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直门火车站,感受帝国最后的余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拜访西直门车站,犹如在和一个有着巨大历史深度的老人同行,他什么都没说,但他又会告诉你很多。慈祥、缓慢、深邃、沧桑……很少会有人能体会到和这样一个百岁老人同行的感觉。透过它就能感受到整个京张线的生命力,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脉动。
  
  寂寥的百年老站
  
  
  西直门立交桥的西北角,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沿着胡同一直往北,就来到北京北站。与其他声名显赫的大站相比,北站显得及其简陋和渺小,可是北京市规划委、文物局共同编制的首批《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却将西直门火车站、原798厂等75处优秀近现代建筑收入名录加以保护。
  西直门火车站,即现在的北京北站,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起点,它建造于1906年,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多年的风雨历程。拜访西直门车站,犹如在和一个有着巨大历史深度的老人同行,他什么都没说,但他又会告诉你很多。慈祥、缓慢、深邃、沧桑……很少会有人能体会到和这样一个百岁老人同行的感觉。透过它就能感受到整个京张线的生命力,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脉动。
  “平绥铁路西直门火车站”。平绥铁路:北平至绥远。百年前如果你跟随西北而来的皮草商人乘火车从张家口到京都,最后的脚步必定要落到西直门火车站。
  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由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通车,1921年,京张铁路通至绥远。当时北京叫“北平”,故称“平绥铁路”,后通至包头,更名为“京包铁路”。
  现在主体建筑仍为候车室及员工办公室。小站虽然简陋,但还在发挥着它的功效:去北京远郊及内蒙古、河北及东北等地多个城市的火车仍然在这里停靠。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些已经很难看到的绿皮慢车。
  对一个历史遗存,大凡中国的文化人总会绞尽脑汁费尽思考,但是如果沿着京张铁路走下来,也许就会轻松许多。这条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铁路,并不会像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遗迹那样幽古逼人,让人感慨唏嘘。和任何一条其他的普通铁路一样,它至今还充溢着巨大的生命力。你可以把它当成游历八达岭长城的第一步,也可以看成是凭吊鸡鸣古驿站的通道,甚至是去张家口走亲访友的一条便捷的途径……
  
  只有在影视剧中才能见到的百年遗存
  
  百年后的今天,当我踏上这里的站台时,长长的雨棚下已是过客寥寥。站前小广场已经盖上了巨大的铁皮棚,显得有些稀疏的乘客,坐在大棚的阴影里,静静地等候发车时刻的到来。
  站台上,一列开往北方的火车正要出站。古旧的绿皮车厢,站台上三三两两赶车或是送别的人,这情景很有些某个感伤电影或连续剧中的场景。据说,正是由于北京北站这种古朴韵味,使它成为了很多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一群工人们拆除了当年的铁轨,老路基上立起了一根根高大的钢柱。不久,一条新的轨道将替代它。
  “这些老古董,修得多好啊,都是好东西啊……”我在拍照时,工人指着旁边的老站房不停地念叨着,他们的神情很有些激动。
  凭借朴素的直觉,他们知道这是好东西,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人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他们和我聊了一会后又去忙自己的活计去了。只有我手里a100的快门声在寂静的站台上弄出一片很大的响声。
  站在车站的天桥上,一列古旧的绿皮火车就停在脚下,不远处,那些现代化的高楼正向这座古老的车站包围过来。将来,这里会被改造成一个近7000平方米的大型广场,集公交、地铁、轻轨以及铁路为一身,成为城市的交通枢纽。而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北站站房,将被作为文物保留下来。
  
  优秀的建筑工程构成与环境和谐的艺术品
  
  事实上,除了远去的那些工人、一些电影制片人和少数的历史学者,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老京张线上的西直门火车站了。与手中百年前的老照片相比,当年的建筑依然,但在早春温暖寂寥的阳光下已失去了往昔的荣耀和典雅。
  在北京北站古老的站房上,从右到左写着这样几个字:“平绥铁路西直门车站。”这是在1927年到1949年使用的名字,而在1927年之前,它叫作“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
  
