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寿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水稻是寿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对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参考。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高产;安徽寿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03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寿县位于淮南市境内,是安徽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形西北低、东南高,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等特点,平均气温为14.8~14.9 ℃。
  寿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等,水稻是寿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2.2万hm2左右,产量为7.5~8.0 t/hm2。水稻种植模式有一稻一油或一稻一麦[1],其中以稻麦连茬为主。近年来,寿县水稻产量获得稳定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推广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另一方面得益于病虫害发生不严重,也没有出现强对流天气,未导致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大发生。现总结寿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水稻品种的生产能力,因而选择品种时要结合寿县地域特点,如种植制度、气候环境、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等选择审定品种或引种备案品种[2]。一季稻推广品种应具有以下优点:抗病能力强、丰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能力广泛、性能良好的杂交水稻品种。寿县近几年来主要推广品种有杂交稻品种两优688、徽两优898、隆两优华占等;常规稻品种皖稻86、皖稻92、镇稻14、镇稻11等。
  2    培育壮苗
  2.1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为了保证全苗和化除效果,播种前耙平大田,确保大田高低差不超过3 cm。施足底肥,一般情况下施腐熟有机肥9 000~10 500 kg/hm2、高效复合肥600 kg/hm2、碳铵450 kg/hm2。大田每隔3 m开一条畦沟操作行,以便施肥、喷农药等田间管理[3]。另外,在大田四周开3条沟(横沟、竖沟和围沟),做到“三沟”相通,有利于排水,沟深30 cm、宽20 cm。
  2.2    浸种消毒
  水稻播种前5~7 d,选择晴朗天气,将待播种子晾晒2~3 d,一方面可以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太阳光将种子表面的病菌杀死。晒种结束后进行浸种消毒,药剂可选用史百克、咪鲜胺乳油、乙蒜素等,浸泡时间不超过24 h,浸种后用清水洗净后待播。
  2.3    科学播种
  不同水稻品种播种量也不同。杂交稻品种的一季稻播种量为15.0~22.5 kg/hm2,晚稻播种量为22.5~37.5 kg/hm2;常规品种播种量稍大些,一季稻播种量为30~45 kg/hm2,晚稻播种量为45~60 kg/hm2。
  2.4    育秧方式
  育秧方式包括水育秧和旱育秧2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绝大多数农户以旱育秧为主,旱育秧具有省工、省时、省肥、省水和省种等功能。寿县旱育秧一季稻一般5月10日前播种,6月14日前移栽。
  2.5    及時追肥
  苗床前期(即秧苗生长到一叶二心期)及时追施氯化钾和尿素;移栽前再追施氯化钾45~75 kg/hm2作送嫁肥。
  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时间的选择对秧苗后期生长有重要影响,如果移栽时间过晚,难以保证完成整个生育过程;如果移栽时间过早,秧龄时间不足,不利于秧苗成活,一般宜在秧龄30 d左右时移栽。另外,还要注意田间定植密度,如果移栽密度过大,土壤养分和水分供给不足;移栽密度过稀,一方面浪费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水稻整体产量。一般情况下,一季稻插足18万~24万株/hm2,杂交稻每穴1株,常规水稻每穴2~3株;早稻插足33万~36万株/hm2,每穴3~4株。
  4    科学施肥
  施肥总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肥、钾肥。有机肥包括饼肥、沼肥、稻草还田、绿肥、畜禽粪便和商品有机肥等。施肥之前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根据土壤中各营养成分比例,精确配比肥料,做到科学施肥。有机肥和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可以作为分蘖肥、穗粒肥施入。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还要做好叶面喷肥工作。
  5    合理灌溉
  适当灌溉也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灌溉不宜过深,以2 cm左右为宜,可以适当增加田面的暴露时间,除了对稻田进行晒田之外,其余时间保持田间在湿润状态。一般情况下,建议田间多烤田,当水稻分蘖数达到计划数的80%以上时进行晒田处理,多次轻晒,晒至田间微微开裂不陷脚为止,倒二叶露尖期复水。当遇到低温或高温时,需要增加水层深度至5~7 cm,杂交稻在收获前7 d断水,早稻在收获前5 d断水[4]。
  6    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当大面积发生无法控制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轮换使用农药,延缓作物抗药性的产生;二是农药之间合理混用,提高防治效果;三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避免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如防治稻瘟病可以选用40%稻瘟灵乳油,防治纹枯病可以选用20%井冈霉素悬浮剂,防治稻曲病可以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稻飞虱主要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以五(3)和六(4)为主害代,当水稻植株虫量达到800~1 000只/百丛时及时喷药防治。
  7    参考文献
  [1] 李辉.寿县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8(17):111-112.
  [2] 游细达,蔡群,俞成林,等.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18(24):54.
  [3] 季元彪.寿县水稻直播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6.
  [4] 王勋.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1):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89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