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论述和全面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以期为推动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发展优势;问题;建议;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12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适应性强、产籽量大、油质上乘等显著特点,其籽粒含油率22%左右,高于花生、油橄榄、大豆、油菜和油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26%,α-亚麻酸含量42%以上,均远高于其他食用油,被誉为“液体黄金”,2011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为新资源食品。截至2017年底,陕西省油用牡丹总面积4万hm2,主要分布在全省70多个县(市、区),品种有凤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卵叶牡丹、矮牡丹等,陕西油用牡丹产业正在迈向一条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栽植区域和主栽品种基本确定
  油用牡丹在陕西省广泛适生,北起长城沿线,南至秦巴山区均可栽植,按照生长表现可划分为最适栽培区和适宜栽培区。其中,最适栽植区包括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西安市等10个市68个县区;适宜栽植区包括榆林市和延安、汉中、宝鸡部分地区10个县区。主栽品种渭北旱腰带以南地区以耐热品种凤丹为主,渭北旱腰带以北地区以耐寒品种紫斑牡丹为主。
  1.2    良种繁育工作已初见成效
  陕西省依托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技术力量,成功选育了多个紫斑牡丹优良无性系品种,可产种子3 750 kg/hm2左右;并规划至2020年新建和改造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余处,新增育苗面积233.33 hm2,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优质苗木7.68亿株,对于更好地推进全省油用牡丹良种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3    科技支撑体系正逐步形成
  筹建长安牡丹研究院、陕西省油用牡丹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进一步整合全省牡丹现有资源,加强牡丹产品开发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同时,依托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林木种苗工作站,建立陕西省油用牡丹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全省油用牡丹的产业化、规范化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2    产业发展优势
  2.1    产业发展基础好
  一是陕西省是我国牡丹的原产地和发源地,自汉朝就有人工栽培,唐朝最盛,群众栽培牡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二是陕西省横跨3个气候带,自然条件优越,不同种群的牡丹品种均能栽植,且普遍适生,大部分优生;三是全省土地资源充足,可用于建设油用牡丹的面积约为64.944萬hm2,生产潜力十分巨大。
  2.2    政府支持力度大
  2014年5月,陕西省林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发展油用牡丹总面积13.33万hm2的宏伟目标,并对相应的组织、政策、资金等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促进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科学技术力量强
  陕西省牡丹科研技术力量雄厚,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从事牡丹苗木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科研教学单位,且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此外,随着国家林业局牡丹研究中心、陕西省油用牡丹研究开发中心、长安牡丹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建成,都将为陕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4    经济效益高
  油用牡丹一年生苗木栽植后,第4年进入初产期,年产牡丹籽1 500 kg/hm2,产值3万元/hm2;第5年逐渐进入盛产期,年产牡丹籽2 250~3 000 kg/hm2,产值4.5~6.0万元/hm2;5年后产量将继续增加,产值是传统作物的3~4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5    加工技术成熟
  据了解,牡丹籽油制取方法主要有压榨制油法、溶剂浸出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3种,技术相对成熟,许多油脂加工企业都可规模化生产;同时,陕西省已建成西北首条、技术国内领先的牡丹油自动化示范生产线,每年可加工牡丹籽料3 000~5 000 t,生产成品油1 000 t以上;2015年第2条生产线在商南县投产,目前在渭南潼关、安康旬阳和商洛镇安县还有3条正在建设。
  3    存在的问题   3.1    良种繁育滞后
  当前,陕西省油用牡丹產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仍以整合资源和引种试验为主,栽培良种多为外省引进而来,品种相对混杂,真正在陕西省适生优生、结实量大、产油率高的优良品种有待进一步选育。
  3.2    宣传力度不够
  油用牡丹产业的建设主战场在农村,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群众参与,而不能仅仅由政府、企业自行发展。当前,陕西省群众对油用牡丹的认识和适用技术的掌握还很缺乏,直接参与产业建设的人员数量还不够多,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2]。
  3.3    加工原料不足
  油用牡丹在我国属新兴产业,生产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资金大,且需要4~5年才能稳定产籽,因而市场中牡丹油产品十分稀少。许多企业虽看好该产业,却因为加工原料短缺、成熟产品有限等问题而持观望态度,未能进一步投身到牡丹生产建设当中[3]。
  3.4    产品价格过高
  据了解,当前牡丹籽油主要作为高端食用油进行宣传和市场销售,价格1 500~2 000元/kg,与菜油、橄榄油、花生油等传统食用油相比,虽然具有更好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但过高的价格使其很难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食用方法能否符合群众日常饮食习惯等现实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4    发展建议
  4.1    加快良种选育与苗木繁育
  对陕西省现有的紫斑牡丹、矮牡丹、杨山牡丹等油用牡丹野生资源进行收集,建立牡丹品种试验园,采用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等技术,选育出结实量大、出油率高、抗逆性强且最适在陕西省栽培发展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2~3个。
  4.2    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当前我国油用牡丹的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并针对生产需要,向群众培训苗木繁育、良种建园、栽培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丰产栽培技术,提高群众的产业意识和生产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4]。
  4.3    做好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
  对产品的市场认知度、需求量、价格等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做好产品定位,找准发展渠道,切实将油用牡丹产业打造成为陕西省继核桃之后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林业商品,从而为带动地方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等作出更大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嘉琪.油用牡丹的发展现状[J].山西林业科技,2019,48(3):61-62.
  [2] 裴新辉,曹锐,关柏莉,等.辽宁省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辽宁农业科学,2019(2):72-73.
  [3] 张凯月,贺春玲,侯小改,等.油用牡丹经济价值和景观生态价值研究现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66-71.
  [4] 张生仁,刘鹏,包存文,等.宁夏油用牡丹种植现状及发展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9,60(1):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