  说到京张铁路,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詹天佑,以及由他设计的青龙桥“人”字形路线。京张铁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西直门火车站正是由詹天佑亲自设计和监造的。
  有人说一个优秀的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件与环境和谐的艺术品。车站东西方向被高梁河、护城河环绕,站北有大片芦苇塘。河边,西直门火车站二层西式主站房像一艘航船,非常自然地融嵌在周围的自然环境里。这样的欧式建筑在今天的北京已经很不容易找到,更为难得的是,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这座站房仍在使用,而且保存得相当完好,100年间几乎很少维修,足见当年建筑水平的高超和精良。
  
  车站正面入口为三孔外券廊,十分醒目,候车室轮廓变化丰富,朝站台一面也用连廊,比较开阔。很多北京北站的铁路员工都说,能在这样一座漂亮的建筑里工作,真是一件非常舒适的事。
  为了拍摄一张车站的全景,我曾爬上西直门交通枢纽控制中心大楼的楼顶,在距它建成百多年后的黄昏,俯瞰到这个历史遗存全面真切的面目。铁轨边那些在庞大芜杂的现代建筑背景下显得特别低矮的老站房,仿佛一个龙钟老者寂静地、不失尊严地淹没在大都市飞速成长的高楼和喧哗之中,顽强地体现着当年建造者们卓越的设计理念。
  
  感受百年前古老帝国工业文明的最后余温
  
  京张铁路西直门火车站平面近似矩形,站台为并列式,进站方向与站台垂直,建有跨越铁道的铁架天桥。车站主体建筑、月台、连接两个月台的过街天桥均为詹天佑设计。这是一个时尚而稳健的、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百岁老人。站台上的篷罩为木结构,上部都有精美的铸铁装饰。车站的天桥由角铁和工字钢冷铆而成。仔细查看可以清晰辨认出苏格兰兰开夏钢铁公司、格林盖诺克钢铁公司的印记。这个由詹天佑设计的主站台和钢架天桥建造于1906年,至今已使用100多年而无忧。20世纪70年代,北京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为缓解市内过于稠密的交通,几段市区铁路被拆除,其中就有西直门到五路、广安门到西直门这两段。另外从西直门经德胜门到东直门的市内铁路,也因为地铁的修建而拆除。从那以后,孤零零的西直门火车站就成了京包铁路的起点。
  傍晚,阳光落到城市的背后,高楼巨大的阴影慢慢覆盖上这个百年老站。西直门火车站不远就是北京的城市轻轨交通线,新与老、快与慢的辉映,仿佛是两个时空。我静静地坐在老天桥的过道上,犹如在和一个老人促膝谈心,手扶栏杆,似乎依稀能感觉到一个古老帝国最后的余温。
  
  
  《旅游》指点:
  欣赏京张铁路及北京郊野著名的“关沟七十二景”,感受“人”字形火车路线,可以从北京北站上车,到八达岭站下车,全程62公里,大约需要2.5小时。相关车次是7173次,由北京北开往沙城,车站施工期间早上7:36发车。
  在京张铁路沿线还可以参观几座著名的车站,如清华园站、青龙桥站,现在它们也都成为了历史文物。在青龙桥站有詹天佑铜像。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北侧,内有藏品1000余件,可以更好地了解詹天佑以及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人物 链接:
  詹天佑(1861年~1919年),字眷诚,原籍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11岁考取赴美官费留学生,后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专业,3年以后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回国。光绪十四年(1888年),进入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1902年秋,由他担任总工程师建造的新易铁路,开创了中国工程师自己勘测、设计、建筑铁路的先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宣统元年八月十二日(1909年9月25日),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京张铁路全长273公里,沿途设16站。在詹天佑主持下,全部工程历时4年,比原计划提前2年建成通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634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