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山区尤其是边远山区迎来了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高潮;与此同时,随着“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的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者们也在各国复杂的山区承揽并实施了大量高等级公路项目。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而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给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带来了巨大管理挑战,亟待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3-0095-03
  从地理环境上来看,山区地形复杂多变,沟壑纵横的地形是常态;人们多用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山区气候的多变,以笔者参与的中亚某国山区公路为例,由于地处高原,一天之内经历风、霜、雨、雪等是常态;从社会经济上来看,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比较落后,造成了基础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从技术方面来看,山区公路桥隧比例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往往工程量巨大,技术难度高。鉴于以上特点,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组织和实施对项目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湖北山区某高速以及 “一带一路”中亚某国山区高等级公路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特点的分析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体会,分享项目管理过程的经验。
  1 项目三通一平工程
  工程施工中三通指的是施工临建设施开通,包括:施工便道,施工用水和施工用电的接通;一平指的是场地平整。
  山区具有地形起伏,沟谷纵横,场地狭小的特点,高速公路桥隧比高,结构物多等特点,给项目三通一平工程带来巨大的障碍。
  (1)路通。施工作业面大多位于交通极为不便的山沟或山谷,没有现成的道路连接到每个作业点,给项目人员、设備以及材料的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很多重型设备和材料甚至无法运输进场。只有铺设新的施工便道以保证施工交通的通畅。同时由于山地气候条件复杂,如水毁、霜冻、冻融以及滑坡等灾害的频发,给便道的维护带来了巨大技术和经济上的负担。
  (2)水通。笔者所在的中亚某国山区道路项目地区全线没有自来水或井水可利用,唯一可利用的水源就是雪山上的冰雪融化水。甚至当地村民、项目部的饮用水均为山里的雪山融水。但雪山融水收到季节影响极大。在当地,4月份冰雪才开始融化,此时才能有充足水源利用。两个月之后,山上冰雪逐渐消失,水源基本断绝;而此后的5个月才是项目施工的黄金季节,项目部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财力寻找水源,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3)电通。前文中提到,山区基础设施多数比较薄弱,多数地方没有当地的电网供电。山区施桥梁隧道比较多,对电力供应需求巨大。因此,稳定、充足的施工用电供应是项目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部分项目由于无法接入电网供电,不得不采用自备发电机组供电。采用发电机组发电,除了并且故障率很高,更重要的是用电成本明显高于电网供电。以笔者2012年所在湖北项目为例,采用发电机组的情况下每1000万元的产值投入比电网供电高出70-100万元。
  (4)场地平整。山区狭窄的地形大大制约了现场临建建设,如办公和生活区、混凝土拌合站、预制梁场和隧道、桥梁施工场地布局等。因考虑材料的交通运输问题和工作半径和空间,往往需要深挖高填,才能满足临建布局要求。
  山区公路的一个主要难点就在于三通一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山区三通一平工作做得好,将为项目的现场施工组织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组织并实施好三通一平工作,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并确保项目的经营目标顺利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1.1 高度重视三通一平,狠抓前期方案策划
  制定严格的三通一平工作策划方案,主要包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对现场的地质、地理状况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尤其要充分与当地人沟通、交流,尽量全面了解沿线的情况分布。
  其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临建设施的布置,便道的选线,便道路面的结构;水源地的选取以及水源进场的方式,如水车运送、泵送等等确定实施方案;同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和环境的各种可能影响;有的放矢确定最佳方案。施工用电对进度和成本影响极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充分比较发电机组发电、电网供电以及供电、机组发电相结合等方案,最终根据各个工点情况选取最优方案。需要着重强调的是,三通一平方案的制定必须考虑山区的地质、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影响,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影响。除了要有科学的三通一平方案,同时也要狠抓方案的落实。
  1.2 严格按照策划方案实施三通一平
  这里不说加大投入而是保证投入,是因为我们意识上经常拿平原项目或其他项目的情况或者投标时100章报价与我们目前正在施工的实际投入的临建费用进行比较,觉得我们在三通一平上加大了投入;另一方面,投标阶段往往对施工现场不够熟悉,无法确定最终的便道等临时工程的方案,而复杂地形确定临时工程的最终方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要在有限的投标阶段准确测算出便道等临时工程费用是不可能的。受到山区很多现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山区便道等临时工程的费用往往高于投标预算。为了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转,严格按照策划方案落实三通一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前述的中亚某国项目中,项目部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便道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经过精心筹划之后,成立了专门的便道施工队负责全线的便道施工。从便道工作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全线约1000万方土方的转运,由于便道路况好,运料车辆在便道上的综合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施工进度进而大大节省了项目成本。
