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皖东地区杜仲的特征特性及秋播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杜仲在皖东地区人工广泛栽培,是当地主要的造林经济树种。本文介绍了杜仲的特征特性,并从采种与种子处理、圃地选择与处理、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其秋播育苗技术,以期为杜仲秋播育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杜仲;特征特性;秋播;育苗技术;皖东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92-01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是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属我国特产。杜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和山东等省,垂直分布为海拔280~1 280 m。杜仲是中国著名药用树种之一,树皮和果实在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因而被人工广泛栽培。近年来,杜仲在皖东丘陵山地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杜仲胶是橡胶的一种,其胶具有耐酸、耐碱、不易酸化、黏着性、热塑性、耐水性和绝缘性等良好特性,在电讯器材、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应用广泛,特别是制造海底电缆必要的绝缘材料。杜仲树干直,枝叶茂密,根系发达,树姿优美,适应性强,同时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和庭院栽培树种。
  1    特征特性
  皖东地区杜仲树高20 m以上,树干端直,树皮较光滑,小枝密集,树冠大多呈卵形。单叶互生,叶先端渐尖,单个叶片呈近椭圆形,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叶片嫩时下面脉上有毛,叶片老时毛脱落。花期3—4月,单性花,雌雄异株,雌花单生于新梢基部,雄花簇生。狭椭圆形翅果扁平而薄,顶端2裂,翅果幼时青色,老熟时棕褐色,翅果内种子1枚,果期11月[1]。
  杜仲耐寒性较强,耐阴性较差,为喜光树种,土壤肥沃、沥水性好的山地和田地最适宜杜仲生长,其次为黄棕壤、砂壤土、棕壤和黏土壤,在过于酸碱、干燥、贫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和黏重的土壤中生长较差。通常是土壤肥沃林分优于土壤贫瘠林分,向阳林分优于背阴林分,密度小的林分优于密度大的林分,散生林分优于纯林。杜仲萌芽力极强,萌发后的幼苗生长极为迅速,为杜仲更新和换头作业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营纯林合理剥皮年龄为20~25年,采种提取树胶一般为生长10年后,可以在每年秋季11月采种。
  2    种子秋播育苗技术
  2.1    采种与种子处理
  根据杜仲的生理特性,皖东地区采种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左右。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未剥过树皮的20年以上结实旺盛的母树采种。剥过树皮的杜仲虽然能够结实,但翅果内无种子,或有种子但不能发芽。当翅果全部变成棕褐色时,取3~5粒饱满富有光泽的种子,用刀切开,种子胚乳呈白色是种子成熟的特征,采种应选择晴天无风或者风速较小的天气进行,以免种子被风吹散。种子采回后,因种子含水率较高,及时将种子摊薄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去除翅和其他杂质。种子可秋播也可春播[2]。种子千粒重80 g左右,发芽率在75%~85%之间。
  种子秋播前一定要进行处理,去除种皮内的橡胶。首先将种子置于55 ℃的温水中浸泡12 h,浸泡时要每隔1 h上下搅拌多次,浸泡结束后用清水清洗数次,再转入常温的水中浸泡72 h,每天换水3~4次,最后将种子置于0.5%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 h,捞出后沥干种子表面水分即可秋播入床。
  2.2    圃地选择与处理
  苗圃地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运输方便的农田或山地。皖东地区杜仲秋播一般在12月上旬土壤未封冻前进行。播前在苗圃地中均匀施入腐熟菜籽饼3 t/hm2、过磷酸钙肥750 kg/hm2、呋喃丹颗粒30 kg/hm2杀虫,“三犁三耙”后,使土壤与肥料均匀混合,再整理苗床。苗床高35 cm、宽1 m、长10 m,步道宽35 cm,四周排水沟深40 cm。育苗床面要求土壤细碎平整,喷1遍1%多菌灵溶液杀菌,立即盖上塑料薄膜并压实四周,播种前3 d揭除待播[3]。
  2.3    播种
  在整理好的床面上开2 cm深的播种沟,播种沟间隔25 cm宽,沟内均匀播入处理后的种子50~60粒,播种量90 kg/hm2左右。种子播后覆盖细土1 cm以下,上面覆盖稻草厚约4 cm,稻草需用绳子固定以防风吹。稻草覆盖以后至种子出土前,要注意鸟兽和啮齿动物危害。如果冬季干旱,就要在翌年2月下旬对圃地漫灌1次水保墒,杜仲种子出芽时间一般在4月初,待种子有30%左右出土时,于晴天傍晚揭去覆盖稻草,喷1遍0.5%多菌灵溶液进行杀菌,秋播杜仲种子3 d就可以出齐[4]。杜仲秋播比春播种子出齐时间相对较短。
  2.4    苗期管理
  皖东地区杜仲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应及时间苗和补苗。间苗必须遵循“去密留稀,去弱留强,去弱留强”的原则。第1次间苗时间在4月30日,建议保苗量140~150株/m2;12 d后进行第2次间苗和补苗,保苗量130株/m2左右,间苗和补苗前后都要对圃地苗床进行浇水,尽量带土进行移栽,以确保补植苗木成活。补苗要选取间苗后粗壮的苗木,补苗天气最好选择雨后或阴天进行,以保证苗木移栽成活。
  整个苗期除草要尽量除早和除小,除草时尽量不要将苗床中的土壤带出,除去的杂草要清出圃地,除草时不要伤及苗木。苗木小时除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苗木中期杂 草旺盛,可以施以轻度的除草剂,但最好不要使用高强度的除草剂,以免影响杜仲苗木正常生长,造成苗木死亡等。
  杜仲苗木生长至5月上旬时,苗木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量猛增,此时要对苗木补水和施肥(速效肥30 kg/hm2),晴天施水量稍大,阴天施肥水量可以偏小,但施肥前必须将苗床除草和松土。以后每隔15 d追肥1次,施肥量慢慢增大,8月底停止施速效肥。其间可以施1~2次磷钾肥,以促进苗木尽快木质化,利于苗木正常越冬。若管理得当,当年苗木高生长地上部分可达80 cm以上,地径0.6 cm左右,产苗量在21万~27万株/hm2之间。
  3    参考文献
  [1] 彭秀梅,田启建,李于飞.杜仲的生物特性、经济价值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增刊2):130-131.
  [2] 钱文宏.杜仲播种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06.
  [3] 张林梅.杜仲育苗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8(1):94-95.
  [4] 屈伟良.杜仲播种育苗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3(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