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的有效措施,阐述了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成效;经验;云南宣威
  中图分类号    F3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20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不断发展的現代社会,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1-3]。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总面积6 070 km2。截至2018年底,宣威市下辖28个乡(镇、街道),总人口153万人。其中林地总面积269 271.68 hm2,占宣威市土地总面积的44.4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再加上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如何激发当地农村分散的资源要素、将山地劣势转变为山地优势、充分挖掘山地资源、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高效发展道路、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当地人们生活水平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宣威市具体情况,总结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1    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的措施
  1.1    优化整合当地资源,将资源变资产
  在对当地农村资源进行核查、清理、确权登记、评估认定的基础上,将集体土地、林地、荒山、水域、闲置房屋和设备等资产的使用权投资入股企业、农民合作社,并取得股份权利[4]。例如,部分村镇将集体荒山入股,打造旅游景区,并设立景区管理委员会经营,年底进行红利分成,将所获利润分给群众。又如,一些村镇将闲置的集体养殖办公用房出租,将其出租给马铃薯加工企业,每年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这样不仅能成功激活农村闲置资产,同时还能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1.2    推动资金变股金,将分散资金聚集
  将资金变成股金,就是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包括给予农民的直接补贴、社会保障资金、救灾救助资金、应急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者是农民持有的股金。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采用契约合同形式,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并按照比例获取收益与分红。例如,某村将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入股到企业,村集体占40%股份,种植优质马铃薯和玉米共计40 hm2。每年该村分红10万元且逐年增加,同时将所得分红扶持该村贫困户,以增加他们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又如,某镇将优质玉米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2 000万元入股到企业,共建50 hm2优质玉米生产基地,涉及5个村、2 500多户共计约10 000人,其中贫困户1 200户共计约4 000人,项目覆盖的村集体占股4%、土地入股农户占股10%、贫困户占股6%。项目建成之后,土地入股农户平均增收约2 500元,贫困户平均增收约3 000元。
  1.3    让农民变股民,带动农民群众富裕起来
  让农民变成股民,是指在征得农民同意的基础上,将农民自有耕地、林地、宅基地、资金、技术等,通过合同的方式,投资入股到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民成为股东参与股份分红[5]。例如,某村民将自家0.2 hm2耕地入股到企业,该企业投资建设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同时该村民还参与管理优质玉米种植,除每个月领取3 500元工资外,村民每年还可以拿到3 000元的土地入股红利,并且随着企业经营状态改善和利润增加,村民拿到的土地入股红利还会增加。某镇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采用“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农户将当地120株古银杏树入股村合作社,并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经营,收取门票,让广大农民分红,受益农户逾400户共计1 300多人。又如,某村以土地入股农民合作社,盘活当地逾70 hm2土地,并大力发展板栗种植业,可以使农户增收3 000元/hm2左右。
  2    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显著成效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不仅推动了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2.1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量薄弱,发展落后,这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宣威市通过整合集体资源、闲置资产、财政资金,并采用入股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2.2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宣威市下辖28个乡(镇、街道),在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有许多集体土地、荒地、水域、房屋等入股到企业、公司等不同经营主体。同时还吸收农民分散资金和社会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入股到各类经营主体,部分农民成功变为股东,还带动部分贫困户参与。总之,将分散的农村资源、资金集合起来,以产业平台和股权为纽带,实现农村各类资金、集体资源优化整合,从而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也为农村资源优势转变为资金优势奠定基础[6]。
  2.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要想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中非常关键的内容是优化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宣威市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指引,注重发展优质玉米种植、优质马铃薯种植、核桃种植、中药材种植、板栗种植,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促进了宣威市农业产业的市场化、组织化发展,培育了优质玉米、板栗、核桃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此外,也显著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并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4    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
  宣威市通过搭建股权平台、整合资源和资金、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将广大农民以及当地贫困户与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结合,改变了以往点对点的扶贫模式。这样以来,不仅增强了精准扶贫的实效性,同时还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参与主动性,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径,有利于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降低贫困发生率。
  2.5    建立农业规模经营新模式
  宣威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引导农户将承包经营权入股到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改变传统土地经营方式,建立农业规模经营新模式,同时也调动广大农户的参与积极性[7]。该制度也更具有灵活性与可持续性,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农业规模经营方式。
  3    宣威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
  宣威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不仅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3.1    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必须优化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结合当地实际,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安排与合理规划。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将涉农资金转化为村集体和农民持有资金,并将其投入到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使其成为股金,村民按股份比例获取收益,有利于形成农民稳定的增收机制。
  3.2    注重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要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吸纳土地等资源,并注重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持续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强调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要把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和农村。同时还要挖掘农业产业和资源的价值,促进各资源要素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3.4    建立综合配套政策与措施
  要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去规划,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当地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建立综合配套政策与措施,构建完善的协同配合机制,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农民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获得更多收益。
  4    结语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实现当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最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提升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夏英,钟桂荔,曲颂,等.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做法、成效及推进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8(4):36-42.
  [2] 王存保.推进宝塔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甘肃科技,2017(17):7-8.
  [3] 邵二红.商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0):239-240.
  [4] 刘传磊,李小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偏差与调适[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107-112.
  [5] 窦祥铭.经济欠发达农区深化農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贵州六盘水市“三变”改革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11):23-28.
  [6] 张红宇,王刚.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4(15):35-38.
  [7] 张红宇.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J].农村经营管理,2019(3):6-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43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