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葫芦新品种‘京葫36’的选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京葫36’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耐寒、适宜长季节栽培的越冬温室专用西葫芦杂交1代新品种,父母本分别为‘07754’和‘0421’。该品种长势旺盛、生长期长、耐低温弱光、株型合理、通风透光性好;低温弱光条件下连续结瓜能力强,瓜码密、产量高,采瓜期可达200 d以上;商品瓜长23~24 cm,粗6~7 cm,瓜条长柱形、粗细均匀,颜色翠绿,光泽度好,品质佳,商品性突出。适合北方越冬温室与春秋大棚种植。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关键词:  西葫芦; 新品种; ‘京葫36’; 杂交1代
  中图分类号: S64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0)01-059-03
  Abstract: ‘Jinghu 36’ is a new summer squash F1 hybrid br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0421’ as female parent and ‘07754’as male parent, which is developed by traditional breeding methods. The variety has strong growth vigor, long growth period, low temperature and weak light tolerance, good plant type. It has strong continuous fruit sett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light, with high female flower rate and high yield. The fruit harvesting period can reach more than 200 days. The long cylindrical fruit is about 23-24 cm in length, 6-7 cm in diameter with green skin and glossy appearance. 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greenhouse planting and tunnel cultivation in spring and autumn in northern China.
  Key words: Summer squash;  New variety;  ‘Jinghu 36’;  F1  hybrid
  1 育種目标
  在我国各种保护地瓜类蔬菜生产中,西葫芦以其早熟、丰产、容易管理、口感甜脆等优点[1-2],一直是南北方上市较早的瓜菜,效益显著,种植面积仅次于黄瓜[3]。尤其在冬温室茬口种植效益突出。在2000年左右,利马格兰公司的‘冬玉’西葫芦品种进入我国市场,由于其长势强,耐寒性好、产量高、皮色油亮等优点突出[4],很快替代了我国以早熟、但早衰、灰绿花皮为显著特点的国产品种,随后十多年一直是我国冬温室的垄断品种[5]。但市场垄断、种价偏高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国外品种的引入,无疑推动了我国西葫芦品种的更新换代,开启了我国西葫芦专用品种的选育热潮,也促进了西葫芦产业的进步。在此背景下,笔者以选育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合越冬温室种植的品种为主要育种目标,开展了资源的引进、鉴定评价、和创新工作。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性
  ‘京葫36’母本,代号为‘0421’,是2002年由美国圣尼斯公司引进杂交种与俄罗斯引进资源杂交后,连续多代自交,依据长势、瓜形、瓜色、坐果性等性状,经4 a(年)8代定向选育的稳定自交系。其突出特性是长势强,在冬季低温弱光条件下结瓜性能好、瓜码密,瓜条颜色浅绿、花纹细腻,瓜条匀称、长棒形,第1雌花节位在8~10节。‘京葫36’父本,代号为‘07754’,是2003年从国内市场收集的一个杂交种经2 a 6代(春、秋大棚加海南南繁加代)连续自交分离定向选育的稳定自交系,其突出特性是配合力好,长势中等,叶片适中,坐瓜性好,瓜条颜色深油绿带细小花纹,亮度好,长棒形。
  2.2 选育过程
  2006年春配制156个杂交组合,当年在秋大棚进行初选,‘0421×07754’组合在长势、适应性、产量、商品性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优良。2006年冬至2007年春在日光温室进行长季节栽培越冬品种比较试验,该组合在耐低温弱光性、连续结瓜能力、产量和商品性上较对照主栽品种有明显优势。2007—2009年继续在春、秋大棚、冬季温室开始多点多季区域试验,该品种表现耐低温弱光能力强,连续结瓜性好,产量高,商品性好,不易早衰,容易管理等优点。2010年起在山西榆次,山东聊城、淄博,北京房山等地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示范,种植户反映良好,定名为‘京葫36’。2012—2013年连续2 a,‘京葫36’参加了山西省越冬温室西葫芦生产试验。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晋审菜(认)2014009]。2017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20504.3)。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6年冬至2007年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四季青农场日光温室进行秋冬茬口品种比较试验,分别于10月10日播种育苗,10月25日定植,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60株,株行距50 cm×90 cm。结果表明(表1),‘京葫36’冬季温室平均667 m2产量11 206.0 kg,比对照‘法拉利’和‘冬玉’分别增产15.6%和14.4%,差异极显著。   3.2 区域试验
