流井西南三十里左右的静宁寺。东北中山中学南迁后,“当地民众大放鞭炮,街巷里满挂着:南下读书,北上救国一类的标语,并且集合了数百人,迎我们这群失家流难的苦学生!”[7]
  在中山中学就读的学生,“东北籍者几占半数以上,其他亦多战区同学。彼此均已尝受国破家亡之苦况,无不以复土还乡为己任”。“当见夜半教室灯光闪烁,同学皆在黯淡油灯之下,孜孜不息。”至于师长,“尤多学识丰富道高德重者。不贪财,不改行,含苦忍辛,以教育新中国战士为天职”。更兼学校历届办事人员,“负责任,不苟且,是以学校虽迭经迁徙,校产依然完好无恙”。学校图书馆中藏书数万卷,足够中学生参考之所需。理化实验室,生物样本室,应有尽有,非其他抗战大后方新兴学校所可比拟。“同学学业成绩,多在水平以上,由去年暑假六位高二同学以同等学力资格赴渝投考学校,均能考取如意之大学,便是明证。”[8]东北中山中学对培育人才定位准确,“不希望母校造出什么了不起得名流政客,希望能造出一批真正的民族解放战士——拿笔的或是拿枪的。名流政客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了家才真正地丢人”[10]。东北中山中学在抗战国难时期,先后共办过124个班(未含附小),培育全国24个省籍的8000余名学生。这些在国难期间受抗日救亡教育培养的爱国学生,大多成为活跃在祖国及海内外的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   抗日胜利后,东北中山中学于1946年底在沈阳复校。1948年6月沈阳临近解放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指令内迁北平。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中山中学。3月,尚留校一百余名学生,被接回东北转入其他学校,原在沈阳未内迁的初中部全部并入东北实验中学。至此,中山中学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四、结语
  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交流重启,国内各地及海内外校友不断推动复校工作。在各方努力下,于1996年8月15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东北中山中学在沈阳完成了复校的大业。东北中山中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抗日救亡产物,学校以抗日救国为主旨,虽万里流亡而坚贞不屈,并最终实现胜利还乡。在此特殊条件下,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师生来到这所特殊的学校,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风雨同舟、亲同骨肉的群体,并由此而产生了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校为家的团结友爱精神,不畏艰险的艰苦奋斗精神;而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好学进取和忘我奉献精神,这些精神的集合体就是东北中山中学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齐红深.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1.
  [2]齐世英,口述.沈云龙,等访问.林忠胜,记录.齐世英口述自传[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22.
  [3]李梅林.随东北中山中学流亡记[M]//齐红深.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70.
  [4]赵明.我的同学与老师[M]//齐红深.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85.
  [5]王成福.敢问路在何方[M]//齐红深.流亡:抗战时期东北流亡学生口述.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89.
  [6]杨喜玲.纪念国立東北中山中学七周年[J].东北,1941,3(1).
  [7]杜鹃.南迁后的中山中学[J].现代青年,1937,6(6).
  [8]孙辑黑.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之介绍[J].东青通讯,1944(2).
  [9]中山留渝校友会.母校:国立东北中山中学七周年纪念特刊[J].东北,1941,3(1).
  责任编辑:杨国栋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2017qn12)。
  [作者简介]刘毅,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国史,东北地方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