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998年至2016年江苏省PM2.5时空演化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波

  摘  要:该文利用江苏省1998—2016年PM2.5数据对该省的空气污染状况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8—2017年,全省空气污染呈现加剧趋势,2007—2016年空间污染程度相对稳定,并略微呈现出下降趋势;在空间上,空气污染整体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空间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北苏南的空气污染状况得到了减轻,而苏中地區的空气污染则有明显加重趋势。通过该研究,可为江苏省环境治理,尤其是空气污染治理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借鉴。
  关键词:PM2.5  演化特征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目前中国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其中细颗粒物是最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能源的大量消耗、城市建设扬尘以及汽车尾气是空气细颗粒物超标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有四大雾霾分布区,分别是四川盆地、黄淮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江苏省又同时占据黄淮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雾霾高发地。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而以PM2.5为代表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防治PM2.5是必须攻克的难题。对PM2.5的防治,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其时空演化特征,只要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控和治理措施。基于此,该文以江苏省为例,以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全球大气PM2.5为数据源,分析了1998—2016年全省PM2.5的演化特征,以期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的措施建议。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该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PM2.5遥感反演浓度数据,该数据来源于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1998—2016年全球大气PM2.5浓度数据,其分辨率为0.1°。该数据是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它在诸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获取成本较低、空间覆盖面广以及遥测精度高等,在诸多研究PM2.5的科研工作和实际运用中,其是最基础且最有效的指标数据。二是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空间行政边界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该文以江苏全域作为研究区域,再以研究区域矢量界线为掩膜对栅格数据进行提取,并利用县级行政区划界线矢量数据,分区统计各县级行政单元各年的PM2.5浓度均值,从而建立江苏省PM2.5浓度值时空数据库。
  该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江苏省分县的PM2.5浓度数据进行基础统计分析,包括分布模式、标准差等;二是利用ARCGIS软件,对全省的PM2.5进行图形化表达,以辨识区域上的分布规律。该文采用1998年、2008年以及2016年等3期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PM2.5统计量特征
  从江苏省分县区PM2.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见表1),1999年PM2.5的均值为31.6925,2007年上升到62.6100,到了2016年,则略微下降到58.9269。这表明,江苏省PM2.5在1998—2007年间增长了一倍,空气污染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2007—2016年则略微降低,这表明近10年江苏省空气污染程度有所改善,但好转程度比较有限。标准差统计量显示,1998年为5.57,2007年为6.04,而2016年则下降到3.07。这一结果表明,1998年和2007年这两个时期,全省PM2.5的数值分异较大,尤其是2007年,也就是地区间空间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别;与之相对比,2016年全省PM2.5的数值分异相对较小,这也说明,2016年地区间的空气污染程度差异缩小。过去20年,PM2.5标准差的变化结果显示,地域间空间污染程度从相对分异逐渐向均质化发展,这也说明PM2.5的空气污染,正在扩散到全省地域。
  对全省PM2.5进行直方图统计,结果显示3个时期在分布形态上有明显差别。1998年的直方图更接近于正态分布,峰值在27左右;2007年的直方图接近于左偏的对数正态分布,峰值在64左右;2016年的直方图接近于右偏的对数正态分布,峰值在60左右。单从分布形态上看,2007年和2016年都为偏态分布,这说明PM2.5的污染在全省出现极端概率的情况要大于2007年,这也表明近20年,有少部分地区PM2.5的空气污染正在日益严重,这一特征应当受到相关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
  2.2 PM2.5时空分布特征
  江苏省PM2.5的时空特征显示(见图1),1998年、2007年和2016年这3期有明显差别。其中,1998年,PM2.5的空间分布最高的两个区分比为苏北和南京为中心的苏中南地区,苏南和苏中地区数值相对较低,最低的区域为沿海地带;2007年,PM2.5的空间分布最高的地区为苏北地区,其次为以苏州无锡为代表的苏南地区,苏中越靠近内陆的地区,污染程度相对较高,沿海地带污染相对较轻;2016年,PM2.5的空间分布最高的地区依然是苏北地区,但苏中偏南的广大地区污染程度也较高,其次是苏中偏北的地区,苏南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对下降;从3期的PM2.5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始终是江苏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一是苏北地区是江苏省重工业聚集区,重化工企业在这一区域集中分布;二是苏北地区从大的气候类型上看,更接近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空间污染不容易扩散。苏南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仅次于苏北地区,但比苏北严重的是,其污染面积较大。苏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一直都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随着产业升级、结构转换,苏南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体现在空气污染上近20年污染程度没有进一步恶化,但空间质量的恢复还需要在生态协同上做出进一步努力。另外,从3期PM2.5空间分布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广大苏中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有不断加重的趋势,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一是苏南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重污染产业向苏中地区转移,从而造成污染加剧;二是苏中地区自然环境单一,本身环境的自净能力相对较弱,而这也造成了在近20年空气污染的加重。   3  结论及讨论
  3.1 结论
  通过对1998年、2007年、2016年江苏省PM2.5的时空演化进行特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整体上看,1998—2007年,江苏省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出加重趋势,2007年达到顶峰;2007—2016年,江苏省空气污染程度相对平稳,整体上略有降低;(2)江苏省空气污染程度具有地域不平衡的特点,其中1998年和2007年地域分异较大,2016年相对较小,反映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区域间的污染程度差别正在缩小;(3)空间上,江苏空气污染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分布格局,但近些年苏南地区空气污染正在逐步改善,苏北的重污染地区也在减少,而苏中的污染状况有明显加重的趋势,这是需要环境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
  3.2 讨论
  科学识别PM2.5浓度空间变化特征与规律,准确掌握其驱动因素及其机制,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其不仅能缓解居民对“雾霾猛于虎也”的恐怖心理,也能为区域大气联动治理、污染产业的空间布局、城市空间优化(风道、绿带等)、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数据原因国内关于大尺度PM2.5浓度演化研究起步较晚,已有研究多利用环境监测站点数据展开,利用截面数据展开季节与日变化分析。该文利用1998—2016年大气反演数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尺度PM2.5数据缺失、以及监测站点较少、区域信息失真对研究的限制问题。目前江苏省经济发展正处在“调结构、稳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关键转型时期,准确预见大气污染物复杂性和治理长期性,持续的开展“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与“雾霾与健康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是国家急需突破的科学发展难关,也是未来研究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Wu D.Hazy weather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 A review[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12,32(2):257-269.
  [2] 陆炳,孔少飞,韩斌,等.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清单[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2):186-194.
  [3] 薛文博,武卫玲,付飞,等.中国2013年1月PM2.5重污染过程卫星反演研究[J].环境科学,2015,36(3):794-800.
  [4] 曹国良,张小曳,龚山陵,等.中国区域主要颗粒物及污染气體的排放源清单[J].科学通报,2011,56(3):261-268.
  [5] 杨昆,杨玉莲,朱彦辉,等.中国PM2.5污染与社会经济的空间关系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6,35(6):1051-106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9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