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牡丹红斑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解牡丹红斑病对牡丹观赏和生产的为害,通过对牡丹红斑病的发病规律、病害调查情况以及药剂防治等综述;得出病害发生与环境、土壤、牡丹品种和种植方法等关系密切,化学药剂在室内和大田环境下对病原菌防治效果较好且基本一致。
  关键词:牡丹红斑病;发生;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5.1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6.026
  Research Progress of Peony Spot Pathogen
  YANG Guang,QIAO Li,CHEN Long
  ( Xiny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nyang,Henan 464000,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spot pathogen harm of peony ornamental and production, through to the disease pathogenesis regularity,disease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was reviewed. Disease occurs closely related to environment,soil,peony cultivars and planting methods. Chemical agents in the field and indoor environment for pathogen control effect was good and consistent。
  Key words: peony spot pathogen;occur;chemical control
  自古以来牡丹以其端庄艳丽和雍容华贵的姿容,象征着“富贵和吉祥”,国内牡丹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展、优良品种逐渐增多,由牡丹带来的旅游、花卉和医药等产业蓬勃发展[1]。国内学者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侵染过程、病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 目前,国内牡丹病害中的红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牡丹红斑病已成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原菌侵染牡丹后,造成牡丹花色衰退、生长受损和丹皮量少质差,造成花农经济损失惨重,病害的爆发和流行严重制约了我国牡丹产业化的发展[3]。本研究通过对牡丹红斑病的命名、病状、发病规律、病害调查情况以及药剂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的防治效果等总结,为牡丹红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1 牡丹红斑病鉴定
  1.1 病害名称
  目前,牡丹红斑病的命名十分混乱,尚未有统一名称。蓝保卿等[4]、牛迎福等[5]、季延平等[6]、吴玉柱等[7-8]称为牡丹红斑病,张宗岩[9]称为牡丹叶斑病,王守正[10]和喻璋[11]将其命名为牡丹叶霉病。
  1.2 病原物鉴定
  对牡丹红斑病在PDA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段亚兵[12]观察出菌落边缘呈灰褐色并带有晕圈,菌落中央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季延平等[6]认为离体培养4 d就出现白色菌落,10 d前后出现分生孢子。对病原菌进行显微镜下鉴定,石良红等[13]观察出分生孢子梗分化为3~7簇黄褐色或黑褐色分枝,分生孢子呈黑褐色椭圆形链状单胞或多胞,大小为8~15 μm×3~5 μm。对照真菌分类学牡丹红斑病病原物为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属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枝孢属[14]。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段瑛瑜[15]将纯化后菌株的孢子配成悬浮液在牡丹叶片进行回接,清水对照;约7 d后可发现病原菌对接种的品种均具有致病性,对照组没有发病。根据柯赫氏法则[16]将回接后叶片的病斑进行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形态与生理特性与接种的菌株一致。
  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石良红等[13]提取病原菌DNA,经过PCR和电泳后,将测序的结果与GenBank 中牡丹枝孢霉的ITS序列进行比对。Gardes[17]以ITS片段为模板,对牡丹红斑病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大于99%。根据中国真菌志[18]鉴别为同种,鉴定该菌株为牡丹枝孢霉。
  2 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
  2.1 病情调查
  牛迎福等[5]和易图永等[19]以叶片发病情况来调查总叶数、病叶数和病级;吴玉柱等[20]以茎基部和叶片发病情况来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
  调查以五点取样法[21]进行,选取有代表性的牡丹园则以对角线取标准地五块,每块20 m2 ,约40~50丛。
  牛迎福等[5]的分级标准:0级:全株叶片无病;1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25%以下;2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25%~50%;3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50%~75%;4级:全株病斑面积占叶75%以上。
  发病率(%)=调查的病叶数/总叶数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值)
  病情指数= ×100
  易图永等[19]的分级标准共五级,5级为叶片几乎全部发病。
  吴玉柱等[20]的分级标准:0级:全株茎部无病;1级:茎基部10 cm分布3个以下病斑,上部茎无病斑;2级:茎基部10 cm 分布3~5个斑点,上部茎零星病斑;3级:茎基部10 cm分布6~10个斑点,上部茎病斑较少;4级:茎基部10 cm分布10个以上斑点,上部茎病斑较多。
  发病率(%)=调查的病株数/总株数
  病情指数=×100
  2.2 症 状
  高智谋等[22]研究发现牡丹红斑病是江南地区最常见的牡丹叶部病害,五月初至叶枯时潮湿天气多发病,可致植株死亡。薛杰等[23]研究发现刚发病叶片由绿色针状点变为褐色病斑,在连续阴雨时,病斑背面出现绒毛状暗绿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吴玉柱等[24]研究发现,根据对菏泽牡丹1998―2000年的观察,在三月下旬,牡丹嫩茎和叶柄上出现零星病斑;四月上旬刚抽出新叶上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六月和七月发病进入盛期,易感病品种几乎全部发病。杨瑞先等[25]研究发现牡丹茎被侵染后出现暗紫色圆形突起小点,始终没发现子实体。   2.3 病害发生
  2.3.1 病害发生与品种关系 袁全国等[26]研究发现从2008―2009年对一百多个牡丹品种进行了系统的红斑病感病调查,得出不同品种对红斑病的抗性差异性特别显著,感病指数高的牡丹品种一般是分株嫁接繁殖都不容易成活、根系不发达、年抽枝长度短、花是千层的品种。吴玉柱等[20]研究发现从1998―2000年对103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对红斑病抗性差异测定,感病指数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1级高抗品种、2级中抗品种、3级低感品种和4级高感品种。
  2.3.2 病害发生与土壤关系 俞思佳等[27]研究发现病原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25 ℃左右时潜育期为10 d左右;病原菌的菌丝在田间病株病叶上越冬,随寄主组织的腐烂而死亡。黄向东等[28]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土壤pH值低,感病低;土壤pH值高,牡丹感病重。段瑛瑜[15]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牡丹在黏土上种植感病指数最高,其次是在壤土上种植,而沙土上生长的感病指数最低。
  3 牡丹红斑病药剂防治
  3.1 室内药效测定
