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加快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之一。立足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培养现状,本文介绍了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培养中的优势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高职院校;三定向生;人才培养模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264-01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中央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三农”问题。通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达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协调,促进农业、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变样、农民受惠,留得住人的美丽乡村、美丽中国[1]。
  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是促进农业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主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科技与人才的保障[1]。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地区的“农”字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区位、师资、专业等资源优势,紧扣“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效益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生命线”[2]。学院成为2010年江西省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2015年江西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基地、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18年江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江西省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江西省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不断探索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农业技术三定向学生培养模式[3]。
  1    背景
  1.1    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的现状
  目前,江西省基层推广队伍老龄化、队伍人员不足、素质偏低、专业失衡等问题突出,同时人员补充渠道不畅,接受知识更新培训的机会不多,技术呈逐渐弱化趋势。农村实用人才总体受教育水平低,大专以上的仅占总数的3.3%,农村实用人才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有待优化,示范带动作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这种状况,与江西省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不相符合,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1.2    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实施的必要性
  实施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能够有效破解基层农技人员“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难题,有效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人才缺乏的问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关系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而现在,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新生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引入一批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高校涉农专业三定向毕业生,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增强推广服务的能力[3]。
  2    培养方案模式
  2.1    结合发展实际开展三定向班特色资源教育
  因为三定向班级的学生是签订协议回培养单位工作,所以制定了现代农业技术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并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农业技术三定向学生培养模式,开设课程涉及“三农”知识和乡村战略的建设,更加突出实用技术技能操作课程,强化科技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创新就业素质,从课程的设置到实验实训环节的安排等,学院都经过精挑细选、周密部署,以利于学生真正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意识。根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筛选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应包含先进生产技术、生产模式、国内外市场的营销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各种现代化农业知识,力求三定向生尽快符合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从业资格条件,加快充实壮大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学生队伍[4]。
  2.2    创新实践了“双元一体化”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吸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点,运用现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育人”基本理论,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教学内容、师资、场所及时间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实践、生产与教学“双元一体化”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为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现代农业技术专门人才开辟了新途径。三定向学生培养是在合作订单培养基础上进行优化,由于接受了专门培养,专业思想牢固,专业技能扎实,学生吃苦能力强,因而受到农业局等相关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职教领域的肯定。
  2.3    创新政校紧密合作运行管理机制,开展三定向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工程
  通过政校合作方案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定向培养班共同管理制度,使人才培养与政府机关单位紧密贴合,实现“无缝对接”有機结合,彰显了职业教育灵活办学的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开放教学课程”,如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将云课程等教学软件应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在线辅导和提高教学质量,每年暑假,学院牵头组织和培养单位对接暑假实践生产活动,依据培养单位专业安排,分配三定向班级学生到各个生产岗位轮岗实习2个月,通过暑期实践,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服务于基层农业事业发展,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实用型人才,这不仅是加强三定向基层农技人员培养的有力举措,也是学院进一步密切与生源县农业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契机。在暑期实践活动中三定向生了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培养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吃苦耐劳为“三农”服务精神,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兴趣,为做一个合格的农技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引入培养生源县农业局合作资源,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项目组紧扣专业群职业岗位技术标准,将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专业群岗位标准衔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构建专业群就业岗位核心课程群,引入培养生源县农业局资源走进课堂,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教育。因为有些实践单位是政府机关,特别重视公文的写作能力培养,所以及时调整实用课程,如应用文、公文写作,管理学等课程,同时三定向暑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因而开设了农业机械化课程,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定向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    发挥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
  现代农业技术三定向学生的培养模式,有效破解当前农职院校招生难、就业难和基层农技人才短缺的现实困境。高等农业院校要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应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特色化、人性化的培训模式,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培养三定向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发展,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例如,江西省计划在5年时间内(2014—2018年),每年组织培养300多名三定向生本省户籍的农业高等院校毕业生。培养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三定向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发挥农技人员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三定向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乐于务农的意识,以便毕业后更好地服务基层农业事业发展,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培养“三宽四得”的创新创业农业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不断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教育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实用型人才等,为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更多的贡献力量。
  4    参考文献
  [1] 姚芹,宋浩.基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113-115.
  [2] 曾一春.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J].农村工作通讯,2013(9):8-12.
  [3] 施翠芳,徐晓龙.乡村振兴视野下亳州农业发展新取向[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12-14.
  [4] 范建華.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J].行政管理改革,2018(2):16-21.
  作者简介   王见华(1979-),男,江西余江人,讲师,从事农业机械、数控加工、教学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