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总结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茬麦;栽培技术;高产;江苏灌云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2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灌云县地处沂、沭、泗河水系下游,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受特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稻茬小麦每年都会出现大面积的迟播,进而使得小麦播种错过最佳时期。在稻茬小麦迟播期间阴雨天气频发,降雨量增多,气温较低,严重影响了小麦出苗,导致麦苗小、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蘖成穗少,春季穗进程历时短,单穗结实粒数明显减少。同时,与适播小麦相比,迟播稻茬小麦的收获期也相应推迟,后期病虫害发病率随之增加。根据多年的小麦田间管理与栽培经验,迟播稻茬小麦要突出一个“抢”字,即晚中求早,抢时播种;立足一个“促”字,浸种催芽,促苗早发;基于一个“配”字,测土配方,合理施肥;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管理,以提高壮苗的成穂率;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收获,最终提高产量。
  1    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
  迟播稻茬小麦出苗率不高,尤其是在出苗期如果遭遇低温、强降雨天气,麦种迟迟不发芽,极易产生饴糖现象,进而导致出现烂种、烂芽等情况。有的小麦品种若在播种时未控制好密度,还会出现穗型小、小穗多的现象。因此,针对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的普遍性,要加强小麦选种工作,挑选优质品种。所选小麦品种应具有抗寒性较强、早发性良好、耐密集性强以及穗型大的特点,如连麦7号、连麦8号、淮麦33等,尤其是连麦7号,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产量稳定,值得选用。
  2    晚中求早,抢时播种
  要想提高灌云县迟播稻茬小麦的产量,就必须要“抢”,晚中求早,抢时播种。应当及时抢收水稻,在此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早整地、早播种。晚播小麦由于冬前积温不足,致使分蘖少,分蘖时间短。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数,以主茎穗夺高产。具体播种量根据播种时间而定:10月25日至11月底播种,用种量从300 kg/hm2起,每迟播1 d,增加3.75 kg/hm2;小雪前播种,用种量450~525 kg/hm2。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苗早发,也可以采取浸种催芽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将种子提前一晚浸泡在温度20~25 ℃的温水中,待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后,将种子堆成种子堆,厚度约30 cm,每日定时进行翻动,待到种子胚芽处露白时,即可晾干播种[1]。通过浸种催芽的种子能够比直接播种的干种子提前5~7 d出苗。
  3    测土配方,合理施肥
  迟播稻茬小麦与适播小麦相比,其出苗期晚、出苗小而弱,因而所耗肥量不多,通常不采取水肥管理方式。但由于迟播稻茬小麦需要消耗更多的养分,对土壤肥力的吸收力更强,底肥和种肥必须确保足量。若种植地块缺少磷,增施磷肥则能够促进根系更好地发育。根据计算,灌云县麦田需施氮磷钾复合肥1 125 kg/hm2和有机肥52.5~60.0 t/hm2。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取了浸种催芽方式,则种子不宜与种肥进行混播[2]。在迟播稻茬小麦管理中,起身至拔节孕穗期管理至关重要,待小麦起身后,所需的营养量增加,同时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水的需求量增加。充足的水肥有利于分蘖成大穗,增加穗粒数。因此,要以促为主,采取肥、水双管齐下,从而促进春季分蘖成穗。此外,起身期是迟播稻茬小麦追肥的最佳时期,通常追施尿素225~300 kg/hm2,若基肥中磷肥不足,则可补施磷酸二铵150 kg/hm2。若基肥充足、麦苗长势好,追肥、浇水可以适当推迟,以拔节期为宜。
  4    科学管理,促壮苗成穗
  迟播稻茬小麦冬前草龄小,抗药性较差,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能够降低农药喷洒量。尤其是春季化学除草要坚持“化除要早、用药要准、药量要足”的原则。化除工作一般在3月中上旬,待气温稳定在8 ℃左右即可开展。除草剂的种类和用途要根据草龄、草相合理选择,同时要加大喷水量,确保均匀喷洒,从而提高防治效果[3]。干热风又称“干旱风”,是一种高温与低湿同时存在的农业气象灾害,能够加剧蒸腾,影响小麦根系吸水,导致小麦灌浆不足,使小麦秕粒增加,甚至出现枯萎死亡的现象。在小麦抽穗开花期,需要大量水分,一旦出现干旱,必须加大灌水量,确保土壤湿度保持在70%左右,以此增强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干热风的预防还可以在小麦开花到灌浆初期使用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及过磷酸钙溶液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从而促进小麦后期生长发育,更好地抵御干热风,降低干热风的危害。若遭遇强降雨出现田间积水,必须及时排涝,以免出现涝渍灾害,影响小麦生长。
  5    科学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灌云县常出现因迟播抢种导致的播量多、密度大等问题,再加之抢播后墒情适宜,气温有所回升,小麦茎蘖数增加,极易导致纹枯病发生。该病最佳防治时间为3月中下旬,种植密度过大的麦田在第1次用藥后,必须在7 d后再 次进行补药,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等。要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工作,做好扬花初期和扬花盛期2次用药,推荐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以及以此作为主成分的复配剂,如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在蜡熟末期,干物质在小麦籽粒中的沉积达到峰值,此时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是收获的最佳时节[4]。如果过晚收获,麦粒的养分将会向秸秆流失,从而导致粒重减轻,产量下降。若收获不及时,遭遇阴雨天气,还易导致籽粒霉变,使小麦品质变差。因此,适时收获,抢占收获时机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
  6    参考文献
  [1] 曹艳,曹艳,刘为明.晚播稻茬小麦种植方式与效益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33(1):30-33.
  [2] 文廷刚,王伟中,顾大路,等.不同共生期对晚播稻茬麦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36):21-23.
  [3] 朱永猛,蔡孝洲,施继标,等.泗洪县稻茬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17-18.
  [4] 张玉林,刘礼明.稻茬麦高产优质节本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