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养老之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六成老人都不愿进城养老
  今年6月,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公布了《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报告显示,近四成的农村老人“身边无子女居家养老”,而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在各地区农村老人持“不喜欢进城养老”态度的比例中,包括广东在内的东部是69.5%,中部是68.1%,西部是64.0%,东北部是67.6%。同时,全国超过一半的农村老人对“进养老院养老”持反对态度。
  这是上海财经大学第7次发布“千村调查”报告。与以往不同,调查认为,尽管受访的八成老人满意现在的生活,但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甚至调查中的空巢家庭超过半数。许多农村老人不是在养老,而是在隔代抚育。与此同时,即便空巢老人留有存款,也不一定可以拥有尊严、体面的晚年生活。
  镜头一――
  重庆巫山:行路难留守老人就医难
  重庆巫山县官阳镇的大山深处,坐汽车去巫山县城要花3小时,而巫山离重庆市区走高速路也要6个小时。村里的老人要是得了乡镇卫生所不知道的病,去一次县医院就得辗转3小时以及花费数十元车费。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第7次进行“千村调查”,一名学生在报告中写道“鸦鹊村位于交通要道上,算是最好的村落了,距离镇卫生院10分钟左右的车程,到县医院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而金顶村到镇卫生院则需要花费几十分钟,因此,除非重病,老人们更多靠的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村卫生所的医疗设施更是极为贫乏,正因为缺乏专业的检查,老人们往往只能说出身体哪里不舒服,具体却不知什么病。”
  尽管有养老政策和补贴,但“千村调查”调研显示,除了看病难,子女长年不在身边是最大的问题。以官阳镇下属的一个村为例,全村800多户人家中有150户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有80户家里只有老人在家。在外出打工的人中,在本地打工的为356人(10%),到本县打工的为510人(20%),在省内打工的为620人(35%),到外省打工的为1150人(45%)。有受访老人表示子女大都只是不定期回家探望,且次数少,间隔时间长;平日里给父母的钱和粮食也不多;而大多数老人反映尽管自己的钱不够用,但出于体谅“儿女自己的钱也不够用”,不到万不得已仍不会向儿女要钱。
  镜头二――
  贵州册亨: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
  在贵州册亨县,当地基本上没有工业,耕地面积也非常少,甚至整个县城区也仅仅是在山间一小块平地建起来的。当地的青壮年基本上都是去浙江、广东等地打工,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里。当地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拿到国家养老金55元,但下地劳作和照顾孙辈仍是老人们的主要工作。
  参与调查的学生写道“当地老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健康,他们没有城市中老人常见的那么多疾病。最常见的基本上是腰、脊椎等疾病,这些疾病大都是由于年轻时‘挣工分’时过度劳累留下的。”尽管生活困难,但当地老人超过八成对自己养老状态感到满意,惟一不足的是这些年龄都超过60岁老人的子女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留守儿童”成了村子里的主要群体。特别是当地很多孩子在初中阶段就辍学外出打工。因父母长年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年龄大,平时缺少有力的教育关爱,留守儿童逃学上网、打架闹事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普遍。
  镜头三――
  安徽西潘楼:有的老人下有孙辈上还有父辈
  “千村调查”项目成员在安徽省利辛县西潘楼镇则发现,当地老人都曾指望“养儿防老”,因此在儿子成家时基本上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孩子成家后自己基本“一无所有”了,有的甚至还被“啃老”。西潘楼镇一副镇长的说法印证了这一点。据悉,该镇农民的养老模式主要是反哺式家庭养老,新农合参保率不高。老年人晚年基本没有储蓄。而且,当地老人生活条件不尽相同,有些老人住楼房,自己独居(一般是双女户)或者与子女同住,而有些老人居住条件较差。这是由于老人将毕生的积蓄都交给了儿子或者花在给其盖房娶妻上,基本没有能力重建或新建自己的房子,儿子则因土地不归个人所有等原因不愿出资给老人盖房,致使老人的居住环境状况较差。
  “千村调查”调查发现,在西潘楼镇五里村、于庄村约70%老人是留守老人,子女外出务工后,老人们在居住方式上逐渐呈现出空巢化和隔代化,多是独居或与孙辈一起居住。同时,留守老人的家务和农业劳动负担都很加重,孤独感加重,精神生活匮乏。此外,外出务工子女的孝顺观念并未因外出长见识了而发生明显的改善。受访的老人大多没拿过子女的赡养费,大多数老人还要照顾2~3个孙辈的生活。
  当地一位60多岁的养猪户,跟自己的80多岁父母亲同住,这几年,他努力赚钱把几个孩子的房子都盖起来了,还想挣钱留给孙子。类似这种老人自身“上还有老”的情况并非个别,这个群体对今后的养老生活比较担忧。
  镜头四――
  “面子”问题,农村老人不愿进养老院
  此次调查显示,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的主要原因包括生活不习惯、没有亲友熟人说话、生活费用过高等。同时,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老人表示也不愿意进养老院,他们表述的主要原因是:一,他们认为这样别人会说子女不孝顺的闲话;二,养老院需要子女付钱,会加重他们的负担;三,不适应养老院的人际关系,还是和老伴、村里的乡亲一起生活较自在;四,不能适应养老院的环境和固定的作息时间。当然,也有很少的老人愿意进养老院,有的是因子女不太孝顺,还有的是没有子女,没有收入来源;再有的是觉得一个人太孤单。
  如在河北省石家庄无极县,农村老人们多数愿意与孩子住在一起居家养老。受传统思想影响,老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了,自己付出了很多,在老了的时候,儿子们也应给自己养老,这理所当然。进养老院只说明孩子不孝顺,自己会很没有面子。他们认为只有无儿女的孤老才会进养老院。
  调查感受:和农村老人谈“养生”太奢侈
  在包括甘肃省陇西县巩昌镇在内的全国多个地区农村,参与此次调研的学生发现,当地农村人口还基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当地老人在生活饮食方面的支出占生活费一半以上。在农村老人们的饮食只能算维持吃饱,谈不上吃好,更不用说营养和健康饮食。同时,城镇居民养老常见的养生保健活动,农村老人并不关心。他们说干农活就是锻炼。
  (原载《广州日报》)
  [编 后]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走得多远,常回家看看,多给已经年老仍在农村的父母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是根在农村的每个儿女的义务。同时,探索适合农村留守老人这个群体的养老模式,是当前我国全社会都亟须关注的一个共同话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763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