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与生产的必然要素之一,农田水利工程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在防洪、农业灌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农田水利工程为社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但人们对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功能认识往往比较片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的探究。本文在阐述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简要分析了如何更好地平衡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具体措施,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两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对河流和水质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时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形成的有害物质对附近河流的水质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导致区域内水域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流速减小,使水与外界交换能力变弱,土壤盐渍化严重。此外,泥沙的增多也会使水库的容量减小,河床升高,湖泊变浅,面积逐渐变小,蓄水能力变弱,一旦因为农田水利工程措施不利,将形成新的污染源,会影响水的净化功能,加速水体重金属的沉降作用,带来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1.2水利工程对气候也会造成影响
  它可使河流水的蒸发量发生变化,导致河水蒸发量变大,温度升高,增多区域降水量,形成洪涝灾害。
  1.3水利工程对水体生物的繁衍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物生长环境受到破坏,生物生存和繁殖系统被迫改变,改变了迁移路线,从而影响水体生物的自然繁殖。
  1.4水利工程对植被和有机土壤也会产生影响
  若想完成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任务,建设初期,就必须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土地清理和地基变更等建设事宜,打破了植物和生态的平衡,影响了这一地区范围内农田、草地、林地等植被的繁殖与生产,导致周边植被减少和植物多样性的繁殖,土壤的盐碱化使农业生产质量大大下降,使大自然自身的循环结构受到冲击。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2.1进行科学评价与评估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生态资源、环境(水质、土壤、气候、植物)的一系列评估,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对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测定和评估,例如: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前提,对周边的环境和土壤、植被情况进行合理勘察,最大限度避免和规避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找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规避,减少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此协调和平衡农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2.2加强管理,使農田生态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做好项目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对可行性方案进行科学讨论,因地制宜,真正做到因需建设,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势发挥,在合理规划中,根据地区地域与气候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综合分析,对农田水利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做到认真研究、部署,及时修正,选取合理的技术方案,避免小问题大调整,把关注重点转移到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性发挥上来。
  2.3构建生态环境补偿体系和机制
  水利工程在兴建过程中需要大兴土木,大量资金投入数额巨大,对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和破坏行为,为此,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中融入法规约束,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升对于环境的正向反馈和影响,做到有法可依,有矩可循,严厉制止不良行为,对已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和修复,以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将责任制落实到个人,并规定好补偿主体和补偿区域范围,以此来约束和缓解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田水利项目的健康发展。
  2.4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各个阶段中,需要严格遵循有关规章制度,科学统一做好管理工作,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融合,以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与通政策法规融入到行政管理中,使工程管理在经济发展中更具有合理性,实现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有偿使用,促进取水政策的实施。
  2.5制定河流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量在不断增加,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也在不断提高,河流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为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何种方式维系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应在对河流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水利工程对自然影响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河流发展规划,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平衡。众所周知,在自然生态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河流中,在不断生长和繁衍中会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交换存在一些营养物质,这些河流流径农田周边,带着这些营养物质和水分渗透到土壤中,为农田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农作物快速的生长,减少了地表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为此,人们可通过人造水系的形式进行开垦,例如: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以此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2.6加强水资源管理
  水土流失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减少水土流失,是实现水资源最大利用率的直接保障。各单位要加大管理力度,完善体制和制度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特别要避免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存在破坏和潜在的破坏行为及时制止,依法履行法律责任。加强有关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认识,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要给予奖励,促进生态保护氛围的构建,以此保证区域土地农田生产,为农田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条件。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自然生态良性发展,必须不断修正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各种不足,因地制宜,根据农田水利生态工程的建设地域特点,结合业务实际和地区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促进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努力构建农田水利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的环境,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276400沂水县水利局沙沟水利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87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