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歙县三潭枇杷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歙县三潭枇杷历史沿袭、主要栽培品种、产量与分布、产业链延伸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三潭枇杷产业规模、技术管理、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枇杷基地,加强宣传推介,加大产品研发,加强院、校、企合作,畅通金融支持渠道等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三潭枇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三潭枇杷;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歙县
  中图分类号    S66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10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枇杷为常绿果树,四季苍翠,树姿秀丽。枇杷不仅是健康美味的即食水果,更是少有的食药同源水果品种,具有清肺、泄热、化痰、止咳、平喘等保健功效,还是一年中最早上市的水果之一[1]。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 ℃,降水量1 477 mm,无霜期近300 d。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着丰富的物产,出产众多名品,其中三潭枇杷果大、肉厚、味甜、汁多、清香爽口,是当地传统的名特优农产品,素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的美誉,是安徽省独具特色的常绿水果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歙县三潭枇杷产于新安江畔的漳潭、绵潭、瀹潭,因地而得名。三潭枇杷栽培历史悠久,安徽歙县与福建浦田、浙江塘栖、江苏吴县并称为全国“四大枇杷产区”。
  1    发展现状
  1.1    历史沿袭
  从公元1175年开始有枇杷种植记载以来,三潭枇杷已有逾800年的栽培历史;2001年,枇杷主产区深渡镇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2007年和2011年2次被评为省级枇杷特色产业示范镇;2010年三潭枇杷通过安徽省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11年三潭枇杷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证认定为地理证明商标;2013年7月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5年“三潭枇杷”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7年黄山市政府將枇杷产业发展纳入黄山市十大优势农产品创建区之一。三潭枇杷产业发展,主产区深渡镇被认定为国家级“一镇一品”(枇杷)示范镇,2018年歙县三潭枇杷入围安徽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2    主要栽培品种
  三潭枇杷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是全国枇杷产区中成熟期偏迟的地区之一,栽培品种逾20个。按果肉颜色可分红砂、白砂2类,以红砂为主,占90%以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大红袍和光荣种,占总面积的90%左右。当地的白砂(俗称“白花”)品种虽然口感甚佳,但上架期短,因而种植面积较少。
  1.3    产量与分布
  三潭枇杷栽培面积约1 333.33 hm2,年产量约8 000 t,年产值约6 000万元。全县各乡镇均有种植,核心产区在“三潭”(即漳潭、绵潭、瀹潭)及周边新安江沿线两岸(包括深渡镇淮源、九砂、漳岭山、绵潭、漳潭、三源、漳村湾、定潭、大茂社区,坑口乡的瀹潭、坑口、金龙潭、薛坑口和徽城镇的南屏、南源口、金山3个乡镇16个行政村)。枇杷生产收入已成为“三潭”地区8 000多户果农、近2万农业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
  1.4    产业链延伸探索
  为促进“三潭”枇杷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成效,保护和发挥资源优势,近些年先后创建了漳潭、绵潭、绵溪3处三潭枇杷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了品种资源保护基地。根据鲜果市场需求变化,又从浙江、江苏、福建引进白砂枇杷品种进行试种示范。鼓励枇杷产业延伸,扶持枇杷膏生产,提升枇杷膏加工能力,开发枇杷花茶,开展枇杷果脯、蜜饯等系列产品研发,建立中蜂保护区发展枇杷蜜产业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户均果园规模小,技术管理、绿色防控技术推行难
  皖南山区人多地少,单户枇杷生产面积不大,且互不连片,三潭枇杷栽培历史悠久,树冠高大,果园郁蔽度高,通风透光性差,现代化种植管理技术措施不能得到应用,特别是疏花、疏果措施不力,致使三潭枇杷小果型比例大,优质果率偏低。老果园对后期气候条件引起的裂果、日灼也难以通过套袋技术进行处理,丰产不丰收。传统种植,品种老化,多样性不足,上市周期过于集中,仅约20 d的采摘期,采摘过程难做到轻摘轻放,收购、贮藏不当都影响了枇杷销售和价格提升。
  2.2    品牌历史厚重但宣传不足,公共品牌维护意识不强
  三潭枇杷地域性极强,特征明显,在品牌打造及品牌宣传上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目前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显而易记的公共品牌标识,在平面媒体、大型推介活动中也没有推出三潭枇杷的公共品牌标识,只有文字叙述。公共品牌标识不够靓丽,影响较小,美誉度和知晓率低,限制了产品的销售价值。   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在宣传、推介三潭枇杷时,很少宣传三潭枇杷是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产品,在品牌打造上整体性不够,资源(已经取得的品牌)应用率不高。虽然政府连年举办枇杷节促销活动,但受上市集中、冷藏能力不足等影响,效果不理想[2]。
  2.3    产业链延伸不足
  产品分级不到位、包装单调,鲜果销售基本上是统货为主,等级区分不足,果农大多将其分为3类(好、中、差),好的礼品装箱,中等的卖给水果商贩,差的卖给加工厂或自己处理加工成枇杷膏[3]。精品果、极品果(单果重50 g以上)也鲜有通过改善产品包装来提升产品价值。缺乏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长期以来三潭枇杷除了鲜果销售、农户自制枇杷膏外,30%的产量依赖外省的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地加工企业,受制于人。此外,休闲观光业和电商销售都不理想。
  2.4    缺少科技支撑
