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桦甸市退耕还林地套种野生大叶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从套种模式、选地建园、播种、生长期管理、采收、采收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退耕还林地套种野生大叶芹技术,以期为桦甸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生大叶芹;退耕还林地;套种技术;吉林桦甸
  野生大叶芹为伞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常生长于高山混杂的阔叶林下、灌木叢中、山坡草地、山沟湿地,植株鲜嫩,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林下人工栽培野生大叶芹,管理方便,效益高,一次投资,多年受益。野生大叶芹鲜菜产量可达3~4 kg/m2,最高可达5 kg/m2。前茬价格5元/kg,后茬3元/kg,平均经济效益在7.5万元/hm2以上。退耕还林地套种野生大叶芹,不仅对保护野生大叶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育林下经济、增加农户收入具有重要作用。在退耕还林地套种野生大叶芹能生产绿色食品,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好项目。现将其套种技术简介如下。
  1    套种模式
  在栽植的幼树带行间做畦种植野生大叶芹,幼树栽植行距5 m,株距5 m,幼树栽植密度约420株/hm2;在行间靠幼树栽植行两侧各留2 m,中间1 m间距内做畦,畦宽1 m,畦高5~8 cm,畦长根据地形而定。此栽培模式能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大叶芹与幼树共同生长的生态环境,通过2年管理,逐渐形成原生态的野生大叶芹生长环境。
  2    选地建园
  在退耕还林地林下套种野生大叶芹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辅以人工水肥管理及田间除草等作业,模仿野生大叶芹的生长条件进行人工生产的一种创新栽培模式。因此,选择的地块要满足大叶芹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条件,以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温回升快的地块为宜,有利于大叶芹早出苗、早上市[2]。
  3    播种
  3.1    种子采集与处理
  在8月末至9月初,采集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低温贮藏。当室外温度低于15 ℃时,将种子倒入清水浸泡约20 h,用含水量60%~65%的细沙拌种,沙种比1∶1,拌匀后低温贮藏,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取出种子催芽,催芽温度15~20 ℃,有50%种子露芽即可播种。用拌沙的种子播种,用种量450 kg/hm2。
  3.2    整地
  整地,清除根茬、杂草;施肥,施腐熟优质过筛猪粪3~4 kg/m2作底肥;做畦,畦宽100 cm,畦高5~8 cm,畦长根据地势和播种面积确定,作业道沟宽20 cm。
  3.3    播种
  春播、秋播均可,秋播最好。春播以4月中下旬为宜,秋播在10月初。畦做好后,将畦面浇透底水,5~10 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次日再播。播前在畦上开横沟,沟深1.0~1.5 cm,沟距20 cm,株距15 cm,播后覆盖1 cm厚的过筛腐殖土,再用稻草或松针叶覆盖畦面,厚度1 cm,以增温保湿[2]。
  4    生长期管理
  4.1    春播管理
  遇到干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出苗。当出苗率达90%时,于傍晚揭去覆盖物,出苗后及时浇水、除草。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遮阳架,高度为2 m,覆盖遮阳网。第2年春季不设遮阳网[3]。
  4.2    秋播管理
  秋播的野生大叶芹种子,在第2年4月中旬,随着气温升高而破土萌动,此时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浇水原则为“宁湿勿干,水宁大勿小”,以保证苗齐、苗全、苗壮,这也是保证野生大叶芹高产和商品性的关键。此外,要及时建好遮阳网,清除杂草和杂树。
  4.3    除草防病
  一是除草。禾本科杂草二至三叶期用20%拿捕净乳油975~1 500 mL/hm2茎叶处理1次,生长后期每隔10~15 d进行1次人工除草,防止草荒。二是防病。苗出齐后,喷施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预防苗期立枯病和斑枯病,也可在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施防治。第2年禁止施用化学药剂除草、防虫、防病;禁止施用任何化学肥料[4]。
  5    采收
  当年播种的苗,不能采收,到第2年幼苗长到20 cm左右高时采收。采收方法可为刀割或剔拔;及时上市销售。
  6    采后管理
  采收结束后,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野生大叶芹萌发新的茎叶,并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为秋后采种和下年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同时,清除畦面杂草,开花期和果实灌浆期用杀虫剂防治椿象。8月中下旬采集种子,9月中旬清除1次杂草。
  7    参考文献
  [1] 严春光.反季节大叶芹生产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19(4):51-52.
  [2] 高绍英,史立华,朱为德.山东临沂市大叶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9):182-184.
  [3] 刘静宇.本溪地区大叶芹栽培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2010(12):165.
  [4] 曲宏国.野生大叶芹的人工栽培[J].新农业,2003(8):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