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梨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 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危害状
  
  梨瘿蚊:双翅目瘿蚊科,别名梨芽蛆。主要寄主是梨树。我国主要梨区均有发生。
  
  1.1 形态特征
  (1)成虫:雄虫体长1.2~1.4毫米,翅展约3.5毫米,体暗红色。头小,复眼甚大,黑色,无单眼。下颚须4节,触角念珠状,15节。长约1.1毫米,各鞭节形如球杆,球部散生放射状刚毛。前翅具蓝紫色闪光,翅面生微毛。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淡黄色。足细长,淡黄色,跗节5节,第2节几乎与胫节等长,足端具黑色爪2个。雌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3~4.3毫米。触角丝状,长约0.7毫米。各鞭节为圆筒形,两端各轮生1圈较短刚毛。足较雄虫短,腹末有长约1.2毫米的管状伪产卵器,
  (2)幼虫:长纺锤形,13节。1~2龄幼虫无色透明,3龄幼虫半透明,4龄幼虫乳白色,以后渐老化,颜色由乳白到白色、橙黄色,渐变为橘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8~2.4毫米。前胸腹面具“丫”字形黄色剑骨片。
  (3)卵:长椭圆形,长约0.28毫米,宽0.07毫米。初产时淡橘黄色,孵化前变为橘红色。
  (4)蛹:裸蛹,橘红色,长1.6~1.8毫米。蛹外有白色、长1.95~2.24毫米的胶质茧。
  
  1.2 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梨瘿蚊在江苏省睢宁县大约1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深约6厘米的土壤或树干的翘皮裂缝中越冬,以2厘米左右深的表土层中居多。越冬代成虫于3月中旬开始出现。早期出现的成虫,因梨芽尚未绽开,无处产卵而死亡。成虫发生盛期在4月初。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约2小时后开始产卵,上午11时左右为产卵高峰。卵多产在未展开的芽叶缝隙中,少数产在芽叶表面。卵成块状排列,每块卵数粒至数十粒不等。雌虫最大产卵量为247粒,平均160.5粒。卵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第1代卵期4天,第2代3天,第3代2天。幼虫孵出后即钻入芽内危害。各代幼虫期13天左右。幼虫老熟后,必须遇降雨高湿天气才能顺利脱出叶片。老熟幼虫脱叶后,弹落地面或随雨水沿枝干下行,潜入裂缝或在树冠下0~6厘米土下及树皮裂缝中结茧化蛹。老熟幼虫到化蛹场所后第3天结茧化蛹。化蛹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5%~30%:当含水量为5%以下时幼虫不能化蛹:含水量超过35%时,化蛹缓慢,羽化率低,羽化出的成虫生活力也弱。
  第1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初,第2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底6月初,第3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下旬。从第2代开始,世代发生不整齐。在当地,以越冬代成虫危害较重,其次是第1代幼虫危害较为明显。降雨和土壤湿度是影响梨瘿蚊发生的主要因素,雨量可以影响梨瘿蚊的发生数量与发生代数,土壤湿度主要影响幼虫化蛹。梨不同品种对梨瘿蚊抗性有差异,西洋梨几乎不受害。
  
  1.3 危害状
  主要以幼虫危害梨芽和嫩叶。在梨叶正面叶缘吸食汁液,嫩叶叶尖或叶缘先受害,芽、叶被害后出现黄色斑点,嫩叶受害后不久,叶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被害叶沿叶面主脉纵卷成双筒形,剥开被害卷叶,可以看到活泼跳动的幼虫,随幼虫生长,卷圈数增加。幼虫在内继续危害,被害叶逐渐退绿,叶肉组织增厚、变硬、发脆,直至变黑枯萎,脱落,严重时还可引起秃梢。受害梨树的春梢、夏梢其叶片脱落多,秋梢抽发纤细,花芽分化不良,影响翌年生长结果。
  
  2 防治方法
  
  2.1 选用抗虫品种
  在梨瘿蚊发生危害严重的地区,可选用比较抗虫的品种。
  
  2.2 人工防治
  (1)冬季清园。冬季深翻梨园6厘米以上。抑制成虫出土。
  (2)结合冬季修剪,刮除枝干粗糙翘皮、清除病虫枝叶并集中销毁,全园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幼虫。
  (3)于3~6月春梢大量抽生期,一经发现受害卷叶即实施人工摘除被害叶片,集中烧毁,可减少虫口数量。
  
  2.3 药剂防治
  (1)芽萌动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
  (2)第1代成虫出蛰前(约3月中下旬),在树冠下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600倍液,每667平方米地块喷洒药液150升,可消灭幼虫和成虫。
  (3)第2代成虫出蛰前(约5月中旬),全园地面再喷布一遍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600倍液,
  (4)大量发生时,在第1、2代成虫产卵盛期进行树冠喷药,并可兼治其它叶部害虫。药剂可选用15%杀灭菊酯2500倍液、10%呲虫啉2000倍液、0.6%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00倍液的杀螟松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995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