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状况调查与消毒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使用习惯及染菌状况,并进行消毒效果比较,提高大学生清洁手机意识。方法:采用局部检出法,对山东协和学院在校部分学生手机的细菌总数及种类进行检测,以手机表面细菌>10 CFU/cm2为超标。用75%酒精,普通湿巾,便携洗手液清洁手机表面后进行采样及菌落计数。结果:200名学生的手机检测,检出率为100%,细菌总数超标率55%,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结论:①高校学生手机细菌污染超标率较高,手机污染程度与使用方法有关。②手机不同的区域细菌检出率,指纹区域最多,其次为屏幕中央和按键区域,两侧最少。③75%酒精和便携洗手液清洁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细菌污染;消毒
  中图分类号: R1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3.056
  手机作为当代人每天都使用的工具之一,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实它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有一项调查曾显示,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上面存在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黄艺文等人的研究表明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人使用手机的时间日益增长[1],并且它接触我们的身体部位是手、耳朵、脸和嘴巴等等敏感部位,对于手机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是有必要的。目前,手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使用率高且使用时间长。为了解高校学生群体的手机卫生状况,本实验选择山东协和学院的学生为对象进行手机细菌污染状况的调查。旨在推动大学生关注手机细菌污染的情况,提高手机清洁的意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9年9月-10月,随机抽取山东协和学院在校大学生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400份,回收388份,回收率为99.5%。便利取样法选取200名学生的手机进行细菌污染检测。问卷调查及取样均经山东协和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符合伦理学要求及规则。
  1.1 方法
  1.1.1 问卷调查:参考周春碚[2]的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年级、性别、手机使用习惯,及对手机细菌的认知态度。问卷信效度较高。在学生QQ和微信交流群中进行发放,扫码问卷星二维码答题,由群主负责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要求。
  1.1.2 采集样品: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学检测》[2](GB 4789.2—2016)的相关方法,用涂抹采样法对手机上下两面进行采样。将手机分为指纹区、屏幕中央区、按键区及两侧区。将无菌棉拭子沾湿无菌生理盐水在手机表面标示 5cm× 5cm面积上涂抹采样反复5次,采样面积约100cm2,然后将棉拭子头剪入装有10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摇匀及编号后立即送实验室接种。
  1.1.3 细菌培养及检测:37℃恒温培养18-24h,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参考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以手机表面细菌>10CFU/cm2为超标,其中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100cm2。大肠菌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分别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具大肠菌群检验方法》(GB 14934—2016)[4],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5](GB 18204.4—2013)。
  1.1.4 消毒方法:将200部手机分为四组,分别用普通湿巾、75%乙醇、一次性酒精棉片、舒肤佳免洗抑菌洗手液进行擦拭消毒,均在手机右侧背面消毒,自然晾干后按消毒前方法进行采样培养及菌落计数。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定性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图 1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61%的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12h;(见图1)仅仅13.4%的人会定期对手机进行消毒(见图2);20.62%的人会经常乱放手机。
  图2 手机定期消毒频率
  针对大学生对手机细菌的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55.67%的人几乎不了解手机细菌;仅仅44.59%的人认为手机细菌的危害大;17.01%的人认为手机会传播疾病;16.24%的人认为手机会引起交叉感染;57.73%的人认为手机有消毒的必要。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大学生对手机细菌的认知态度
  2.2 细菌检测结果
  菌落计数结果表明:200部手机全部检出细菌,检出率为100%,细菌总数超标率55%。手机不同区域细菌检测结果显示:指纹区域检出各菌检出平均值依次是:大肠杆菌28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31CFU/cm2。相较于指纹部位,两侧检出各菌的数目相对较少,分别为:大肠杆菌8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13CFU/cm2。结果见表2。由此可看出,指纹作为我们日常接触最多的部位罕有的细菌数目相较于两侧要多。
  表2 手机不同部位所含细菌数量
  2.3 消毒效果观察
  检测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手机消毒前细菌超标率为55%,消毒后下降到2.5%(5/200),消毒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45,P<0.01)。不同消毒方法效果观察结果为:普通湿巾消毒效果合格率为4% (2/50),75%乙醇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6%(48/50),一次性酒精棉片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4%(47/50),舒肤佳免洗抑菌洗手液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45/50)。普通湿巾消毒法与其他三种方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5%乙醇、一次性酒精棉片、舒肤佳免洗抑菌洗手液三者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与建议
  大学生手机表面普遍存在细菌,调查问卷的结果结果显示,9.28%的人从来不熬夜玩手机,相反22.42%的人熬夜玩手机;28.09%的人习惯吃饭时使用手机,从来不使用手机的人仅占6.96%;47.94%的人认为手机壳是带菌的因素,然而10.31%的人并不这么认为;98.45%的人手机经常接触的部位是手,0.77%的人经常接触的部位是嘴唇;人们习惯地把手机放在枕头旁,口袋,桌子等物品旁;仅仅只有13.4%的人会定期地给手机进行消毒;62.37%的人认为清洁手机的同时有清洁手的必要;73.71%的人认为手机不干净,但是仍有9.79%的人认为手机干净。由数据可见,大多数人对手机细菌不够了解,并且没有对手机消毒的意识,章心远的研究表明,手机细菌超标具备潜在危害[6]。普通湿巾擦拭能够清除一部分细菌但消毒效果较差,使用一次性酒精消毒棉片、75%乙醇或免洗抑菌洗手液擦拭能有效清除手机表面细菌,消毒效果很好且操作简单易行。建议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对手机消毒,最大限度地防止手机上的病菌对人体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黄艺文,闵星,王,等.大学生手机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2):1422-1424.
  [2]卫生部.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标准食品卫生学检测[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3]卫生部.GB 159823—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具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GB1493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5]卫生部.GB 18204.4—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6]章心远.手机附着微生物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3):181-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4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