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北地区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的浆果类果树,其产业规模在我国持续扩大,蓝莓行业逐渐走向国际化,发展前景可观。本文针对江苏苏北地区蓝莓种植业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当地的标准化栽植技术措施,以期为促进苏北地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蓝莓;栽培技术;苏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9-0088-03
  蓝莓(Blueberry)属于浆果,别名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蓝莓果实平均单果重为0.5~2.5 g,最重可达5 g,可食率为100%,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蓝莓因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的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蓝莓起源于北美,我国于1983年对蓝莓进行引种栽培,品种类型主要有矮丛蓝莓、半高丛蓝莓、高丛蓝莓及兔眼蓝莓[1]。蓝莓作为一种新兴且具有高保健功能的果树,近年来在我国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达到18.4万t,其中贵州省蓝莓产量达到7.2万t,居各产区之首。截至2017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达到55 904 hm2;预计到2020年,中国蓝莓栽培面积将达到7万hm2。江苏省(主要是苏北地区)在蓝莓产业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种植规模在缓慢扩大,环境条件及技术障碍是影响蓝莓发展的两大因素。基于此,本文从园址选择、栽培品种选择、定植前准备、定植、种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对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苏北地区蓝莓种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园址选择
  蓝莓园地选择要求交通便利,灌溉方便,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矿区、公路和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蓝莓喜光,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3%、pH值为4.0~5.5的酸性土壤中[2]。若为山地,要尽量选择向阳坡面的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30°[3]。
  2    栽培品种选择
  苏北地区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结合蓝莓各品种种植区域划分标准可知,适合苏北地区种植的蓝莓种类有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4]。适宜栽培的兔眼品种主要有园蓝、芭尔德温等,南高丛品种主要有莱格西、绿宝石、奥尼尔等,可按需要搭配种植。多数蓝莓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甚至不结实,因而蓝莓在品种搭配上有较高要求。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异花人工授粉可提高芭尔德温蓝莓的坐果率。因此,蓝莓园应至少搭配种植2个以上蓝莓品种,以提高蓝莓结实率,增加产量[5]。另外,为方便授粉,需选择花期相近、株形相似的配置品种。现将几个苏北地区较常见的蓝莓品种介绍如下。
  2.1    芭尔德温(Baldwin)
  属兔眼品种,是1983年由美国佐治亚州发表的品种,由Ga.6-40和Tifblue杂交育成,为晚熟种。树势强,开张型。果粒中等,果皮暗蓝色,果粉少,甜度高,风味佳。丰产能力强,冷温需求量为18~25 d,抗病性强,收获期长。适宜于庭园、观光园栽培。
  2.2    园蓝(Gardenblue)
  属兔眼品种,是1958年由美国佐治亚州发表的品种,为中晚熟种。树势强,直立型。果实中粒,果粉少,果皮硬,甜味多,有香味。果蒂痕小且干,裂果少,贮藏性能好。冷温需求量为21~25 d,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宜于公园、墙围等场所栽培。
  2.3    莱格西(Legacy)
  属南高丛品种,是1993年由美国新泽西州发表的品种,為中晚熟种。树直立型,果粒中等,甜度BX 14.0%,酸度pH值为3.44,有香味。需冷量为16 d左右,丰产性强,果实贮藏性好,便于运输。
  2.4    奥尼尔(O′ Neal)
  属南高丛品种,是1987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表的品种,为早熟种。树势强,开张型。果实大粒,果肉质硬,甜度BX 13.5%,酸度pH值为4.53。香味浓,是南高丛蓝莓品种中香味最大的品种。果蒂痕小、速干。低温要求时间为16~21 d,耐热,丰产。
  2.5    绿宝石(Ememral)
  属南高丛品种,是1999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选育,为早熟品种。树体健壮,半开张,树冠直径1.1 m。果实极大,蓝色,果蒂痕小且干,质地硬,果实口味甜,略有酸味。低温需求量为10 d左右,果实成熟较集中,产量高,抗寒、抗病、抗虫能力强。
  3    定植前准备
  3.1    土壤改良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蓝莓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蓝莓栽培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3%、pH值为4.0~5.5的土壤。对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等5个代表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取样分析发现,这些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97%~1.20%,pH值为8.04~8.63,明显呈碱性[6]。因此,在种植蓝莓前,应对地区土壤进行适当改良。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树皮等掺入土壤,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调节土壤pH值宜在种植前6个月进行,最迟不晚于种植前1个月,可通过撒施硫磺粉降低pH值,通常1 L土添加1 g硫磺粉便能使土壤pH值降低1个单位,具体施硫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及pH值大小来确定[7]。   3.2    起垄
