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6~9月,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栽培。高粱米可焖米饭,也可加工成面条、蒸糕、煎饼等,还是制作淀粉、糖、酿酒和制酒精等的主要原料。生产中,了解适宜高粱的生长环境,在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高量产量和质量的前提。
  一、生长环境
  高粱喜温喜光,较耐高温,喜肥。与玉米相比耐高温性强,全生育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高粱是C4作物,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高粱喜肥,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还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生产中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栽培管理。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栽培高粱地块宜选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充足,排灌便利,病虫害少的的地块。宜与大豆、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轮作,忌在前茬施用长残效类农药的地块栽培。播种前,整地要彻底,前茬作物残枝要清净,土壤耙平耙细,翻耕深度28~32cm为宜。
  2、选种备种。结合本地图让那个、气候、用途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播种前要精细选种,剔除瘪粒、病粒,置于干燥通风处,晒种种2~3天为促进发芽、提高芽苗涨势奠定基础。
  3、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关键,播种时间适宜的前提下,对苗全、苗齐、苗壮尤为重要。高粱发芽期不耐低温,因此不宜播种过早,否则会延迟发芽,导致粉种或霉烂,还会增加黑穗病的发生。一般5cm耕层土温稳定在10~12℃,土壤含水量15~20%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3~4.5cm,覆土层2~3cm,播后镇压。播种密度不要过大,以肥地宜密,薄地宜稀为原则。
  三、管理技术
  生产中要加强播种后的田间管理,才能保证植株长势良好,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间苗中耕。幼苗3~4叶期时要及时间苗,拔出弱弱苗病苗。5~6叶期时及时定苗补苗,保留壮苗。定苗时不留双株苗、二茬苗,提高良种的增产效率。结合定苗进行1次中耕、除草、培土。拔节前后再进行1次中耕,肥力较差的地块要进行追肥,为稳产增产打基础。
  2、水肥管理。高粱虽然较耐旱,但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不能缺少水分,其需水特点是苗期需水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约10%,拔节孕穗期至开花期约占65%,灌浆期占约20%,成熟期占5%。高粱喜肥,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不同时期对养分的吸收量也不相同。据有关实验数据表明,每生产100kg高粱,需氮2.3~2.7kg,磷1.32~1.38kg,钾3.03~3.07kg,品种不同,所吸收养分数量也有所不同。结合整地施足底肥,种肥以磷肥为主,可施35%专用复合肥30~35kg/667m2,配施1500~20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底肥充足、地力好的地块,苗期可不施提苗肥。拔节期追肥,以腐熟肥为主,一般1000kg/667m2,配施10~15kg尿素。孕穗期追施800~1000kg/667m2,尿素20kg。灌浆期追施1000~1200kg/667m2腐熟肥,尿素8~10kg/667m2。在抽穗至灌浆期,要叶面喷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肥,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发芽至苗期要适量增施磷肥,以促进种子萌发、芽苗长势;拔节期,要适量增施氮肥钾肥,以促进株高、分穗、籽粒数量;灌浆期,要适量增施氮肥、磷肥,以提高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确保产量。
  四、防治病虫害
  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黑穗病、立枯病、锈病、高粱蚜、粘虫等。
  1、黑穗病。黑穗病主要危害高粱穗部,是危害高粱生产的重要病害,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病菌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尤其是土壤中的病菌可存活3年左右。播种带菌种子或被土壤中的病菌随种子发芽后侵入寄主组织,易发病害。发病后,无论是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哪种类型,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病后都有大量黑粉。
  防治方法。选用优良品种,科学轮作,减少土壤中的菌源。精细整地,适当晒田,病害高发地要进行土壤杀菌消毒。加强管理,科学浇水,均衡施肥,是指主张是健壮,提高其自身的抗病力。发现病株立即拔出,带离田外集中处理。对病穴撒施石灰进行消毒。播种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5%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50%禾穗胺按种子重量的0.5%,或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降低黑穗病的发生。
  2、立枯病。高粱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根部,除危害高粱,还可危害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或越冬,通过土壤传播。2~3叶期是此病的高发期,病株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根系褐变、腐烂,幼苗枯萎死亡,导致缺苗。
  防治方法。本病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病品种,精细整地,减少土壤中的菌源。播前进行拌种,是防治立枯病的重要方法。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等拌种。发病后,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2%代森锰锌霜脲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喷在苗基部防治。
  3、高粱蚜。高粱蚜是危害高粱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叶片背部吸食叶片汁液为生,并分泌大量蜜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叶色变红,秃脖、瞎尖,穗小粒少,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可用0.5乐果粉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施防治。
  4、粘虫。粘虫也是尾号高亮的又一主要害虫,除危害高粱没还可危害玉米、大豆等作物。害虫群居在叶片上,啃食叶片叶肉。严重时整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造成减产,甚至是绝产绝收。粘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点。可用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277700山东省兰陵县農业农村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4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