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冠疫情影响下“三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影响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存在的发展机遇分别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协作下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农业;农村;农民;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303;F320.2;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7-0182-03
  Abstract: The huge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China'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impact of COVID-19. How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was discussed.
  Key words: COVID-19;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farmers; opportunity; challenge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受市场、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属于弱质产业。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文简称新冠疫情)的发生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发展也造成巨大影响。新冠疫情在中国集中爆发的时间为2020年1—3月,因此疫情对于农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路阻隔造成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困难方面。目前来看,新冠疫情在中国总体已经得到控制,人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恢复。当前中国“三农”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新的机遇。
  1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1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新冠疫情在国外的持续蔓延,不少粮食出口国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举措又引发了新的全球性恐慌,导致疫情已由单一的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到粮食安全[1]。毫无疑问,疫情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既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影响农耕,又影响生产物资的运输;但是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也为农业发展带来契机。
  1.1.1 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 当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土地闲置比例上升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外出务工收入,更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土地抛荒现象进一步加剧。
  2020年上半年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工业和服务业推迟复工,部分企业难以为继。数据显示,仅2020年1—2月全国就有24.7万个企业注销破产。同时当前国际疫情严重,导致产品出口困难,部分企业大量裁员。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假设对各行业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与对就业的影响同步变化,基准情景下 2020 年全国农民工就业人数将减少 205 万人[2]。因此新冠疫情导致部分原先在外务工的农民失去就业机会,其中年龄在50岁左右的农民在失业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中一部分选择回到农村,重新开展农業生产活动。农村劳动力的增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的增产增收,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1.2 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有利于农业结构转型 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且收购价格不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一部分农民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价格相对较高,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提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1.2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业发展的挑战
  1.2.1 自然灾害的威胁 农业对于大自然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工业和服务业。风调雨顺则国泰民安,自然灾害频发则会导致农业减产,农民收入减少。2020年初蝗虫在非洲破坏大量庄稼,已经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全球已经有1.35亿人口面临严重粮食危机。草地贪夜蛾危害中国粮食生产。2020年3月5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草地贪夜蛾已经入侵中国,预计2020年是重发生态势。同时还有不可预计的旱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
  1.2.2 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 每年的新年前后通常是农产品销售的黄金时间,而新冠疫情在中国的爆发期也集中在2020年前后,因此严重影响到中国国内农产品的销售,造成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减少。当前新冠疫情在国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农产品销售依然面临渠道单一的问题。大部分农民主要通过线下售卖,而一个地区的产品需求是有限的,如何扩大销售渠道,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村发展的机遇
  2.1.1 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有利于当地小微企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一直是制约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创业,一些经济开发区以及小微企业发展逐渐兴盛,农村也有一定的务工机会。2020年初由于疫情影响,往年外出务工者部分选择在当地的小企业务工。这部分劳动力为当地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当地小微企业的发展。
  2.1.2 自主创业比例增加,有利于个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滞留农村的农民工除了选择在当地企业务工外,还有一部分拥有一定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农民工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比例的增加有利于个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部分劳动力选择留在家乡,不论是从事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地农村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乡村振兴。同时还能够促进当地消费,农村常住人口的增加能够拉动农村消费,进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2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村发展的挑战
  2.2.1 新冠疫情对于农村企业的负面影响 乡村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复工时间普遍推迟。农村从事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行业的中小企业也面临复工难、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难等问题,企业生存困难。已经复工的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出口对于国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对于企业发展也尤为重要。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国家进入封城封国状态,暂时停止相关农产品贸易进口,各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会影响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3]。农村企业发展受阻,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2.2.2 农民收入减少,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农民收入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收入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速高度相关,最近几年相关系数高达 0.8以上;二是农民收入年度间增速波动大,受外部环境影响明显,并非呈线性增长态势[1]。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也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GDP首次下降。受疫情影响,农民工复工时间普遍推迟,湖北省农民工复工时间更晚,这对农民收入影响尤为显著。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农产品销售的黄金时间(春节期间)是疫情最为严重时期,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庆幸的是,中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农民生产在继续,对于农村经济的恢复赢得时间。