  1.3 加强后期维护工作
  公路建设周期长、临建设施使用负荷大、使用频率高,同时山区自然灾害频发,除了正常的消耗之外,因灾害而造成的损毁也时常发生,所以临建设施建成后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不可或缺的。项目需要成立专门的队伍,专人负责随时监控、及时维修,避免毁损、保障畅通。尤其是对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更要适时监控,除了正常的维护外,各种抢修预案应当明确。   2 施工进度压力大
  2.1 现场各作业工点分散,管理人员组织管理难度大
  山区公路大桥、隧道较多,战线较长,各个施工点比较分散。一个标段可能会因新建桥梁和隧道被分为几个孤立的工点。因此,不同作业面之间高效的工作组织、协调和沟通往往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项目整体统筹协调一致,达到项目整体管理要求。为了确保管理要求的落实,除了在项目部配备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之外,良好的制度约束以及科学的计划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2 进度管理难度大
  桥梁和隧道工程作为公路施工的控制工程,能够按照项目的总体进度要求顺利推进,对其施工进度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山区道路建设中,桥梁和隧道的比例更高,数量更大,因而进度管理更复杂、更难。
  在湖北某高速公路施工中,直到路面單位进场后,还有部分桥梁和隧道没有贯通。尽管项目各方采取了多种赶工措施,仍有几座桥梁未能赶在路面施工完成之前交付桥面铺筑。
  2.2.1 桥梁施工组织管理
  从竖向来看,桥梁施工工序繁多,上下道工序之间都是完成-开始的连接关系,显然,在桩基完成之前是无法开始对应的承台施工的;从横向来看,施工幅度的划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从纵向来看,是否先启动水中墩、如何安排架梁(浇筑)的顺序等需要最优的方案。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对桥梁施工顺序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项目部也应将此控制性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做适当倾斜。
  2.2.2 隧道施工组织管理
  复杂的地址条件以及社会环境也给项目勘察设计带来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对隧道地质勘察,一旦数据不翔实,将会给施工带来巨大的障碍甚至损失。
  以湖北某高速X3标为例,X3标与相邻标X2标有一条对打的长隧道,隧道中间围岩段施工图纸显示的是较好的围岩;但实际施工中却发现围岩极差,在相邻标段X2标无法按照规定工期完成的情况下,业主被迫对工程进行了分割。究其原因是地质发生了变化,打乱了X3标的施工计划一致无法按期完成。
  隧道的不可预见性的另外一个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塌方。一旦发生塌方,处理时间短则1-2个月,长则半年一年,由此给项目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隧道施工具有很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甚至会由非控制性工程转变成项目的控制性工程,进而影响项目的总体走向。
  在隧道施工中,要坚持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理念,项目要积极联系业主和设计方进行围岩级别和支护参数的变更,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尽快促成变更的落地。项目由此可以申请工期延长,避免违约。隧道施工坚持动态设计和动态施工才能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
  2.3 统筹安排各分项工程
  分项工程施工之间相互影响大,施工统筹安排各分项工程。尤其是各分项工程受到山区施工特点影响,难易程度不一、步调很难统一,对施工统筹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前述中亚某国的项目中,工程内容中有500多道各种尺寸的箱涵。由于涵洞施工的进度制约将项目路段分割成了几百米到一公里的小路段。一方面制约了大规模填方工程的开展,另一方面公众形象欠佳。项目部认真分析后,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引进涵洞施工力量,短期内进行资源配置的倾斜,既加快了涵洞本身进度又为大兵团作战开辟了有利条件。
  2.4 工程技术管理难度高
  以笔者参与的某“一带一路”山区公路项目为例。项目全线位于3500多米海拔的山区;冬季积雪期达半年,夏季日照强,多风天,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高原山区环境。项目挖方高达600万方,且大挖方路段较多,地质条件不一。实际施工中发现,受冻融现象的影响,项目多数土方开挖路段边坡不断出现边坡塌方现象。针对此情况,项目积极与设计方协调,结合不同路段的地质情况,通过放缓坡、台阶开挖以及挡土墙等多种结合实际的方式解决了塌方现象。另一方面,冻融现象对路基本身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路基填筑过程,通过采用优化回填料级配,配制非霜冻影响材料,改善路基改良层和天然砾石料底基层的材料性质将冻融影响降到了最低。由此可见,山区公路建设中为了保证质量以及成本控制的要求,需要不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技术方案。
  3 多渠道控制成本
  3.1 价格上涨风险
  人工价格。以笔者所在的海外项目为例。由于项目地处比较偏远的高海拔山区,技术工人、工程师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成本支出大大高于该国其他地区。
  设备价格。由于地处偏远的山区,设备的租赁价格高且备选方案较少,设备租赁价格高。另一方面,设备在山区施工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施工;因工效下降,间接导致了设备使用价格偏高。
  材料价格。山区项目桥隧比例高,钢筋、水泥等大宗材料消耗大,进场后,往往会因当地资源匮乏导致当地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大项目成本压力大。
  除此之外,其它的间接成本也有明显的上涨。
  3.2 不同路段成本的差异
  山区公路中同一分项工程,因为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布局和施工工艺及组织,施工难度和成本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给专业分包带来的成本收益也不一致,最终导致分包商实施工作时挑肥拣瘦,弃鸡肋于不顾,甚至中途退场时有发生。
  项目管理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对分包单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尤其是需要以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考虑各项隐形成本,科学制定分包方案和策略。如笔者在某项目分包中就采用了阶梯价格、差异价格、奖金激励、流程简化以及价格补偿等等手段,在保证项目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分包单位的积极性。
  3.3 单项分包成本过高
