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黄瓜霜霉病是目前瓜类蔬菜栽培中常发病害之一,可在较短时间内造成黄瓜叶片枯萎,使黄瓜出现早衰、减产等现象。本文结合汶上县黄瓜霜霉病发生实际,从品种抗性、温湿度条件、栽培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黄瓜霜霉病发生的原因,并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药剂防治等3个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黄瓜霜霉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21.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105-01
  黄瓜是山东省汶上县主要栽培的瓜类蔬菜类型之一。随着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黄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但是严重发生的黄瓜霜霉病给当地黄瓜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气候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此病害发展迅速,经常在发生后1~2周造成黄瓜植株叶片全部枯萎死亡,直接影响黄瓜结果[1]。在一般情况下,黄瓜霜霉病可导致黄瓜减产3~5成,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减产幅度可达7成以上,甚者造成绝产。因此,需要加大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力度。
  1    发生原因
  1.1    品种抗性不强,品种更新速度慢
  不同的黄瓜品种对病害的抗性能力有差异。因此,选择的黄瓜品种不同,发生黄瓜霜霉病的程度会不同。相对而言,晚熟黄瓜品种的抗病能力更强。汶上县有农户连续若干年种植同一黄瓜品种,造成其抗病性逐渐降低,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一般来说,品质好的整体抗病能力差,而农户喜欢选择更受市场欢迎、品质好的黄瓜品种种植,这也是黄瓜霜霉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2]。
  1.2    温度及湿度条件适宜,昼夜温差大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受温度影响较大。汶上县黄瓜多采用大棚种植,2—3月,中午温度一般可超过20 ℃,而夜晚温度只有10 ℃左右,昼夜温差大;大棚内通风性差,空气湿度相对较高。当温度条件适宜(16 ℃以上)、湿度超过80%时即可出现黄瓜霜霉病的发病中心,如果未及时通风和调整温湿度条件,病害便会快速发生流行。
  1.3    菌源充足,栽培方式粗放
  近几年,随着大棚蔬菜的兴起,汶上县有农户连续若干年种植黄瓜,导致田间积累了大量黄瓜霜霉病菌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便易发生病害。为了提高产量,种植户多采用密植,影响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上大棚内湿度过大、土壤含水量过高,易导致黄瓜霜霉病发生。此外,有农户为了增加效益,还在黄瓜行间间作芹菜、油菜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导致黄瓜长势较弱,抗病能力降低[2],极易发生黄瓜霜霉病。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应结合汶上县的实际情况选择抗病品种,如津杂3号、津春4号等。播种前先将种子浸泡在多菌灵500倍液中,30 min后捞出并用清水冲净,然后与适量的增产菌可湿性粉剂拌匀。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育苗栽植,利用地膜覆盖、建高垄种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及时轮作换茬,一般每隔3年与其他瓜类蔬菜轮作1次。采用配方施肥,要施足基肥,增加磷肥、钾肥、钙肥的施入量,适当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在黄瓜生长后期叶面喷施0.1%尿素溶液+0.3%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或喷施葡萄糖水溶液,连喷4次。要适当控制栽植密度,切忌栽植过密[3]。在浇水管理上,可采取膜下滴灌的方式,不可大水漫灌。一旦有黄瓜霜霉病中心病株出现,要及时拔除并清理干净,同时做好消毒工作。每次收获之后将田间病残体、落叶等全部清理干净。
  2.2    生态防治
  采取高温闷棚方式防治黄瓜霜霉病,在黄瓜霜霉病严重发生时,高温的中午时段将大棚封闭,使棚内温度达到42 ℃以上,并保持2 h左右,之后揭开膜进行通风,降低棚内温度,每隔1周闷1次,连续2~3次;闷棚前如果大棚内土壤干燥,则要先适当浇水;闷棚时温度控制在42~47 ℃之间。正常情况下,棚内的温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创造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发生的条件[4]。一般棚内夜晚湿度可在90%以上;清晨适当揭膜,随着温度逐渐上升加大通风口,以降低温度、控制棚内湿度;下午温度超过16 ℃时尽量多通风,低于16 ℃时则可适当盖上草苫、减少通风口,傍晚将草苫全部盖上;22:00左右可再次开启风口以降低棚内湿度,清晨温度超过10 ℃即可。
  2.3    药剂防治
  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对准叶片背面的基部喷施35%~40%惡霜菌酯800~1 200倍液;发病中后期叶面喷施霜霉威盐酸盐水剂1 400~1 600倍液,或38%~42%嘧菌酯乳剂1 800~2 200倍液等,每隔7 d喷1次,连喷3次。当出现霜霉病中心病株时,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7.5~15.0 kg/hm2熏闷处理一夜,分成5~6处用暗火点燃,每隔4 d左右重复1 次;也可选择8%~12%防霉灵粉剂7.5 kg/hm2进行喷粉闷棚处理1 h,每7 d喷1次,连续喷5~6次。
  3    参考文献
  [1] 王迪轩.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2004(3):18.
  [2] 张翠梅,寇春会,苏玉梅,等.冀北地区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偏重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2(12):24-25.
  [3] 李连鹏,胡郑珍.大棚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06(6):55.
  [4] 张红梅,李顺高,刘宝传,等.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4,17(1):11.
  作者简介   蒋晓(1976-),男,山东汶上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1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