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桦甸市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桦甸市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茎腐病发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对玉米茎腐病在桦甸市的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种植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拔除病株、集中销毁秸秆、秋翻地等农业防治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094-01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龙岗山脉北侧,第二松花江上游,年平均10 ℃以上积温2 731 ℃,无霜期125~127 d,是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重要玉米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2.5 万hm2。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玉米连作面积逐年增加,玉米茎腐病发生和危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影响桦甸市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2016年桦甸市发生玉米茎腐病125 hm2,2017年发生玉米茎腐病300 hm2,2018年发生玉米茎腐病1 000 hm2。一般发病地块减产 10%~30%,严重发病地块减产40%以上。因此,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科对玉米茎腐病在桦甸市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1    发病症状
  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主要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是一类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玉米茎腐病主要由几种镰刀菌或腐霉菌引起。玉米播种后至抽雄吐丝期,病原菌从根系侵入引起植株发病。桦甸市玉米生育季节均可发生茎腐病,但发病高峰期为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1]。发病初期,植株萎蔫,全株叶片褪绿,无光泽,自下而上失水变成青灰色,呈现青枯症状。有的病株在雨后猛晴时出现急性症状,即全株骤然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病过程。病株从发病到全株显症,一般需7 d左右,短的仅1~3 d,长的可持续15 d以上。发病后病株根部和茎基部变成空心,遇风易倒折,其上生有霉层,须根减少,易拔起。剖开根、茎部,可见髓部空松,且组织变褐分解。感病植株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籽粒无光泽、灰暗干瘪、排列松散[2]。
  2    发生规律
  (1)玉米灌浆至成熟期降雨量大、高温、高湿发病较重,雨水少、空气湿度小的年份发病较轻。如2018年在玉米灌浆中期至蜡熟期,连续阴雨,光照不足,茎腐病发生较重。
  (2)品种抗性差,发病较重;品种抗性好,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鸿翔种业的优迪919抗病性较强,不感病;先玉335及科泰881等品种抗性较差,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发病较重。
  (3)氮肥施用过多,前期长势旺盛的田块发病较重;施肥总量过少,在植株生育后期養分不足,植株早衰,造成植株抵抗力下降,发病较重;氮、磷、钾配比合理的地块,植株长势健壮,发病率低。
  (4)过度密植情况下,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会加重病情;稀植情况下,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发病较轻。
  (5)玉米生育期内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垄作栽培排水良好发病较轻[3]。
  (6)暗棕壤和白浆土地块发病较重,灰棕壤和冲积土地块发病较轻。
  (7)平地发病较轻,岗地和洼地发病较轻。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适区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止玉米茎腐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桦甸市主推的玉米抗病品种是优迪919、金园15。
  3.1.2    合理轮作。玉米茎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由土壤带菌传播。连作玉米地病原菌累积,发病重,因而必须与其他作物轮作。桦甸市采用玉米—大豆—玉米轮作模式预防玉米茎腐病。
  3.1.3    配方施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使氮、磷、钾配比合理,提高植株抗逆性。
  3.1.4    合理密植。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会加重病情,因而要合理密植,改善农田小气候,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桦甸市主推的玉米品种最佳种植株距为30~33 cm。
  3.1.5    加强田间管理。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采用垄作栽培技术、雨后及时排除积水、对弱苗加强管理、及时中耕松土等措施培育壮苗,能有效防止和减少茎腐病的发生几率。
  3.1.6    拔除病株。田间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携出田外沤肥或集中深埋、烧毁。
  3.1.7    集中销毁秸秆。通过焚烧或高温沤肥等方式销毁秸秆,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控制侵染源。
  3.1.8    秋翻地。玉米收获后耕翻土壤,彻底翻埋病株残体和表层病原菌,耕翻深度25~30 cm。
  3.2    化学防治
  3.2.1    药剂拌种。农药拌种可消灭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病原物,保护种苗不受土壤中病原菌的危害,减轻病害的发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150 g兑水适量拌种50 kg。
  3.2.2    药剂喷雾。玉米茎腐病在喇叭口期进行防治,药剂选用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60%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4];或在发病初期选用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喷雾2~3次。
  3.3    及时防治虫害
  重点防治玉米田金针虫和玉米螟,减少虫害损伤,预防或降低病原侵染率。
  4    参考文献
  [1] 戴明丽.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2(4):30-31.
  [2] 谭桂凤.浅谈当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6(11):15-16.
  [3] 张春岩.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0):35.
  [4] 姜媛媛,杜鹃,迟艳平,等.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有效防治[J].东北农业科学,2018,43(1):24-27.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玉米覆盖密植与保土抗逆丰产增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205)。
  作者简介   苏仕卫(1971-),男,吉林桦甸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