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药氯磺隆与甲磺隆的残留危害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春晖

  摘要 经过10多年观察及亲临案例,基本认识了氯磺隆、甲磺隆的残留危害风险以及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野茭白、树木的杀伤力,并对氯磺隆、甲磺隆的合理使用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农药;氯磺隆;甲磺隆;残留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8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26-01
  氯磺隆、甲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里残留时间较为持久,列重金属农药、有机氯农药之后。在土壤中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除草活性,另一方面高的残留活性可能危害对该除草剂敏感的后茬作物。笔者通过10多年观察及亲临案例,基本认识了氯磺隆、甲磺隆的残留与杀伤力。
  1 氯磺隆与甲磺隆的残留危害
  1.1 残留伤害明显
  1.1.1 在蚕豆、油菜播前使用。2007年秋播,悦来镇木行村4组一农户种植蚕豆866.67 m2、油菜1 133.34 m2,在播前10 d,用20%麦草灵75 g/hm2(有效成分:20%氯磺隆45 g/hm2+20%甲磺隆30 g/hm2,下同),防除田间小根蒜。蚕豆、油菜(移栽油菜)出现根系受损变褐色、根系肿大,植株生长停滞,其中在生长前期30%植株死亡,蚕豆与油菜基本失收。
  1.1.2 秋播使用对苗床棉花影响。2006年秋播,海门市开发区柿树村8组一农户800 m2小麦使用了20%麦草灵75 g/hm2(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同时把预留的800 m2棉花苗床基地也喷了1遍。2007年4月下旬,苗床棉苗虽然能出苗,但是子叶变厚不展平,棉苗矮小、颜色浓绿,真叶出叶速度慢,生长迟缓。
  1.1.3 播后苗前使用对苗床棉花的影响。2008年4月6日,海门市正余镇双烈村7组一农户,拿错了除草剂误用麦草灵,即12 kg水加20%麦草灵2.5 g(使用半包,麦草灵5 g装,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喷洒48 m长苗床(苗床宽1.6 m)。4月26日海门市植保站现场观察,棉花出土后,主根膨大,侧根不生长,棉苗矮而不长,60%棉苗逐渐枯死。
  1.1.4 对水稻生长影响。海门市四甲镇二桥村13组一农户于2007—2008年连续2年对1 400 m2小麦田使用20%麦草灵75 g/hm2(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小麦后茬水稻。第1年水稻基本正常,第2年水稻苗期出现叶片狭长,叶色加深,植株矮小,根系严重受抑[1-2]。水稻分蘖减少40%。
  1.1.5 对小葱的影响。2009年秋播,三星镇益民村5组种田大户一农户种植小麦1.73 hm2,使用了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2010年1.73 hm2小麦后茬,一块0.8 hm2种植大豆,另一块0.93 hm2种植水稻。当年大豆、水稻后茬没有种植作物。2011年3月1日种植小葱。小葱出苗后,豆茬田陆续死苗,死苗率达90%以上,稻茬田小葱生长基本正常。究其原因,水稻田不断灌水换水,氯磺隆、甲磺隆在土壤中得到淋洗,氯磺隆、甲磺隆残留量大幅减少。
  1.2 杀伤力大
  1.2.1 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2004年海门市发生加拿大一枝黄花,尽管年年使用除草剂,但发生面积几乎没有减少,除了其种子远距离传播外,其根系十分发达,像竹根一样,盘根纵横,是公认的难除杂草。海门市对非耕地,示范使用41%草甘膦1 125 mL/hm2+20%麦草灵75 g/hm2(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4月进行茎叶喷雾。经观察,非耕地上至少2年不见加拿大一枝黄花。
  1.2.2 防治野茭白。沟河整治,基层干群对清除野茭白感到头疼。在实践中,使用上述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配方,10 d后植株茎叶枯死,20 d后连根枯死。
  1.2.3 对树木的影响。2010年笔者在6月下旬梅雨季节,对一块拆迁废弃的1株直径25 cm杨树进行埋药试验。6月21日下午在离杨树根10 cm处,挖洞深20 cm,放入20%麦草灵10 g(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接着盖土。10 d(10 d累计下雨71 mm)后树叶开始陆续发黄、凋落。虽然往后新叶长出,但叶色明显淡化。2011年杨树的生长势明显受抑。
  1.3 敏感性强
  1.3.1 在沟河中喷洒。近年来,海门市部分乡镇沟河保洁员用12 kg水加20%水花生一次净15 mL(有效成分:使它隆占75%、氯磺隆占25%)防除沟河中水花生。在实践中经多次鉴定,得出初步结论:在20 d内使用该沟河中水,叶菜类蔬菜心叶发黄,茄果类、草莓生长迟缓。尽管沟河中大量水稀释了氯磺隆,浓度极低,但蔬菜与草莓对氯磺隆十分敏感。
  1.3.2 飘移药害。2009年12月上旬,三厂镇孝汉村外来承包户汪某使用机动弥雾机对逾3.33 hm2小麦田,用20%麦草灵75 g/hm2(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对水喷雾,飘移至周边油菜、蚕豆产生药害。2010年4月13日鉴定,重则油菜主茎死亡,基本绝收;较重油菜花朵畸形、花粉败育,油菜结实率下降;重则蚕豆植株严重矮化,不能正常发棵,产量损失较大[3-4]。田间药害程度呈梯度型,越靠近小麦田越严重。
  2 对策
  2.1 建议农业部发布公告
  全面禁止氯磺隆、甲磺隆在耕地、沟河使用。目前,在农药安全使用方面,农业部对高毒农药已作出禁、限用的管理措施,而对残留时间长的除草剂尚无明确规定,仅仅省级农业植保部门在秋播技术意见中提出建议,缺乏约束力。在农业部出台有关规定前,要在氯磺隆、甲磺隆包装袋标签上,
  醒目提示:禁止使用在耕地及沟河。
  2.2 推广使用替代除草剂
  对小麦田除草,根据海门市多年实践,建议推广异丙隆加苯磺隆复配除草,以替代氯磺隆、甲磺隆复配剂。即在麦苗二叶一心期、杂草一叶一心期,用25%异丙隆3.75 kg/hm2+10%苯磺隆150 g/hm2,可有效地防除麦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且对后茬安全。
  3 参考文献
  [1] 杨厚学.《农药残留危害风险评估》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38-140.
  [2] 方圆,水清.氯甲磺隆残留对直播稻有危害[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0(16):39.
  [3] 傅桂平,陈景芬,刘绍仁.甲磺隆、氯磺隆等除草剂的登记应用现状及防止药害的几项管理措施[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9):49-52.
  [4] 陈晓燕.甲磺隆、氯磺隆除草剂又在四川省造成农作物严重药害[J].农药快讯,2001(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702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