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认证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应借鉴专业认证相关标准整体考虑,在统筹安排之下再实施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的调整、培养方式及教学模式的革新、评价标准的变化等则是重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实践与理论课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培养目标的落实才能获得真正保障。
  关键词 专业认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实践教学 西安工业大学
  实践教学一直是西安工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在2017年大规模的培养计划修订工作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例已超20%,近几年培养思路、课程设置等内容的改革也取得相应效果,在2106年教育部审核评估中就曾获得专家们的肯定和推荐,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计划。但是,随着一流专业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就业市场对中文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往的培养模式及培养手段还是表现出局限与颓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技能训练与中文专业基础内容脱节,在强调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缺乏对本专业核心优势的强调,导致学生既缺乏对专业基础知识深入钻研的勇气,在实践技能上又仅学到皮毛,专业优势无法体现;其次,实践教学课程虽多,但任课教师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从教学内容到考核评分方式都相对随意,规范性和科学性上有所欠缺;再次,培养方式相对单一,无论是校外基地实习还是校内实践,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发挥得不够突出,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必重视的错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影响,我们必须在时代发展的契机中寻找改革思路。
  目前,我校已有相关工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认证,虽然文科类相关专业的认证工作尚未启动(认证指标体系尚未出台),但从目前国内高校发展形势来看专业认证已经逐渐成为影响高校招生与声誉的重要因素,不可轻视。而从专业认证的目的来看,规范人才培养体系与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是针对所有专业都具有实际意义的,这也是我们作为文科类专业对专业认证表现出认可与接受态度的根本出发点。当然,中文专业拥有自身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通过教师的专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实现对学生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一定通过简单一两节课就立竿见影,更不可能通过认证体系中的几个量化指标完全体现。在此背景之下,我们一方面可对认证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深入解读,领会评价标准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必须在确立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规范化与科学化,在量化指标与专业特点之间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1 实践课程体系的调整
  目前,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分别由五大板块构成:通识实践课程、专业方向实践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实践环节、科研实践部分以及第二课堂部分。其中,通识实践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实践环节与科研实践部分为新增内容,专业方向实践课程则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优化调整,第二课堂部分为传统内容。从新增内容来看,通识部分(人文素养实训、理科创新思维实训、智能制造创业创新实训、金工实习等)强调学生的综合视野,通过体验式教学为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及健全人格,这部分内容也体现了我校的工科背景和优势。基础理论课程配套实践环节则力图打破专业与技能脱节的局面,强调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这部分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可根据基础理论课程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适时安排,比如课程实践Ⅰ既可配套现代汉语、也可配套中国古代文学史Ⅲ或者外国文学史Ⅰ等课程)。科研实践以本专业所实施的导师制培养方式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之下参与或独立完成一项科研任务,旨在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在这部分实践中,我们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要求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专业方向实践课程(专业技能训练Ⅰ-Ⅴ、专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环节)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而来,基本思路是通过理论与实践配合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实现阶梯式的能力提升目标。专业技能训练Ⅰ-Ⅴ分别配合文学写作、语文教学、秘书实务、新闻采编、影视制作五门理论课程,专业综合实践则为技能学习的综合演练和考察,以上课程均在校内进行。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则是在技能掌握熟练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至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总体来说,以上课程设置体现的是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加大动手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转换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原则。其优势在于课程内容明确、循序善进,每一课程均能落实专业认证标准中所强调的相关培养目标(图1)。
  2 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程设置的调整需配合现有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保证效果,后者也是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手脑并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中文人才,强调通过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体现人才水平和质量。为达此目的,我们实行了“全员导师制+全方位培养+全过程监控”的“三全式”培养模式。首先,我们为所有进入大二的学生配备综合学业导师,以便对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并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其次,我們在传统的“通识+专业”教育环节基础上增加了“多元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学院的科研基地(研究中心)、特色实践教学组织、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包括互联网+项目、各种专业竞赛等)、相关社团(如国学社)以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和能力提升,学生也可通过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绩而获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第二课堂部分)。