  平地栽植以南北行向为宜,使树体受光均匀,透风良好。坡度在15°以下的地块,起垄时可采用垄宽、沟宽均为1.0~1.3 m的等宽垄;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时可采用垄宽为1.5~2.0 m、沟宽为0.8~1.0 m的宽垄。垄面上铺一层厚度10~15 cm发酵好的锯末,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抑制杂草生长。坡度大于15°的山地园区,可根据等高线进行栽植或做成梯田(宽度2~3 m),防止水分流失。起垄高度通常不超过30 cm,鉴于苏北地区降水量充沛,起垄高度可设为40~50 cm。另外,蓝莓忌水涝,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应做好排水措施[8-9]。
  4    定植
  春、秋季均可进行蓝莓栽植,秋季移栽成活率高,春季栽植则宜早不宜晚,具体时间一般为10月至次年2月初。选择二年生蓝莓苗木带土移栽,可极大地提高成活率。将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1∶1或2∶1的配置比例进行穿插栽培,兔眼蓝莓株行距常设为2 m×2 m或1.5 m×3.0 m,南高丛蓝莓株行距配置为1.2 m×2.0 m,建议兔眼蓝莓栽植3 000株/hm2、南高丛蓝苗栽植4 500株/hm2,可根据栽培品种特性与园地坡度进行适当调整。定植时注意不要栽得太深,定植穴深度一般为0.5 m,直径为0.5~1.0 m,考虑到兔眼蓝莓植株较大,在栽植时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定植后要浇透水并压实土壤,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用松针、木屑、树皮、作物秸秆、水草等覆盖物铺于土层表面,可降低土壤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肥力。
  5    种植后管理
  5.1    水分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对水敏感,因而在其生长发育阶段需注重水分供应,最佳的田间持水量为50%~60%。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来确定浇水量,土壤太干要及时供水,过湿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發生干旱或涝害影响植株生长。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封冻期是蓝莓对水分需求最旺盛的4个时期,提供充足的水分是植株生长良好的保证。新梢旺长和果实膨大期是蓝莓的需水临界期,这一时期的水分供应对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0]。因此,根据蓝莓各发育阶段需水特点进行灌溉可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
  5.2    施肥管理
  蓝莓属于寡肥植物,一旦施入过多肥料,将会危害根部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要根据植株的营养状况和土壤肥力慎重确定施肥量。蓝莓以施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主,如猪粪、牛粪;也可以撒播绿肥,如苜蓿等。施用复合肥时,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1∶1为宜;氮肥以施用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另外,蓝莓对氯敏感,易中毒,因而不能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蓝莓园每年施肥2次,分别在开花前后和果实采收结束后进行。第1次施肥以速效肥为主,用腐熟菜饼750~1 125 kg/hm2加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300 kg/hm2开沟深施。第2次以有机肥为主,施腐熟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加高浓度硫酸钾复合肥450 kg/hm2[2]。关于叶面肥,陶如利[11]研究发现,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于花后叶面喷施1次、间隔10 d再叶面喷施1次、采果后叶面喷施1次,能明显提高蓝莓产量,改善蓝莓品质。不同蓝莓品种由于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对施肥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在对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施肥时,宜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 cm较适合。
  5.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可调节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除去密生枝、病虫枝、伤枝、弱枝等,形成通风透光良好的树形,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蓝莓修剪可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季修剪在休眠期进行,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缩、平茬等。兔眼蓝莓类疏、截结合,以利于通风透光,解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确保年年丰产;南高丛蓝莓类以疏为主,改善通透性,减少枝条量,集中养分,培育结果枝组。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方法有抹芽、抹梢、短截、疏枝等。兔眼蓝莓类生长过旺、抽枝过长过高的枝要进行短截,控制高度,促发分枝,确保丰产;南高丛蓝莓类应注重萌芽时及时除萌,以减少枝条量,集中养分,培育结果枝组[9]。
  5.4    疏花疏果
  在花期,花量过多时应适当进行疏剪,强旺、有叶枝可适当留花,弱小、无叶枝少留或不留,维持树体一定的养分,确保翌年开花结果。兔眼类以短截花枝为主;南高丛类以疏除弱小花枝为主[9]。坐果后,需疏除小果、弱果、病果等,提高果实品质。