  一些关键工程、关键部位在施工方案没有成熟时,迫于进度或者其它方面的压力,缺少充分论证而仓促与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或者直接引入队伍进行施工,会引起分包成本的不可控。   在湖北某项目中进场要修建便道便桥,在方案未定的情况下,我们直接与队伍谈判,专业分包为了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修建的便道便桥也不满足施工要求。这点在海外项目的实施中是比较突出的。以海外某公路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为例,由于沥青需要从国外采购,采购及物流流程复杂,并且我们作为总包方有长期的合作伙伴。而这些都是普通专业分包无法具备的优势。经过论证,发挥我们的优势,代分包商采购沥青,不但加快了施工速度,成本的节约也是十分明显的。
  3.4 技术创新
  由于复杂的地理、地质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给山區公路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调整。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优化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突破固有的技术手段和思维定式,因地制宜进行技术创新给项目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在笔者亲历的中亚某项目中,由于地质条件所限,无法找到满足规范的天然砾料作为底基层材料。项目技术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欧美规范,采用电脑模拟计算以及现场实地踏勘等各种手段进行了技术创新,力求找到合格的底基层料。通过利用创新手段,因地制宜,以最低的成本配制了合格的底基层材料。
  3.5 变更机会多
  公路由于前期测设的难度,导致勘测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完全满足设计的技术要求,甚至形成某种程度的偏差。设计文件也往往存在较多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大量的变更,需要提前介入,与业主、设计方和监理沟通,及时完成变更以确保工程进展。
  在笔者参与的前述某“一带一路”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先后独立或者与外方监理合作提出约20余项工程变更,总造价约占合同额的15%。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与外籍监理的良好关系,我们积极提前介入变更的整个过程,并全力协助监理对变更的技术、合同以及商务支持,所有变更项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经济效益。
  4 环保要求高
  项目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施工中大挖大填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在上述中亚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填方和挖方总计高达1000万方,由此给沿线的地形和地貌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给原有的植被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我国,也有很大部分风景名胜都在山区,对环保要求极高。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绿色施工”等理念的深入贯彻,对施工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求我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环保管理团队;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环保管理大纲和计划是落实环保理念的规定的技术保障;第三,严格的过程控制和执行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建立项目的合格环保管理团队和不断完善环保管理制度之外;要积极与当地环保管理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
  5 安全管理工作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安全风险大大高于其它地区。一方面,由于工程本身桥梁和隧道多,且地质条件复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深基坑开挖等等都是安全生产的高风险源;另一方面,由气候和地质条件导致的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也很常见。因此,通过专业的技术方式和对环境的准确认识,科学地便是各项安全生产风险源,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山区项目中要充分重视安全工作,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配备一支专业的、负责任的和有高度执行力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方案制定上,必须结合项目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广泛论证、集中评审,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研究,规避安全风险;在安全检查上,要认真严谨,定期组织安全员进行工地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积极追踪落实;在安全交底和培训上要全员参与、覆盖全面,安全交底要覆盖每个操作工人,并签字归档,对高风险作业要充分告知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尽量提高工人的安全技能,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6 结语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组织管理,除了具有公路建设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特点。充分调研、因地制宜,从而形成科学的、可执行的施工组织方案;适时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同时,全面落实项目风险控制;这样才能顺利达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以及环境等各项预定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燕浩.山区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9(1):184-185.
  [2] 李海峰.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整体布设及施工对策[J].山西交通科技,2019,1(1):37-39.
  [3] 李闯.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施工技术应用及其要点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1):212-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4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