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对玉米涝害的有效防御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玉米喜水喜肥,虽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当土壤湿度超过持水量的80%时,土壤湿度大,氧气少,易造成玉米植株根系窒息,会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玉米死亡。涝害是涝灾的两种类型之一,常见的涝害有积涝、洪涝和沥涝,也是危害玉米生长发育和降低产量的一种自然灾害,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涝害会造成田间地面积水、水分充满土壤、植株局部或整株被淹没,超过玉米耐淹能力,常与寡照同时发生,对玉米危害比较重,常常诱发病害蔓延,玉米减产。7~8月份是玉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期黑龙江降雨量较大,是垦区玉米栽培区涝害发生主要时段。有资料表明,涝害发生愈早对玉米影响愈重,玉米受淹时间越长,受害越重,受淹越深,减产越重。为确保玉米当年高产,将玉米出现涝害后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灾后的田间管理和适当的补救措施极为关键。
  1涝害对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
  1.1发芽期
  玉米种子发芽期对涝害最敏感,此期种子萌发,涝害直接影响出苗,发生越早,受害越严重,若淹水2天,种子膨胀后出苗率3%,主胚根伸长期出苗率仅2.5%,出苗率降低50%以上,若淹水4天,出苗率均为0。
  1.2苗期
  玉米幼苗期是典型的耐旱排涝时期,抗涝能力弱,怕涝不怕旱,受涝害后表现更为明显,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90%时,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玉米开始受害,根系受害程度重于地上部分。涝害轻影响生长,田间持续3天水量达90%以上,淹到株高一半,幼苗生长弱,叶红、茎细、发育慢,甚至根系停止生长,单株干重降低5%~8%;淹到只露出叶尖时单株干重降低26%。涝害重则造成死苗,植株全部淹没3天或连续降雨大于5天会全株死亡。玉米苗期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
  1.3玉米生长中后期
  玉米拔节后到大喇叭口期耐涝性逐渐提高,涝害植株会出现空杆现象;抽雄前后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几层气生根,气生根具有一有很好的抗涝作用,抗涝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水1~2天,气生根很快喷出,植株基本无受涝症状对产量无明显影响,积水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积水3天玉米减产30%,积水5天玉米减产40%;花期雨量大于200mm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会出现大量秃顶和空粒;散粉灌浆期对涝害反应较为敏感,这一时期轻度涝害玉米田减产至少10%~15%,连续5天积水,则减产40%左右;成熟期根系衰老,抗涝能力降低。
  2涝害后玉米的主要表现
  2.1生长缓慢
  土壤水分过多使根系因得不到生命活动必需的氧气而缺氧,不能进行正常代谢,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在晴天叶片因缺水发生萎蔫,光合作用减弱,使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质减少、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减少、生活力迅速衰退,影响玉米正常生长,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茎秆细长,韧性差,甚至完全停止生长。
  2.2叶片褪绿变黄,茎秆变紫红
  玉米需氮量大,整个生长期吸收的氮最多,氮素主要来源于有机质、溶解在水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遇涝后,土壤中水分过多,速效氮的数量大大降低,有一部分养分被流失,一部分经反硝化作用还原为游离氮逸入大气,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土壤水多缺氧,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抑制,不能将土壤中有机质正常分解为可被根系吸收的速效氮。氮可调节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而且子粒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玉米遭受涝害后,基于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的减少,玉米由于吸收不到足够的氮素,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氮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叶片褪绿变黄并出现枯黄叶,茎秆中的叶绿素也因抵抗这种不利环境影响转变成花青素,呈现紫红色,植株未熟先枯。
  2.3根系变短、变黑、霉烂
  受涝后,由于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排挤掉土壤空隙内的空气,使氧气缺乏,根系呼吸困难,更利于嫌气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发酵分解,分别产生大量对根系有毒害的物质:甲烷、乙醇、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硫化亚铁等,使根系受害、死亡。受害较轻的根系变短、变黑,受害较重的根系全部变黑、霉烂,“翻根”现象严重,甚至植株死亡。
  3减轻涝害的防御措施
  涝害发生后措施及时得力的话,虽然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短期有一定影响,但若措施及时得力的话,涝害对玉米最终产量影响不大。
  3.1选用抗涝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種耐涝和抗涝性不同,选用较抗旱或耐涝的品种,这类品种在受涝条件下因根系里具有较发达的气腔,能维持正常的根系呼吸,叶色较好。
  3.2选择地势高的地块
  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偏高、土质黏重地块都不是种植玉米的最佳地块,易积水成涝,种植玉米应尽量选择地势高的地块,避免水淹产生涝害。
  3.3合理安排播期
  玉米苗期最怕涝,尽可能调整播期,将多雨易涝的季节同玉米最怕涝的生育阶段错开,适当早播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玉米的涝害。
  3.4及时排水降渍
  提前疏通田间排水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已经发生积水的地块,为防止玉米沤根死苗和引发病害,应尽快疏通排出,以降低田间水位和土壤持水量及空气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防止出现渍害。同时应做好清淤工作,帮助叶片恢复正常的光合作用。
  3.5合理施肥
  “旱来水收,涝来肥收”,根外追肥和根部施肥是农作物应急供肥的有效措施。玉米属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受涝后,多数表现为叶黄、秆红,生长发育停滞,要改善植株的氮素营养,恢复玉米生长,应增施速效氮肥,首选氮、钾肥或高氮钾型复合肥,要深施,可追施尿素15-20kg/667m2、高氮钾型复合肥20-30kg/667m2,也可喷施高效叶面肥和促根剂,补充适量的微肥,防止早衰,减轻涝灾损失。
  3.6中耕散墒
  玉米苗期受涝后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田间积水排除后,杂草易旺长,应及时中耕散墒和培土,清除田间杂草,破除土壤板结,散失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改善土壤通透性,一来降湿提温,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恢复生长,二来减轻病害发生。
  3.7防治病虫害
  涝害发生后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传播,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如茎腐病、穗腐病、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蚜虫和鼠害,应加强病虫监测,及时防治,要重点防治叶斑病、玉米螟,采取对症治疗,减少可控的病虫害损失。
  (作者单位:164035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黑河中心支公司建设保险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7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