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模糊综合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阳萍 田应华

  [摘 要] 对大学文化软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本文站在高校宏观管理的角度,通过建立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定量地研究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情况,对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起直接指导作用,有效地补充了我国在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 大学文化软实力 综合评价
  
  一、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建立大学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主要有:(1)指标规范性原则。即指标的内容不能太繁、太小、太细,也不要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指标科学合理性原则。大学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仅要把影响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高校管理、传统文化、特色学科、品牌专业建设现状作为设计指标的依据,同时对指标的设计要求名称、内容、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等方面也必须予以科学明确,没有歧义,以建立科学的软实力综合体系。(3)评价体系可操作原则。设计的指标不但要客观反映大学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状况,同时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指标在测评时数据采集的方便程度、成本、方法直观和计算简便等因素,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完成评估任务。(4)标准可实现原则。评价活动是一种目标驱动活动,因此评价所选的指标围绕着评价的目的展开,只有所先指标切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才能对目标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评价指标的建立
  从众多影响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因素来看,大学文化软实力由决定性软实力、关键性软实力、基础性软实力和核心性软实力四者组成。其核心是文化软实力形成机制,文化软实力形成机制包含着管理层面、教学科研层面、教育环境层面和学习主体层次四个方面的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本文根据大学文化软实力形成的机制、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把决定性软实力、关键性软实力、基础性软实力和核心性软实力等4大因素17项因子作为评价大学文化软实力模型(A)的主要指标,构建了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综合评价模型,为高等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
  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模型(A)
  1.决定性软实力(B1)。决定性软实力主要涵括:高校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战略,准确的办学定位、完备合理的教育制度等要素。这些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对高校的立校和强校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从决定性作用力上来体现和释放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具体指标有:(1)办学指导思想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软实力(C1);(2)办学理念软实力(C2);(3)发展战略软实力(C3);(4)办学定位软实力(C4);(5)教育品牌意识与教育教学制度软实力(C5)。
  2.关键性软实力(B2)。关键性的软实力主要涵括:校领导班子的团队精神,领导作风,全校统一的办学治校共识,学校各级组织对教育方针、规章制度、教学计划的执行力及工作效率等要素,这些要素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从关键性作用力上来体现和释放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具体指标有:(1)领导班子团队精神与领导作风软实力(C6);(2)学校各级组织对政策执行力及工作效率软实力软实力(C7);(3)办学治校共识与规章制度软实力(C8)。
  3.基础性软实力(B3)。基础性软实力也是影响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主要涵括:独具特色的高校办学模式,良好的育人环境,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普及和运用的程度,具有鲜明的大学教育元素的校园文化氛围,规范高效的教学行政管理及其执行力,规范有序的工作习惯等要素,这些要素是学校立校和发展的基础,从基础性作用力上来体现和释放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力、认同力。具体指标有:(1)特色办学模式软实力(C9);(2)良好的育人环境软实力(C10);(3)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普及软实力(C11);(4)校园文化氛围软实力(C12);(6)规范高效的教学行政管理及其执行力软实力(C13)。
  4.核心性软实力(B4)。核心性软实力来主要涵括:学校制定的教育培养规划、教学计划、学科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构架、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名师大师的培养和用人机制、校风(领导作风、师风、学风)、科研氛围及水平、产学研的机制、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品牌意识等要素,这些要素是构成一所高校最具社会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和认同力的核心成分。在对某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的“师范院校软实力相关问题研究”问卷调查中,关于上述方面对构成高校的软实力,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两项平均之和均分别占问卷调查总人数的96%。具体指标有:(1)教育教学培养计划与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软实力(C14);(2)科研氛围水平与产学研的机制软实力(C15);(3)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构架软实力(C16);(4)用人机制与校风软实力软实力(C17)。
  以上共选取4个方面的17个指标构成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再根据上面建立的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利用该体系对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模型构建进行量化分析提供数据及实践依据。
  三、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公众对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各要素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因人们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等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公众普遍的评价,要求对公众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就具有代表性。设计指标评分问卷表,向高校所在地的公众抽样问卷调查,公众根据自己的看法,参照下表对各指标给予一个分值,我们再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
   (1)
  Di为x个有效问卷对象对第i个指标评分的平均值;Dij为第J个公众对第i个指标的评分值。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根据主次因素、因子的作用性质及表现形式,根据专家评分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四、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权重确定的方法与依据。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这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专家们经验判断的方法,故又称为专家问卷法。AHP法将要识别的大学文化软实力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体目标或综合指标重要性的排列结果。专家对高校有全面认识,确定权重值的客观性强,评定的可信性较高。
  假定评价目标为A,评价指标集F={f1,f2 ...fn},构成判断矩阵P(A-F)为:
  fij是表示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数值i=1,2…,n;j=1,2,…,n),fij的取值,见表2。
  本文以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作为总体目标(A),相对于总体目标而言,为确保最终综合评价值的准确性,引入大学文化软实力四大要素(F1表示决定性软实力;F2表示关键性软实力;F3表示基础性软实力;F4表示核心性软实力)为新的量化指标。四大要素(F)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通过专家评判矩阵如下:
  通过计算,上述矩阵的特征向量W(即因子排序权重值)=[0.3197,0.2667,0.2128,0.2008]T,即评价因素F1,F2,F3,F4的权重值分别为0.3197,0.2667,0.2128,0.2008。
  上述矩阵最大特征根max=4.003,C.I.=max-n/n-1=0.001,查表得R.I. =0.009。C.R=C.I./R.I.=0.001/0.009=0.001<0.10,说明上述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按照同样的方法,得到各单项因子的权重值(见表4)。
  2.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数的维护。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数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在运行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维护,评价体系的主体一一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进行检验并不断修正。修正的原因主要有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学师生需求也在改变,大学师生对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也在变化,由大学师生评价的指标项目及权重必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很难准确反映高校师生满意信息,更不用说指导行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发展。评价体系在设计时虽然尽可能地遵循了科学客观原则,但毕竟含有一些主观因素,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应该根据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对于由师生需求变化导致的体系调整可以通过定期的需求调查来解决,定期进行师生问卷调查,根据师生需求的变化情况或变化趋势,对师生满意度指数进行局部或整体的修改。对于由体系设计主观因素产生的问题,可以依据调查的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予以判别和解决。
  3.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方法。大学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情况,要想反映其总体面貌,还需进行总体评价,本项研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即常用的总体评分法,其函数表达式为:
  (2)
  式中Y为总得分 (即完善度评价值),Ij 为某单项指标的评分值;Rj为因子指标层下的权重值;Hi为子指标层下的权重值;Vk为次指标层下的权重值。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大学文化软实力的评价分析。值接近 100为好,值越小,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水平越低。
  参考文献:
  [1]郑晓云,严帆,王云,赵云梅.高职院校软实力的科学内涵及评价体系.中国乡镇企业157-161.
  [2]洪晓楠,林丹.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文化学刊,2010.1:48-53.
  [3]刘莲香,王正军.关于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新西部,2009.14:104-107.
  作者简介:
  阳萍:(1968―),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工学院计财处副处长、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财务管理研究。
  田应华:(1963―),男,重庆市人,长江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和社会文化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3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