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占比不断加大,土木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建筑项目不断往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及未来建筑项目管理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筑项目发展需求,建筑行业不断进行项目管理创新研究,其中协同管理是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现代化项目管理模式之一。该文主要对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建筑项目中的实践策略,为建筑项目现代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协同管理;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建筑工程成了助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是建筑行业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作业环境不确定、工作系统性、过程复杂性、参与单位多等特征,给建筑项目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实现建筑项目现代化管理,必须加强各个参与方密切配合、协同合作,推进建筑项目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发展。该文对建筑项目中协同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中实践应用,为建筑项目现代化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1 建筑工程项目协同管理概念
  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定义
  建筑项目工程是以建筑物为施工目标,按照规定的项目流程,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建筑物建设任务,并达到规定的建设质量要求的工作项目。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定义,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1 建筑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
  由于每次建设目标的不特定性、不统一性,决定着每一次的建筑工程项目均存在差异性,即每一次建筑工程项目不具有相似性和完全相同性。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也难以将以往的标准与经验加以推广利用。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点给建筑项目管理带来许多挑战。
  1.1.2 特定的建筑项目具有特定约束条件
  由于每次建筑工程项目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均有不同的、特定的约束条件,具体包括时间约束条件、质量约束条件、资源约束条件等。
  1.1.3 建筑工程项目有严格的建设流程与建设要求
  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项目,建筑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建设流程和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过程中,从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以及后期新项目维护等,必须按照建设流程和建设要求执行,各个必要环节绝不能节省,更不能颠倒流程,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要点之一。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为了规范化推进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运而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内,采用流程最优化方法和管理手段,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对建筑工程项目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1.2 协同管理基本原理
  协同管理是基于协同理论概念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协同理论是由Hermann Haken创立的,是协同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协同理论是一种中间学科,主要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特点,并基于共同特点,为学科之间的协调、有序、融合提供参考。协同理论认为,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存在差异、学科内容大不相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或内在关系,利用这些关联或内在关系,可以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运作机制。
  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相关理论,发展了协同管理。协同管理就是将传统的各自为阵、信息孤立的管理模式改变成各个环节分散协同、最后将其整合为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协同管理中,信息的流通是确保协同管理的基础,也是因为信息的流通确保了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的协同,从而发挥协同管理的巨大管理效益。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发展是必然的。通过运用协同理论和管理科学,将建筑项目各类资源协作运行,并消除传统管理存在的信息孤岛、资源闭塞的困境,协同运作消除建筑工程项目推进过程的各种障碍,达到建筑工程项目高效管理目标。
  2 目前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而且该比例正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建筑行业正在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及工业化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助推下,我国基础建设蓬勃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革的兴起。进入21世纪,我国一些大型建筑项目逐渐在全世界树立新的行业标杆,象长江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四川干海子特大桥项目、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如今,我国在全球建筑行业的地位已不可撼动,并被国外专家成为“基建狂魔”。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获得的成就,同时也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表现。但是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及实践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2.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健全的管理體制,并在该体制推动下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效。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论起步较晚,虽然在大量工程项目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项目管理体制,但是仍不足于为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完整、健全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在建筑项目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亟须创新发展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2.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项目涉及的人员多、工程量大、波及范围广,而且各工程项目不相似性、和一次性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难度大、难以彻底规范化管理。虽然能够通过参考顶层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但是顶层管理制度无法渗透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长久之下,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工期延长、质量下降等问题出现,影响建筑项目施工的进行。   2.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我国土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行业安全系数低,在建筑施工时,更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潜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土木建筑行业也成为各类伤亡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但是许多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流于形式,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不够重视,甚至不按照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从而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诸多的安全、质量隐患。流于形式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仅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
  3 建筑项目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策略分析
  结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该文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协同管理的运用实践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实践建议:
  3.1 应用协同管理处理项目中各个环节间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关联了各个环节,所涉及的人员多、单位杂、范围广。在管理中,一旦存在某环节信息闭塞、资源中断等问题,将全面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因此,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管理,打通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建筑项目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3.2 运用协同管理优化内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推进依赖于管理有效的内部运作。而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最主要的执行单位是总承包商,因此承包商的内部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执行的关键。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对内部组织关系、供求关系、人员关系等进行管理。具体措施包括:科学配置单位和岗位,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并挖掘人力潜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早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调度计划,合理安排建筑工程项目资源配置等。
  3.3 运用协同管理协调与第三方机构协同关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分包商等第三方机构是影响建筑工程項目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协调处理好与第三方机构的关系。通过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沟通机制,将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分包商等第三方机构纳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并一起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沟通、联系及建议。
  3.4 运用协同管理强化建筑生产技术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些生产技术现场是事故多发阵地,象起重吊装、脚手架施工、物料提升机和塔吊等。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建筑生产技术的管理,最大可能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将建筑生产技术流程形成标准的专项技术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再上岗。此外,在施工现场加强管理,通过设置现场安全员、现场技术员等岗位,确保在施工人员操作过程中,有技术安全人员懂技术、懂安全,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开展。
  4 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现代化已经成为趋势,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已愈发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需求。面对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管理形式化等问题,必须依托协同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范的优化与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
  参考文献
  [1]刘金周,肖游和朔,郭彪,等.基于智慧建造的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1):9-12.
  [2]陆荣欣.建设工程BIM协同管理影响因素及分析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4):55-58.
  [3]洪文霞,韩燕,钱瑾玉,等.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6-18.
  [4]王淋,马力,宁金华.绿色建筑项目风险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1):90-94.
  [5]李俊.新时期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2):60-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7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