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及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首先通过优势、应用、推广政策以及推广途径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探究,然后分析了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前期成本较大、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缺乏相关药剂研发;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植保无人机适应地形能力较强,高效安全且节省人力成本,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是东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的植保机械化设备之一。
  一、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现状探究
  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及应用主要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2010年黑龙江省电动单旋翼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试验,2013年吉林省引进8旋翼无人机开展水稻飞防试验,其效果较好。2015年辽宁省五四农场引入4架植保无人机,建立示范基地8000亩,是首次辽宁省垦区应用植保无人机。
  1、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优势
  在东北部地区推广及应用植保无人机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时不受高度和地形限制,能够适应各种田地;其次植保无人机具有GPS导航以及地面显示功能,操作人员只需远距离操作,不与农药接触,即可实现路线规划、自主喷洒以及实时监测等任务,人员安全系数高;再次,一般单架无人机每天可进行约20公顷土地作业,耗油耗电较低,维护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第四,植保无人机作业时雾滴接触面大且穿透力强,几乎不会漏打和漂移,具有高效环保以及高药剂利用率等优势;最后,一般植保无人机药剂统一购置、回收,药剂质量有保证且不会污染环境。
  2、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
  在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主要用于农业植保飞防工作,包括玉米水稻二代粘虫防治喷药工作,稻瘟病防治、玉米螟虫、稻螟虫以及除草等作业,果树打药作业等。
  据统计,近几年黑龙江省植保无人机数量增加迅速,如2016年黑龙江有植保无人机700台,到2017年约有1200台,操作人员约1400人,约执行40万次植保任务,作业面积约630万亩。2017年辽宁省用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有80万亩稻田,其余20万亩主要为蔬菜水果以及榛子种植地等;2018年吉林市只有18台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约10余万亩,但吉林市有约230万亩稻田、约750万亩玉米以及约20万亩大豆需要植保无人机作业,植保无人机缺口较大。2018年3月吉林省成立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服务联盟,主要指导农业全程生产服务,到2019年6月共完成植保飞防作业190余万亩。
  除植保飞防工作外,植保无人机还可用于植物授粉、植物生长识别以及种植信息监测等方面[3],但可能由于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设备缺口较大,有大量土地需要植保飞防作业,所以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目前主要用于飞防作业。
  3、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政策现状
  目前,东北地区对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的政策非常积极,主要体现在建立示范基地以及给与补贴等方面。例如,吉林开展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满足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每台补贴15000元;黑龙江购置补贴为满足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单机10000元;辽宁执行植保飞防作业的土地,平均每亩补贴10元。
  4、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途径现状
  目前,东北地区积极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服务及技术,其推广途径主要包括推广中心开展现场展示会、飞防示范等工作;成立飞防组织;建立示范基地以及免费培训操作人员。
  首先是农机推广中心通过飞防试验开展现场展示以及开展飞防示范等,将其植保效果展示出来,加强了推广宣传工作;其次是推广中心与检疫站以及生产企业联合成立飞防组织,为使用农业组织及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为推广普及做好服务工作;再次是推广中心扶持建立示范基地,为农业组织及农户带头示范;最后是通过免费培训操作人员等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储备以及技术推广。
  二、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存在的问题
  1、前期成本较大
  相对于东北地区农户收入,植保无人机价格较贵,例如一架多旋翼中小型无人机价格约在6万元以上,而购机补贴均有一定限制且主要针对组织,个人购机一般没有补贴,这限制了无人机的推广和普及。
  2、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植保无人机尚没有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等,无人机市场良莠不齐,产品性能及质量差别较大,此外在作业评价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
  3、缺乏相关药剂研发
  目前,东北地区的植保无人机药剂主要是推广中心等相关组织统一购置,然后农技人员或农户进行配药,这就使得药剂与无人机匹配度无法得到保证,且对农机人员或农户为无人机配药的技术经验有一定考验,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缺乏植保无人机药剂研发以及标准规范。
  三、东北地区植保无人机推广及应用的对策建议
  1、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深化拓展推广模式
  首先是继续加强政策扶持,在购机补贴方面可以继续深化,扩大补贴范围;其次是继续拓展无人机飞防组织或联盟服务,不仅是生产企业以及推广中心可以加入,还可以将农机合作社以及飞防经验较多的家庭农场纳入,提供更好地服务;再次是深化推广中心与企业、合作社、农场以及农户等合作,建立推广、技术培训以及售后维修等全面服务的示范基地,扩大推广范围;最后是开展多种购买方式,例如有偿作业以及整机租赁等。
  2、加快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药剂研发
  应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植保无人机的深化统计和研究,對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飞防工作展开调查统计研究,制定相应行业标准,规范生产企业以及产品质量,使应用技术标准化等。
  还应促进药剂研发机构、生产企业以及无人机生产企业和植保部门等组织间的合作,研发更加适合植保无人机使用的药剂。
  (作者单位:124030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4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