  6    病虫害防治
  蓝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僵果病和根腐病等,大多为真菌类病害,常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发生。这些病害可在叶片、枝条、果实上产生一些可见症状,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蓝莓病害防治的方法:一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减少病源;二是加强管理,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科学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树冠内部温度及湿度,减轻病害的流行程度;四是在萌芽前喷1次石硫合剂;五是采用有机生产允许使用的杀菌剂进行防治,采果前10 d停止用药。关于蓝莓虫害,目前发现的并不多,但是各地普遍反映金龟子类害虫的危害比较严重,其幼虫(蛴螬)取食根茎部常常造成整株死亡;成虫取食蓝莓的叶片、花、果实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虫害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治:一是利用黑光灯、杀虫灯、糖醋液诱杀成虫;二是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药剂杀灭成虫;三是在蓝莓园周边的零散空地上种植蓖麻,利用植物特性毒杀金龟子成虫;四是利用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菊素、白僵菌等制剂灌根,杀灭蓝莓根际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蛴螬)[8]。   7    采收
  蓝莓成熟期不一致,需要分批采收,一般4~6 d采收1次。果实成熟的标准是果皮全部变成深蓝色或紫黑色,且果蒂痕周边全部变成深蓝色,此时便可采收[9]。蓝莓果实要适时采收,以保证果实风味及品质,并且要考虑果实的贮藏性能,这对果实的上市十分关键。采收时间一般选择天气晴朗的清晨或傍晚,避免雨天或雨后采果。采果时按照“先下后上,从外到内”的顺序,注意尽量不要拉伤果蒂,以防造成果实腐烂,影响外观及品质。若作为商品果,在剔除伤果、病虫果、裂果后,需根据商品要求对果实进行分类,然后用透气性良好的容器包装,放入2~4 ℃冷库中低温保鲜或者及时运输交售收购商。在分装和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挤压、高温现象。
  8    展望
  在我国,蓝莓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目前以鲜食蓝莓生产为主,未来蓝莓产业将向优异的鲜果品质市场发展。江苏拥有占地面积1.47万km2的丘陵山区,土壤多为酸性,疏松透气,夏季高温、湿润多雨,适宜发展耐湿热的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的栽培。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蓝莓种植面积超过2 000 hm2,产量超过5 000 t。但本地区蓝莓行业存在发展参差不齐、品种丰富度低、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一是市级政府要加大对各地区蓝莓產业的支持力度,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二是丰富蓝莓品种,合理安排早、中、晚熟鲜食蓝莓品种种植,延长鲜果采收期;三是培养蓝莓专业技术队伍,加快蓝莓优质高产和深加工研发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四是结合地区优势,加强蓝莓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也可利用蓝莓产业来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园区[12]。
  鉴于苏北地区蓝莓种植技术尚不完善,本文针对蓝莓栽培中的技术环节,探索适合苏北地区的蓝莓栽植技术措施,对促进苏北地区蓝莓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    参考文献
  [1] 吴林.中国蓝莓35年: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6,38(1):1-11.
  [2] 谢学智.蓝莓绿色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60-62.
  [3] 董玉得.安庆地区蓝莓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9(5):26-28.
  [4] 王海洋,徐仁根,王金根,等.江苏沿海地区蓝莓设施耐盐
  碱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57-58.
  [5] 龙世林,王瑶,聂飞,等.不同授粉方式对兔眼蓝莓坐果率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3):117-119.
  [6] 齐芳燕,于法展,李保杰.苏北地区各城市绿地土壤的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2):90-93.
  [7] 冯晓艺.蓝莓无公害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12):8-10.
  [8] 吴玉峰.蓝莓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4):45-46.
  [9] 许梅花,陶春林,马瑞红,等.蓝莓标准化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9(12):45-47.
  [10] 孔婷.蓝莓种植丰产栽培技术[J].新农业,2018(5):34-35.
  [11] 陶如利.叶面施肥对蓝莓产量的影响[J].乡村科技,2019(31):79-81.
  [12] 周天昊,展进涛.江苏蓝莓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8(5):63-64.
  基金项目   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LYG-SZ201908)。
  作者简介   王子诚(1997—),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方向:果树栽培生理。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64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