  病原菌对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生长速率法[29],测定出EC50、毒力回归方程、95%置信限和相关系数r [30]。杨改凤[31]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多菌灵、嘧菌酯和戊唑醇对芽管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强烈的抑制病原菌产孢;这几种药剂适于病害发生前作为保护剂防治。段瑛瑜[15]选用八种药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对病原菌抑制率为92%,最差的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抑制率为61%。
  3.2 大田药效测定
  大田药效试验中药剂每个剂量4个重复,小区间设保护行[32]。代玉民等[33]研究发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在92%以上。何童童等[34]选用8种药剂大田药效试验效与室内结果基本一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66%溶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125%溶液防治效果在90%以上。李兆防[35]研究发现大田喷施5%霉能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有效控制牡丹红斑病。俞凤[36]研究发现用康地蕾得细粒剂500倍液或5406抗生菌菌种拌成细饼粉15 kg・hm-2灌根有一定防治效果。
  4 展 望
  对牡丹红斑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秋冬时牡丹园的病株和枯枝落叶清除测定,早春喷施3%~5%石硫合剂。栽培时选择未重茬牡丹种植地,适宜种植密度,适量浇水,合理施肥都会提高牡丹的抗病能力[37]。化学农药的单一、过量使用,使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如何避免这一问题成为植保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莲英,袁涛.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赵丹.牡丹根部茎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2.
  [3]杨德翠.牡丹红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68-170.
  [4]蓝保卿,李嘉钰,段全绪.中国牡丹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牛迎福,祁金山,柴义生.牡丹红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8(2):38-40.
  [6]季延平,吴玉柱,刘殷,等.牡丹红斑病病原菌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1(1):21-23.
  [7]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药剂防治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4(7):30-31.
  [8]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的观察[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6-10.
  [9]张宗岩.牡丹叶斑病的初步观察及防治[J].中国园林,1991,7(4):53-55.
  [10]王守正.河南省经济植物病害志[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
  [11]喻璋.牡丹、芍药的六种真菌病害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21(4):435-438.
  [12]段亚冰.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09.
  [13]石良红,李玲,申宏伟,等.牡丹红斑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J].农学学报,2014,4(10):32-35.
  [14]邵力平,沈瑞祥,张素轩.真菌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15]段瑛瑜.菏泽地区牡丹病害调查和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16]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7]GARDESM B.ITS primers with enhanced specificity for basid iomycetes-application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my corrhizae and rusts[J].Molecular Ecology,1993,2(2):115-120.
  [18]张中义.中国真菌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易图永,吕长平,李璐.长沙地区荷泽牡丹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356-359.
  [20]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红斑病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11-716.
  [21]谢联辉.普通植物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49-351.   [22]高智谋,程家高,凌云波,等.牡丹(丹皮)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585-586, 590.
  [23]薛杰,郭霞,马书燕,等.菏泽牡丹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05(4):26-28.
  [24]吴玉柱,季延平,刘殷,等.牡丹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40-44.
  [25]杨瑞先,刘萍,方站民,等.牡丹病害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38-143.
  [26]袁全国,刘清芝,郑亚军,等.山东菏泽牡丹病害的调查及红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9):37-39.
  [27]俞思佳,张佐双,雷增普,等.北京地区牡丹和芍药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2):103-108.
  [28]黄向东,薛冬,王书言.牡丹土传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5):114-118.
  [29]GEORGOPOLO S G,DEKKER J.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ungicide resistance[J].FAO 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1982,30(2):39-42.
  [30]STEIN J M.The Gener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dimethomorph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ts[J].Plant Disease,2004,88(9):930-934.
  [31]杨改凤.牡丹叶部四种真菌病害化学防治药剂筛选[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5.
  [32]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3]代玉民,甘欣勇,王海燕.菏泽牡丹主要病害控制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2,42(2):78-80, 37.
  [34]何童童,董梦琳,侯小改,等.牡丹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2014(6):72-75, 79.
  [35]李兆防.5%霉能灵WP防治牡丹叶霉病试验简报[J].现代农药,2003,2(6):43.
  [36]俞凤.铜陵牡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 (8):179-180.
  [37]刘天裕.牡丹叶斑病防治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3(5):108.
  [38]樊玲侠.牡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陕西林业科技,1999(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24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