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外高粱生产和贸易概况及我国高粱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高粱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转变,高粱由主要粮食作物变为“小杂粮”。本文分析了2000—2017年世界高粱和中国高粱的生产和贸易概况以及我国高粱生产和贸易在世界高粱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了我国高粱生产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粱;生产;贸易;挑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04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高粱是一种C4作物,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旱、耐涝、耐盐碱和耐贫瘠),适应性广,素有“救命之谷”“生命之谷”等美誉。在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包括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和大麥,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
  高粱籽粒被广泛地用作口粮、饲料、酿造和生物燃料的原料。在苏丹、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印度等国,高粱籽粒是近5亿人口维持生计的主食。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粱籽粒主要用作畜禽饲料,一般在畜禽的配方饲料中添加5%的高粱籽粒。在我国高粱籽粒主要被用来酿造各类名优白酒,形成了独特的酿酒产业。
  1    世界高粱生产和贸易概况
  1.1    世界高粱生产概况
  根据FAOSTAT 2000—2017年全球种植高粱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年大约种植高粱4 280万hm2,平均每年总产量为6 000万t(表1),主产国主要有美国、尼日利亚、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印度、苏丹、中国、阿根廷、巴西、尼日尔、澳大利亚等国。印度是世界上高粱第一大种植国家,2017年印度高粱种植面积为586.2万hm2,总产量为457.0万t,总产量居世界第5位[1];其次是尼日利亚,高粱种植面积为582.0万hm2,总产量为693.9万t,居世界第2位;种植面积居第3位的是苏丹,高粱种植面积为541.2万hm2,总产量为374.3万t,总产量居世界第6位;美国的高粱种植面积为204.2万hm2,但是其总产量为924.2万t,居世界第1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饲用高粱生产国。
  2017年全球高粱种植面积较大的前17个国家和地区中,阿根廷的单产居第1位,产量为4 662.6 kg/hm2;其次是美国,产量为4 526.0 kg/hm2;排在第3位的是中国,产量为4 496.8 kg/hm2。印度、尼日利亚、苏丹、尼日尔等高粱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单产却很低(表2)。
  1.2    世界高粱贸易概况
  2012—2017年全球高粱贸易总量平均每年为860万t,但有逐年减少的趋势,2017年全球高粱贸易总量为683万t。在世界高粱贸易中,主要出口国是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这3个国家高粱出口量之和约占世界高粱出口总量的95%[2]。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粱出口国,每年约出口600万t,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主要出口地是中国。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高粱出口国,每年出口约130万t,主要出口地为日本、智利、欧洲和其他南美国家,中国于2014年11月向阿根廷高粱开放市场。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三大高粱出口国,每年出口约80万t高粱,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2%。
  全球高粱第一大进口国为中国,第二大进口国是日本,每年约140万t;其次是墨西哥,2004—2013年墨西哥每年平均进口高粱约200万t,但是2016年降至6.8万t。墨西哥曾是美国高粱的主要进口国,但是近年来中国的高粱进口需求大幅提高,改变了长期的历史贸易模式,导致墨西哥的需求转移到玉米上。
  2    中国高粱生产和贸易概况
  2.1    中国高粱生产概况
  高粱在我国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世纪50年代之前,高粱籽粒主要被用作北方人民的主食。但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1个五年计划起(1953—1957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高粱面积逐渐减少[3]。同时,因高粱籽粒适口性差,高粱籽粒作为主食的主要用途逐渐改变。目前,我国高粱籽粒主要被用作酿造名优白酒的原料,少量用于食用和动物饲用。许多著名的白酒,如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都是以高粱籽粒作为主要酿造原料。高粱的主产区也慢慢退至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四川和贵州的干旱、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上。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同样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89.0万hm2减少到2008年的49.0万hm2。2009年开始逐年有所增加,从2009年的55.9万hm2逐年增加到2016年的62.5万hm2,但是始终种植面积增加有限。但是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高粱平均产量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2 901.1 kg/hm2提高到2016年的4 776.0 kg/hm2(表3)[4],平均产量约提高了65%。
  2.2    中国高粱贸易概况
  我国高粱仅有较少部分出口,且出口数量变化不大,每年出口数量在2万~3万t之间。2017年出口量为4.15万t[5]。我国高粱共出口到14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是我国的高粱传统出口市场,中国台湾是大陆高粱出口最多的地区,占我国高粱总出口量的90%,其次是韩国、日本和越南。我国高粱出口省份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8%。   在2009年之前,中国高粱进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自2013年以来,中国高粱进口数量急剧增长。2013年进口高粱31.7万t,2014年进口580万t,2015年进口量达到1 070万t,2016年进口670万t,2017年进口475.8万t。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粱进口国,且进口高粱的93%来源于美国。进口的高粱主要用于饲料加工业,也有一部分进入酿造业和食用。但未影响到我国酿酒高粱市场,也未拉动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增加。
  3    我国高粱生产面临的挑战
  种植效益下滑、种植面积萎缩、进口量加剧是我国高粱产业的现状。近几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一直在60万hm2左右徘徊,主要原因是高粱籽粒主要用作酿造原料,用途单一。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酿造的高粱总量为250万~280万t,基本与我国高粱生产总量持平。自2013年开始受进口低价的冲击,使高粱价格持续走低,2014—2016年国内高粱种植户平均收益分别为7 710、6 315、5 700元/hm2。2017年高粱进口数量有所减少,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涨,一般收益为9 150元/hm2 [6]。
  我国生产的高粱与国外高粱相比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国外的高粱价格差不多是国内价格的1/2。造成我国生产的高粱价格较国外的高粱高的原因很多,如我国高粱种植户大部分为散户,生产工具落后,人工成本较高;合作社种植大多为租地种植,租用土地有一定的成本等,这也是我国整体上生产力的一个反映。
  高粱杂交种以酿造型为主,优良饲料专用杂交种欠缺。从2013年以来我国高粱的进口量来看,我国高粱籽粒应用于畜禽配方饲料加工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然而,在过去20~30年的时间里,基于酿酒用途的需要,育种家们把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酿造型高粱杂交种的选育上,其籽粒品质特点是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在1%以上。酿造专用型高粱杂交种因籽粒中单宁含量较高,不适合用于饲料加工。因此,育种家们面临着品种迅速转型的挑战,如籽粒饲用高粱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鉴定、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培育,杂交种鉴选至少需要5~6年的时间(指培育突破性高粱杂交品种)。
  4    应对措施
  科研单位应积极培育突破性籽粒饲用品种,加快新雜交种培育速度和推广示范力度。大力推进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种植管理能力,提升高粱品质,提高种植效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保护种植户利益。提高高粱籽粒饲料加工技术、提高高粱的饲用价值。采取适当补贴,以提高我国高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    参考文献
  [1] 卢峰,邹剑秋,朱凯,等.积极应对高粱进口剧增,稳定我国高粱产业发展[J].农业经济,2015(11):124-125.
  [2] 刘慧,周向阳.国内外高粱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16,12(8):63-66.
  [3] 翟世宏,白文斌,贺文文,等.我国酿造高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4(2):93-94.
  [4] 张福耀,平俊爱,赵威军.中国酿造高粱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9,9(3):21-25.
  [5] 桂松,牛静,胡建.中国高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18-20.
  [6] 白文斌,张福跃,焦晓燕,等.中国高粱产业工程技术研究的定位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1):107-110.
  基金项目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7JC001);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课题(2016k-01)。
  作者简介   李伟(1960-),男,吉林公主岭人,副研究员,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2-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4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