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支持高等学校通识课程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评价体系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达 毛雁 柳彩志

  摘要:学习评价是混合式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该文主要根据“柯氏评估模型”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层级的特点和内涵搭建评估框架。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全面客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關键词:混合式学习;柯氏评估模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16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概述
  在“互联网+泛在学习”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种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融合传统课堂线下学习与网络线上学习的两大优势,成为新时期一种流行的学习模式。仅使用传统方式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无疑是充满局限的,本文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类通识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设计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旨在通过此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改善学校通识课的教学效果。
  2 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学习评价是指在混合式的学习中,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是混合式学习学习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混合式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11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设计可遵循下列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评价中仅采用传统的教师评价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自身和学习同伴应配合教师参与评价,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营造多元开放的评价氛围,帮助学生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中反思和提高自己。
  (2)评价内容多维化
  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基础的。这就要求评价不仅要涉及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创新思维、学习成果等体现学习者综合能力发展的要素,形成包含知识掌握、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三者并重的评价体系。
  (3)评价手段多样化
  在混合式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获取知识的环境不再局限于课堂,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和测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然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来进行评价。例如可采取平台数据统计、在线测试、考勤记录、成果展示等评价手段,以此增进教学生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评价方式过程化
  TaYlor认为“持续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在学生和学习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教学相长,且与未来的学习发展密切相关”。[2]这就意味着在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实践三个大环节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
  3 混合式学习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素
  评价体系可以由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模型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各有特点,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评价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明确各个评价要素的内容与特点,对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设计与构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1)评价目的
  混合式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所以在对学生混合式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评价目的要从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去评价学习者的个人进步情况,给予学生有效积极的反馈,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评价主体
  传统学习评价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在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中,评价应转化为被评价者积极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过程[3]。评价主体可包括平台数据、教师、学习者,学习同伴,如此使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客观。
  (3)评价内容
  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课程讲授、资源设计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等。本文设计构建的评价体系重点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旨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反馈,使其不断反思进步。
  (4)评价模型
  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采用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四层评价模型。“柯氏评估模型”将学习效果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四个渐进层次,并从这四个层次出发,逐一深化地对效果进行评价[4]。
  4 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设计
  本文以“柯氏评估模式”为模型,以教育类通识课《教育教学软件分析与评价》为载体,结合混合式学习特点,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级搭建评价体系框架。其中反应层包括线上学习态度、线下学习态度两个指标;学习层包括知识掌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四个指标;行为层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变化两个指标;结果层包括学习成果情况、后续发展情况两个指标。值得注意的是“柯氏评估模式”指导下的评价体系,区别传统评价体系的一点在于它的评价时间跨度相对较长,评价时间不局限于课程的授课时段,而是延伸到课程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基于上述因素,在对评价体系框架的进一步完善中,以评价层级、评价指标、评价时间为维度构建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围绕四个层级不同的特点与内涵,搭建评价体系。
  4.1 反应层评价设计
  反应层主要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反应、感受与态度,学生持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课程学习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该层的评价指标分为“线上学习态度”与“线下学习态度”两个维度,每个维度细化为多个观测点。对线上学习态度的评价,可通过学习平台有关数据的统计功能来完成;对线下学习态度的评价,可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和记录来完成。这一层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连续的,评价类型属于过程评价。该层次的评价方法简单可行,可以发现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不能全面监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学习层评价设计
  学习层主要对学生在网络线上学习与课堂线下学习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该层评价是整个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最直观有效的反映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情况,如图3所示。这一层的评价指标既涉及知识掌握也涉及实践能力,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掌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由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平台的数据统计来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这三种实践能力,可使用问卷形式将学习者、同伴、教师三种评价主体相结合来完成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确定和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从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同伴的互评实际上是所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碰撞思维火花的过程,有利于全班学生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教师的评价有利于正确引导探究方向,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三者的结合使评价更科学、合理。[5]学习层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持续存在于授课全过程,在这一层级的评价可以实时观察到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学习者随时获得反馈信息进而改进学习,但该层难以检验出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表现。
  4.3 行为层评价设计
  行为层主要对学生在进行混合式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进行评价,分为“创新思维能力”与“学习态度变化”两个维度,如图4所示。“创新思维能力”细化为三个内容,其中“课程论文创新”与“课程作品创新”是指在课程授课结束时由教师与同伴通过论文考试、作品分析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反思辨析情况”是指在课程全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再认识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中记录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变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学习者则可通过问卷形式对自身思辨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价。“学习态度变化”主要检验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有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行动的习得和改变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所以进行评价时可以在课程授课结束后的三个月内通过学生填写问卷以及教师进行访谈的范式进行追踪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课程前后的行为比较。
  4.4 结果层评价设计
  结果层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后续发展进行评价。“学习成果情况”最常用的方式是进行标准化期末测试,测试的方式可分为线上或是线下,评价主体对应平台数据与教师,是一种在课程授课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价,如图5所示。“后续发展情况”则是通过学生竞赛参与情况与作品获奖情况来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指标的作用情况同样需要时间支撑,这也是在传统评价时很少涉及的原因。所以在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时,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采集能力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对所需信息通过电子档案袋以及问卷的形式进行统计与收集,进而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评价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4.5 評价体系权重分配
  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指标确定后,接下来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也就是各指标之间的轻重关系以及在结果中所占的比重关系[6]。本文设计搭建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确定过程如图6所示。
  (1)专家权重调查
  根据构建的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制定专家权重调查表,请专家对评价层级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
  (2)权重系数计算
  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进行量化计算,得到每个指标对应的权值。量化计算方式如下:假设在该层级的指标排序中有M个指标参与,排序在第一位的指标权值为M分,排序在第二位的指标权值为M-1分,以此方式类推,排在最后一位的指标权值为1分。对所有专家的各指标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进行量化计算得出权值后,进行各指标权值的平均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指标平均综合得分=∑排位频数*排位权值/排序总次数。最后根据同一层级下的所有指标,求出该指标的百分之的权重,计算公式为:百分制权重=(某一指标的平均权值*100)/同纬度下指标总分值。
  【课例】以天津师范大学通识课《教育教学软件分析与评价》为例,对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级,共有10位专家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权重系数的计算,得到“评价层级”的权重划分,如表1所示。
  (3)整体权重分配
  整个评价体系的权重可通过德尔菲法进行确定,在确定四个评价层级分别的权重之后,可以确定每~层级下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可得到完整的权重值分配。
  【课例】以天津师范大学通识课《教育教学软件分析与评价》为例,本课程的评价权重分配如表2所示。针对该课程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注重过程性评价,故学习层与行为层所占权重较多;由于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故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所占权重相当。
  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权重可由上述计算方法进行确定,各高校可因课程制宜,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权重的划分,调整与决策。
  5 结束语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在以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背景下出现的新型学习模式,支持混合式学习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混合式学习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混合式教学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7],本文基于“柯氏评估模型”构建的初步评价框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指导性,各高校可以参照此评价体系结合各课程特点,不断深入实践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编著,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162.
  [2] Tyler 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Re-print edition)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57-58.
  [3]吴兴华.试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J].教育与职业,2008(23):95-96.
  [4]时广军.“柯氏模式”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广州职业教育 论坛,2014,13(03):15-20.
  [5]罗冬梅.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以《网 络教育应用》课程为例[Jl.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36-40.
  [6]王丹华.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学生过程性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7]曹梅,李艺.网络学习评价的意义及若干原则[Jl.教育科学,2002(05):50-52.
  【通联编辑:李雅琪】
  收稿日期:2019-12-25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学校通识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18
  作者简介:宋达(1996-),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资源建设和远程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0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