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移动互联网:在混沌中前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俞 悦

  “今年6月,我们统计了一下,半年来,各种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研讨会可能有近百场,平均两三天就有一场。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召开的会议特别多。” 在由中国移动主办的2010(第四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的一席话,从侧面反映出了这一产业的火热程度。
  虽然,大家的热情呈日益高涨之势,但是李易认为,今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整个产业还处于“混沌”状态,因而,“在这些研讨会中,还没有真正探讨出拥有特别商业模式或商业价值的结果”。
  话虽如此,不过在这次大会上,我们仍能看到许多新变革和新鲜血液。
  
  混沌中的变迁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真正喜闻乐见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呢?” 李易自问自答道,“可能是微博,也可能还包括LBS(位置服务),除此之外,我们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业务。”
  的确,在2010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游戏、电子商务、视频、阅读、LBS这些应用成为了研讨会的主角,与以往召开的类似会议颇为相似。从一方面来说,这足可证明这些业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发展领域,但另一方面,正如李易所言,并没出现独特的商业模式或业务。
  不过,李易指出,虽然中国移动互联网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仍然在今年看到了一些变迁。其中之一就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很多,但是大量的是低端用户,他们缺少宽带上网条件,没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所以只能用手机上网。” 李易解释说,“现在,用户结构有了变化――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高端用户越来越多。”
  此外,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在 “玩法”上的不同也越来越明显。“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企业争夺的是用户上网首页,拼的是内容,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器使用频率越来越低,用户打开的是一个个应用。”因而,李易认为企业必须争夺终端或是争夺设备的第一屏,“比如,如果传统门户网站不做类似微博的东西,那么,他们未来可能会很难生存。”
  今年,百度和三星携手推三星百度手机,其中植入了百度的诸多应用,方便用户直接在手机界面点击使用;微创软件联合MSN中国推出了内嵌MSN服务,集商务、社交应用为一体的MSN定制手机……这一切正在验证着李易的观点。
  
  不一样的三屏融合
  
  自从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政策后,“用电视的大屏幕享受网游或是随时观看网络电影”成为了相关行业特别是广电系企业的标志性话语。
  按照普遍的说法,三网融合或三屏融合是指让互联网、电信网和电视网各自承载的业务在三种网络中都能实现。而对于广电系企业来说,由于电视几乎没有计算能力,因而要在电视端承载互联网业务需要搭载一个处理能力强大的机顶盒或是借助“云”的力量――机顶盒最多只承担调制解调等基本任务,各种业务实现所需进行的复杂计算过程都在云端完成。
  可以料想的是,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都需要耗费较高的资金和时间成本。是不是可以让计算环节在已有的终端上完成呢?在本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速位互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新技术――WiMo技术就为实现三屏融合提供这样一个新的思路:让手机完成计算的任务。
  简单来讲,视频、游戏等应用运行在手机上,通过WiMo技术,视频或游戏的画面会同步到电视上。用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的话来说就是,“WiMo技术是屏幕的分享技术,而不是文件的分享技术”。
  同时,WiMo技术的使用使得电视端不需要安装拥有处理能力的机顶盒,大大降低了相关成本。
  从目前来看,这一技术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体感游戏行业。不久前,微软宣称,在其体感游戏设备Kinect发售的前十天内,销售量已突破百万大关,由此可见体感游戏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而WiMo技术的使用能使玩体感游戏的用户不需要买手柄以及游戏主机,手机兼具了这两者的功能――用户在手机上运行游戏,游戏画面将直接传到电视屏幕上,此时,手机“变身”为体感游戏的手柄。
  
  LTE步伐加速
  
  在大会的诺基亚展台上,一台标有TD-LTE的诺基亚上网本(booklet)十分引人关注――这款电脑采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可使用TD-LTE网络。产品解说员向《中国计算机报》记者介绍说,这台电脑并未上市,目前展出主要为了看看合作伙伴和业界对该款产品的态度。
  诺基亚的这一展示让人感到,TD-LTE已经越来越近。在这场大会上,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的态度也验证了这一判断。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指出,目前各国运营商都在加快建设LTE,中国移动也正在加紧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也表示,中国移动计划加快TD-LTE演进速度,并将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TD-LTE商用网络的建设。
  看来,无论在网络还是应用层面,产业链的企业都在混沌中推进移动网络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8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