  3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1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民发展的机遇
  就近就业有助于农民家庭幸福感的提升。受新冠疫情影响,农民工选择在家乡就近务工的比例上升。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时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外出务工人员越多,留守儿童就越多。根据全国妇联2019年5月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有留守儿童          6 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近年来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留在家乡务工,可以照顾子女,有利于家庭团聚,有利于农村社会安定。
  3.2 新冠疫情影响下农民发展的挑战
  3.2.1 失业劳动力数量增加 新冠疫情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2020年人口失业率将会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虽然3月比2月失业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但是失业人口的数量依然较大。同时,这仅为城镇调查的失业率,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就业形势也很严峻。
  3.2.2 农民可支配收入下降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2003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稳定、较快的增长。新冠疫情暴发后,为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号召企业延期复工,农村地区封村封路,这些措施对控制疫情扩散起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居民务工就业,使得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受到影响,进而加大了农村居民的减收风险[4]。
  中国肉类和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 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5]。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等服务业暂停营业[6],农产品销量严重受挫;同时疫情期间多地更是关闭了活禽买卖市场[7],这对于农民收入都造成了较大影响。
  4 新冠疫情影响下“三农”迎接挑战的对策分析
  新冠疫情对“三农”负面影响严重,但是也为“三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大主体如何通力合作,化解难题迎接挑战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4.1 加大对农业灾害的预警和防控
  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且影响较大,农业灾害信息预警是农情信息调度的重要内容[8],做好农业灾害信息预警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发展具有深远影响。①做好灾害信息预警首先要完善信息预警机制。需要农业部门、气象部门、水利部门、财政部门等多部门密切合作,力求准确预防灾害,减轻灾害影响。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应及时应对,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②要建立高素质灾害预警队伍。同时兼备理论和实践的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要加大对农业理论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吸纳实践人才,形成一支从上到下完备的人才队伍,对农业灾害做到及时预警和防控。③要完善减灾抗灾的技术。预警在前,防控在后,仅仅做到预警是不够的,要及时实施防控措施,才能将灾害的影响程度降低。做好农业灾害预警工作,能增强人们对农业灾害的认识,对农业生产者和决策者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御措施和制定减灾策略具有重要意义[9]。
  4.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农产品销售多元化
  农产品在疫情期间主要有3种销售模式:一是电商平台以直供方式提供服务,消费者到无接触自提点领取;二是大型超市生鲜产品线上售卖;三是传统农贸市场经营户与周边小区用户建立买菜微信群,经营户依据订单配货,送货服务由快递员完成[10]。通过“电商平台+基地直供+农户”的销售模式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目前中国新冠疫情得到控制,这种新的销售模式仍然可以为农民农产品销售提供可能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即时通讯,依托快递物流,改变农产品传统的单一线下销售模式,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为农户开拓销售渠道。农民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的扩散功能,将农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4.3 稳定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民的就业机会
  小微企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工就业有重要作用。受新冠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发展面臨挑战。首先,党和政府应稳定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适当降低小微企业的税收,来减轻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其次,适当减免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固定支出,降低其生产成本;银行应保障小微企业的贷款,降低贷款利息,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4.4 加大对失业农民的就业、创业培训
  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赚取报酬,这也是50岁以上劳动力易被企业淘汰的原因。受疫情影响农民工失业较多。政府应加大对失业农民的再就业和创业培训,加大对失业农民培训的资金支持。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吸纳失业农民,为其提供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岗位。
  4.5 多维度发展,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渠道
  受疫情影响,农民的收入减少且失业农民增加。当前需要多维度发展,开拓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利润很低,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延伸农业产业链[11],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政策保障。农民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休闲观光产业等,增加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从公共卫生事件到粮食安全——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农垦,2020(5):29-34
  [2] 叶兴庆,程 郁,周群力,等.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评估与应对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20(3):4-10.
  [3] 刘 佳,芦千文,高 鸣,等.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与建议[J].农村金融研究,2020(4):47-50.
  [4] 芦千文,崔红志.刘 佳.外部冲击与农村居民增收稳定性——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5):1-13.
  [5] 国研智库研究部项目组.新冠疫情下的危与机:背景、影响与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20(3):22-29.
  [6] 施海东.浅谈我国畜牧业发展需关注的几个方面[J].家禽科学,2019(10):6-9.
  [7] 施海东,吴田强,纪 楠.浅谈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家禽科学,2020(3):3-5
  [8] 王 颖.完善灾害预警体系实现农业主动防灾[J].中国农业信息,2020(9):29-31.
  [9] 胡 杏,李永勤.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2(4):359-360.
  [10] 娄火明.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产业经营的挑战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20(6):60-61.
  [11] 张秀青.新冠疫情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中国物价,2020(4):70-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45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