  三潭历史上曾是全国枇杷“四大产区”之一,但三潭枇杷在安徽省仅产于歙县,其生产规模无法与砀山梨等大宗水果相比,加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均位于合肥市,自然环境条件等都限制了枇杷科研工作的开展。三潭枇杷产区所在市、县没有能力开展科学研究,也没有建立吸引专家开展枇杷产业研究的体制、机制,科技合作不能长久持续,生产上出现问题时专家很难及时到位,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解决。
  2.5    缺乏利益连接机制
  目前,歙县三潭枇杷产业发展中还没有相应的利益连接机制,在公共品牌维护、标准执行、市场统一(品牌销售)等方面都无法实现有效整合,产品研发、加工产能扩大缺乏动力。
  3    发展对策
  3.1    培育壮大枇杷基地
  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整合资源条件,鼓励土地流转,建设定潭、千百渡、南屏、园艺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全面采用枇杷低冠幅整枝、设施栽培技术,使用防虫网、杀虫灯、果园生草等绿色、生态技术措施,尝试水肥一体化与物联网相结合及智能化技术手段。通过设施栽培技术和开发特晚熟品种,尽最大可能延长枇杷上市周期,力争三潭枇杷形成2个月的采摘周期。在漳潭、瀹潭、绵潭等老产区通过新苗栽植、“三降”措施實施改造,解决老枇杷园植株密度大、树冠高、单株留枝过多形成郁蔽等弊端,适度扩大优良白砂品种种植比例,调优种植结构[4],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
  3.2    加强宣传推介,拓宽销售渠道
  继续举办以枇杷采摘、休闲、观光、摄影为主题,集枇杷产区旅游业、新安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枇杷节。设计三潭枇杷公共品牌标识,统一宣传版式,在主产区所在地、高速路口等地竖立三潭枇杷户外大型广告牌。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各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水果宣传推介会,扩大三潭枇杷的美誉度、提高知晓率。巩固被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县成果,与顺丰快运、德邦物流等广泛合作,对接枇杷专业合作社、大户和贫困户,在漳潭枇杷市场、深渡码头等地设立物流发货点,助力三潭枇杷网上销售,从而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其销量。
  3.3    加大产品研发,扩大枇杷产业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推动加工增值枇杷膏、枇杷蜜、枇杷果脯、枇杷花茶等系列产品标准化精制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制订相关政策,从资金上支持进行枇杷果脯、蜜饯等产品包装研制的企业(特别是在商标注册、市场准入方面),打造三潭枇杷加工产品系列化,结合皖浙一号线研发旅游产品,改变产区主要为外地企业提供加工原料的局面。在设立中蜂保护区的基础上扩大中蜂养殖规模,开发枇杷蜜系列产品。做大龙头企业,鼓励果农按标准扩大枇杷膏初加工,由歙县绿色三潭枇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按照自愿原则,把从事枇杷类生产、加工、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共同组建枇杷产业联合体,建立成员之间紧密的产业、要素、利益联接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借力建设皖浙两省共同倡导的皖浙一号旅游风景道,塑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结合乡居新安江、古民居、水上项目等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产业开发,打造南屏、漳潭、绵潭、瀹潭、定潭等新安江沿线枇杷精品采摘园、发展休闲旅游业,以此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4    加强院、校、企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夯实发展后劲
  通过枇杷小产区建设,加强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合作,为特色产业保持特色、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充实后劲。积极对接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聚集相关专家、枇杷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枇杷大户)共同组成团队,建立三潭枇杷科技试验站。以生产中的问题为导向进行攻关,系统培训产区专业技术人员,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果农生产技术水平。建立专题组,对枇杷保鲜技术、枇杷膏加工中榨汁过滤技术、枇杷膏大型工厂化加工成套设备研制等进行联合攻关。在完善县、乡、村3级农产品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补齐枇杷产区短板,在新型经营主体中开展产品质量溯源,完善档案管理,支持重点村的村级快检站以及规模企业、家庭农场快检室的建设[6]。
  3.5    畅通金融支持渠道,加快“三潭”枇杷创新发展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申报枇杷“三品一标”特别是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支持开发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枇杷膏、枇杷蜜,果脯、蜜饯“伴手礼”系列产品,统一标识小包装,迎合现代城市人的消费需求。建立公共品牌授权和有偿使用机制,在行政村设立公共品牌管理机构,对有偿使用收入纳入村集体收入范畴。通过枇杷改良与结构优化方案支持重点贫困村建立村集体果园,吸纳贫困户入股。支持岗位科学家深入生产一线帮助果农、企业解决枇杷种植及系列产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专项课题经费与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基金。
  4    参考文献
  [1] 薛梅.德昌县枇杷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18(5):28-30.
  [2] 王朝丽,施鸿鑫,何娟,等.从“提篮小卖”到“飞向全国”:余杭区三产融合助力塘栖枇杷产业振兴[J].中国果业信息,2018,35(9):15-16.
  [3] 蒋际谋,陈秀萍,邓朝军,等.我国枇杷产业优劣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4):46-48.
  [4] 王化坤,陆爱华,高志红,等.江苏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果树,2018(2):94-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8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