最后,实现学生口与教师口的深度沟通,通过学风建设、师德教育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教师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师生双方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以上这三个方面都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也都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根本目标,从我们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某些环节还形成了一定特色。比如由某些专业教师自发成立的特色实践教学组织进行定期学习交流(如“千树声”大学生诗文朗诵平台、崇文读书沙龙等)深受学生好评,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提升了能力,而且通过这些平台积极参与专业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其影响早已跨越院系。当然,有一些问题也在培养方式改革的过程中突显出来,比如教学管理制度与培养方式改革步调的不一致问题等。   在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之下,除了培养方式上的宏观调整之外,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亟待改革。实践课与基础理论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略有不同,后者虽然也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视为最高要求,但对知识点的讲解、论证等环节无法完全省略,但实践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在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方面。在传统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及对学生的管理都相对随意,难以保障最终的学习效果。而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情景式、体验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以项目式教学为例,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式教学的核心在于不再将教师直接传递知识技能为追求目标,或者说不再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重点在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已不占主体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笔者曾在专业综合实践课中布置两个项目选题:制作一期文化类电子杂志或文化访谈类电视节目。要求学生自由组队并确定项目内容,从杂志和电视节目的前期选题、形式定调到后期的排版技巧、拍摄剪辑手法、软件使用等等,教师都只提供指导性意见和过程管理(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工作日志形式汇报项目进展)。这就要求每个学生不仅学会在项目中分工协作,也促使他们根据实际的需求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虽然不能保证每组的完成情况都达到优秀,但学生通过实践强化了终身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意识,而且也体验到了专业知识的多种运用途径,这种效果可能是一般理论课程难以达到的。当然,教学方式的改革途径多样,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教学等都是旨在通过翻转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成果产出,获得教学效果最大化。
  3 考评方式的改革
  借鉴专业认证的相关指标,对现有实践体系的考核方式进行规范和改革也是实践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相应效果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成绩考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过程管理的松懈导致学生日常得分的缺失或是分数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习过程;总评成绩分数来源过于单一,无法综合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具体给分标准未做到明确、客观,给分随意性较大、判断依据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当然与文科实践内容的特性有关,比如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显然无法通过一张简单的试卷完成,一般多采用读书笔记的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而读书笔记的形式与内容千差万别,老师在检查过程中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判断,很难确定具体的数字指标。当然,也存在一些体验式课程,其判断标准就要相对简单和客观,比如秘书实务课程中学生对现代礼仪规范的掌握、人文素养实训课程中对传统服饰如汉服的认识等,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即可准确判断。总的来说,知识性考查比能力性考察在判断标准的设置上要简单得多。从目前的教学经验来看,改革实践教学的考评方式要从多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作业内容和作业次数的确定,作业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知识型考查与能力型考查之间的比例安排应为后者大于前者;考查环节的多少(作业次数)则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样本次数过少得出的数据真实性有限,过多又容易引发学生反感。其次是考查观测点的设置要明确、客观,形成系统。比如对学生的创意写作,笔者一般按照课外阅读、创意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四个方面进行观测,每个观测点按四档给分,四部分分数相加为总评分数。过程观测之外,还应设计能够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大作业(实践课程一般都为考查性质),并根据认证要求对培养方案的宏观目标进行微观落实,比如对学生在该作业中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科研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等进行逐项客观打分。最后将过程评分与大作业评分按照比例进行加权,得出该课程的最终分数。
  4 结语
  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应借鉴专业认证相关标准整体考虑,在统筹安排之下再实施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具体改革实践中,课程体系的调整、培养方式及教学模式的革新、评价标准的变化等则是重中之重。当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被强调,但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仍需持续夯实。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互相依存,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厚此薄彼绝非明智之举。事实上,实践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理论课程为学生打下的专业知识基础。燕山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10年起开展了“五二五读书写素质培养工程”,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阅读50部中外名著、背诵200首古典诗词,写作50篇文章,最后全体学生以专场形式将“五二五”学习所得进行汇报展演。①在这个培养工程中,阅读、背诵与写作的具体内容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密切相关,有的甚至就是理论课程的课外作业,这些活动同时构成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实践内容的推进势必对基础课程形成补充和深化。可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实践与理论课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培养目标的落实才能获得真正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卢晶.我国专业认证制度实施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黑龙江高等教育,2015(11).
  [2] 姜磊.开放教育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语文建设,2012(6).
  [3] 向彪.地方高校漢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课程体系改革.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