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处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交通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大量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使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然而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路面严重受损。该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功能、结构三方面阐述了常见的病害现象,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方式,希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降低路面出现病害的概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常见病害  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c)-004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当前,在公路施工中常使用沥青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其可以和其他建筑材料共同结合,有着优良的性质。与此同时,随着公路上的运输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部分车辆还有超载现象,导致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且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质量控制导致沥青混凝土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研究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  沥青混凝土的常见病害
  1.1 路面裂缝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裂缝问题是常见的病害,由于在路面上常有积水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排除,长时间的积水会渗入路基的内部,使其软化,变软的路基在受到车辆碾压之后,就会造成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通常路面的裂缝有以下3种类型:第一,路面横向裂缝。因为公路的路面长期处于超重荷载的环境下,同时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侵蚀,当在施工时不能选择合理的材料配比时,就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严重的横向裂缝。裂缝的出现使得路面应力集中度高,进而出现断裂的情况,再加上环境的温度因素,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热胀冷缩,更容易出现横向收缩裂缝。第二,路面纵向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如果不能做好各衔接部分处理工作,就会导致路面在投入使用时,由于路面对车辆超载负荷,经过大量的碾压之后形成纵向裂缝。第三,路面网状裂缝。当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整体强度不足时,就会导致路基软化,路面的稳定性能变差,进而产生网状裂缝。裂缝发生的初期形态是在车轮痕迹周边产生的单条裂缝,长时间下去就会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缝,加速沥青路面的老化,形成各种网状裂缝[1]。
  1.2 沥青混凝土的功能病害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常出现功能病害,使公路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性能。常见的功能病害主要有路面沉降、路面拥包、波浪和搓板等,进而导致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出现跳车的现象。这些功能病害不但对路面的服务性能以及公路整体结构的强度有严重的影响,而且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
  1.3 沥青混凝土结构性病害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出现路面部分松散、坑槽、翻浆等结构性病害,发生这些类型病害的原因有多方面,如:路面超重负荷、车辆超载、环境因素等,同时,在路面施工时没有对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也会导致沥青混凝土出现结构病害。
  2  沥青混凝土常见病害的解决对策
  2.1 裂缝病害的处理方式
  对于不同形式的裂缝问题主要有以下2种处理方式:第一,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沥青混凝土产生的轻微裂缝难以自动愈合,此时,可在出现裂缝的公路段做好清洁工作,将路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同时在裂缝处喷洒定量的沥青,然后在喷洒过沥青的路面上覆盖干燥的粗砂或石头,厚度控制在2~5mm,然后使用小体积压路机在垫料上展开施工,沿着裂缝涂刷少量沥青。第二,针对裂缝的大小不同应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并采用标准的技术流程展开施工。首先,当裂缝的宽度不足5mm时,可先将裂缝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将粘度弱的沥青加热灌到裂缝当中,控制浇灌深度为裂缝深度的2/3,然后将粗砂以及碎石填入其中,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处理结束后,应将裂缝之外的沥青、沙石等进行清理。其次,当裂缝宽度超过5mm时,可将牢固性弱的裂缝边缘进行清理,将加热的沥青材料浇灌其中,做好压实工作。当裂缝内的湿度较高时,应使用乳化沥青材料。再次,当裂缝原因是沥青的性质、路面架构、路面使用时间长等原因产生的大范围裂缝,应仔细检测路基层强度,如果符合技术要求,则可采用乳化类型的沥青进行封层,然后将上封层铺好,优化沥青罩面,对沥青表面进行处理。最后,当裂缝原因为地基沉降、基底强度差、翻浆等使沥青路面发生网状裂缝时,应对基底做好处理,然后再按照上述流程作出处理。
  2.2 沥青混凝土功能病害的处理方式
  2.2.1 沉降病害处理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沉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路基沉降不均匀造成的,此时应采取措施加固路基底层和基土,将其夯实,使其不再产生沉降。除了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之外,当路基底层和土基的架构遭受损坏时,也可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沉降,此时,应仔细查找出现问题的层面,做好各层面的处理工作,可从下至上进行逐层处理。
  2.2.2 拥包病害处理
  对于沥青路面产生的拥包病害主要有以下2种处理方式:第一,如果产生拥包的原因为沥青数量过多、细料分散不均匀等,但是路基底层稳固,可使用人工方式或机械方式清除拥包,然后使用加热后的沥青材料重新施工。第二,当产生拥包的原因为路面和底层的融合度不高时,可将产生拥包处的表层清除,待清理完成后从新浇筑面层。
  2.2.3 波浪和搓板病害处理
  当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破浪以及搓板的原因为公路的稳固性弱时,应做好从底层到面层的处置工作。同时做好中間填料层的清理工作,然后重新加入填料提高公路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波浪和搓板等病害。   2.3 瀝青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处理方式
  2.3.1 路面部分松散处理
  对于不同原因产生的沥青路面部分松散,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沥青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粘结料的老化而产生路面松散时,应将松散部分完全清除,并进行重新施工。第二,路面产生松散的原因为路基底层不稳时,应将不稳固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清除不稳层面,然后进行重新铺设面层。第三,由于材料选择方式不当,导致沥青的黏着性差,应向其中加入粘附剂或者用石灰水对粗料进行处理,以提高沥青与粗料之间的粘附性。
  2.3.2 坑槽处理
  对于产生坑槽的沥青混凝土病害,如果基底层结构完好,只是面层处有坑槽,在处理时应采用圆洞方补的方式,在路面上画出和路中心平行的线条,进行挖槽作业,开槽至稳定部分,确保槽壁结构垂直开槽轮廓,清理后展开修补,用混合材料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填补,确保和原来的路面结构相同。当坑槽是由路基问题而形成的,则应处理路基结构,然后按上述方法浇筑面层。
  2.3.3 翻浆处理
  由于面层混凝土的性质差,导致路表水渗入到基层,使基层产生冻胀等问题而产生的路面翻浆,可在对基层处理之后,重新铺筑面层混凝土。因为地基中含有杂质或石灰,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施工,引起翻浆问题时,应将杂质清除,更换基层填料,然后再从新浇筑面层。因公路的排水系统问题引发的翻浆,应采取设置盲沟、加深边沟等方式提高公路的排水性能,然后将基层重新换填再进行面层的重新浇筑[2]。
  3  结语
  总而言之,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对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沥青混凝土结构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各种病害问题。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应重点明确沥青混凝土路面常出现的几种病害,并在病害发生的时候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施工时对沥青材料、施工工艺等深入研究,降低沥青混凝土结构出现病害的可能性,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获得更多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金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质量病害及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35):141-143.
  [2] 蒋继谋.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置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6(6):47.
  [3] 祝风月,徐荣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5):261-2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28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