  2008年进行区域试验,在山东聊城和山西榆次设2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小区面积20~25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以‘法拉利’和‘冬玉’作为对照,田间管理水平同当地西葫芦生产。结果表明,‘京葫36’产量比对照产量高,冬温室种植2 a 667 m2产量分别为10 469.7 kg和11 276.2 kg,分别比对照1(‘法拉利’)高12.1%和15.9%,比对照2(‘冬玉’)高13.0%和16.6%(表2)。此外,株型、商品瓜颜色和形状等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
  3.3 生产试验示范
  2010年和2011年分别设5个试验点进行生产试验示范,各小区面积不少于80 m2,试验茬口冬温室种植为主,并分别以试验点当地主栽品种‘冬玉’为对照。从表3可以看出,2010年‘京葫36’平均667 m2产量达到11 053.4 kg,和对照相比增产13.5%;2011年‘京葫36’平均667 m2产量达10 846 kg,比对照增产12.5%。
  3.4 抗病性
  2010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对‘京葫36’的ZYMV和WMV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分析,以‘京葫1号’作为对照品种,经过3次重复(每次重复30株)的苗期人工接种鉴定。供试种子经干燥处理、高温处理,然后浸种催芽,24 h后播种于灭菌营养钵中,置于防虫网室内培养,播种2周后对子叶进行病毒摩擦接种,接种15~25 d对植株抗、感特性进行鉴定,通过观察植株第1~第4片真叶的发病情况进行记录。结果表明,‘京葫36’的ZYMV与WMV病情指数分别为45.27和46.78,表现为感ZYMV和WMV病毒病。
  3.5 耐低温弱光性测验
  2010年在本中心,依据西葫芦耐低温弱光评价筛选体系,对选育的‘京葫36’进行耐低温弱光性评价,以‘京葫1号’作为对照品种,各30株,同时播种定植后同步观测。室内鉴定环境条件:处理温度15 ℃/5 ℃;光照强度60 μmol·m-2·s-1;光周期均为12 h/12 h;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室内鉴定及田间表现调查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京葫36’叶面积变化量超过对照,冷害指数小于对照,田间综合评价指数优于对照。结果表明,‘京葫36’耐低温弱光性好于对照。
  4 品种特征特性
  ‘京葫36’属于中早熟、冬温室类型西葫芦杂交1代品种,半蔓生,植株长势旺盛,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株型开展度中等,透光率高,不易徒长,容易管理。叶片绿色,掌状五角,缺刻较大,上有少量银白斑点。第1雌花节位7~8节,在低温弱光条件下连续结瓜能力强,瓜码密,冬季几乎每节都有瓜,膨瓜速度快,成瓜率高,产量高,采瓜期200 d以上。商品瓜长23~24 cm,粗6~7 cm,长柱形、粗细均匀,油亮翠绿,花纹细腻,商品性好(见彩插8)。
  5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越冬温室和春秋大棚种植。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种植方式适时播种,温室种植10月上、中旬育苗,苗龄15~20 d。早春双层膜覆盖栽培1月中下旬育苗,苗龄30 d。重施基肥,高垄地膜覆盖栽培。667 m2施用5~8 m3腐熟有机肥、50 kg二铵或50 kg磷酸二铵或100 kg三元复合肥。采用大小行种植,株距60 cm,大行距90 cm、小行距70 cm。667 m2种植1 400株左右。生长前期防植株徒长,注意适当控秧,低温期加强温室防寒保温。开花结果期肥水不可缺。及时疏花疏果,防落素蘸花保果,3月初棚室温度逐渐升高需及时降低蘸花药液浓度。生长前期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6-8]。
  参考文献
  [1] 冯静,公华锐,刘瑞平,等.N、K元素交互作用对基质栽培西葫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16,29(1):14-18.
  [2] 李素珍,许晶,车星星.西葫芦新品系比较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13-16.
  [3] 罗伯祥,孙玉东,朱明超,等.西葫芦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J].种子,2002(4):44-45.
  [4] 曲国华,于华清.冬玉西葫芦[J].农业知识,2004(8):4.
  [5] 雷逢进,王晓民,卫爱兰.浅谈我国西葫芦种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06(8):14-15.
  [6] 李海真,張帆,张国裕,等.西葫芦新品种‘京葫CRV3’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4,27(2):29-32.
  [7] 满红.秋西葫芦高产栽培要点[J].山东蔬菜,2008(2):19.
  [8] 乔宁.温室西葫芦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6):88-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8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