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花胡枝子的苗木繁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多花胡枝子开花期在8―9月初,花期近40 d,花冠紫红色。植株耐干旱、寒冷、适宜性强,在园林绿化上有较高观赏应用价值。以播种法繁殖为主,宜用床上条播,覆盖厚土度0.5 cm,播种量2 kg/667 m2。第二年按0.6―0.8 m行株距移植,经过修建造形,田间场规管理,3―4 a时间即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关键词] 多花胡枝子播种育苗 修剪造形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Bunge),灌木,高达 70 cm。枝具条棱,三出复叶,叶互生,小叶倒卵形。总状花序腋生,比叶长1.5―3.0倍,花冠蝶形紫红色,荚果扁平。东北、西北地区有野生分布,近年辽宁的沈阳、抚顺、本溪市区有少量栽植,表现出干旱、抗风沙、耐寒冷、适应性强等特点。尤其繁茂的紫红色花冠,开在8月初至9月上旬,花期长达30―40 d,显得格外美丽,此时开花在木本植物中是较稀少的。用于片植或丛植于草坪、花坛中观赏效果甚好。
  1、播种繁苗
  1、1果实采集
  9月中下旬从山上采集以充分形态成熟的荚果,去除夹杂物和瘪种,将种子装入沙袋,吊放于墙壁等干燥场所。
  1、2种子催芽
  3月上、中旬,将种子用10℃―15℃水浸泡24d,水中混溶少量多菌灵,将以充分吸水的种子于3倍含水量为30%的河沙充分混合,装入编织袋内,存于0―5℃的冷窖内,期间常翻动种子并调整含水量。4月上、中旬见有20%种子发芽即可准备播种。如未见发芽,应将种沙放在25℃室内等待发芽。
  也可在播种前5 d,将干种子用40―50℃水烫种,迅速搅拌至凉,拌湿沙3倍,存于20―25℃场所,等待发芽。
  1、3整地做床
  选沙壤质、轻壤质土做高床。先向地表撒半腐熟腐熟农家厩肥,每施入量3―4 t,翻地20 cm深。做床高、宽、长为0.2 m*1.3 m*25 m。搂平床、面、板实床缘。平地和缓坡地均可,做床时期为土壤化冻后的3月底4月初,床向南北为主,亦可根据地形、地面实际情况灵活确定。
  1、4播种
  4月中旬播种。顺床向每隔20―25 cm开一深为1.0 cm的浅沟,向沟内撒入种沙,覆盖厚度0.5 cm,播种量2 kg/667 m2。
  1、5播后管理
  向床面铺盖0.5 cm厚适光度为50%的草帘或覆盖1 cm厚松针。覆盖后立即向覆物上喷水,每2―3 d一次,约5―7 d出苗。当苗穿过草帘逢2 cm高或高于松针2 cm左右时,在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撤去草帘,如覆盖的是松针则不必撤除。出苗后至8月底及时拔或禅掉床上杂草。生长季遇过分干旱应安排浇水,遇有害虫可喷洒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灭杀。7月下旬至8月初如见叶片淡黄,应向幼苗上喷施3―5%的尿素液或在两行苗之间开2 cm深沟,施入磷酸氢二铵肥料,施入量为10―15 kg/667 m2。施肥后如无降雨,应浇水以防烧苗。为防冬、春少雪雨,造成苗木枯捎,应在入冬前应向床上浇足水,最好培土5 cm厚。
  一般当年可每长苗木6―8万株,株高可达到10―20 cm地径1―2 mm。
  2、分根繁殖
  对3―5 a片大墩植株,绕根颈挖土20―30 cm深,对基部根系较多的茎条在下部用剪子剪下,再集中栽植于圃地,次年出圃或再移栽。本法费工多,繁苗量小,各系也欠发达,一般不用。
  3、普度移栽育大苗
  3、1移栽
  第二年4月上、中旬,将上年播种苗移植于垄高为20 cm,垅距为60―80 cm的垅上。按60―80 cm距离挖穴,穴深、宽20 cm,穴底施入2 kg农家肥料。将3―5株小苗按2―3 cm间距植于同一穴内,埋土踩实。对苗干留2―3 cm平茬,以促发分枝。植苗前最好用15―20℃水浸苗根24 h,植苗后大水浸灌,如坡地应修穴盘以便浇水。3、2修剪造形
  胡枝子分枝量大,枝条细密,耐修剪,易造形。移植后第二年2―3月份,对地上茎条按半圆形或球形或其它几何体形状造形修剪,剪去顶端细梢枝,留下部充分木质化和芽眼饱满枝。第三 a修剪是形方法基本同上。一般经过3―4 a的生长,当冠幅和株高达到0.5 m左右即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
  3、3其它管理
   移植后至出圃期间,也应搞好其它方面管理。应及时松土除草,确保苗木生长不受杂草影响。发现有危害茎、叶的害虫及时用杀虫剂灭杀。第2、3a 5―6月距根、茎0.2 m出创环形 ,向内施入50―80 kg氮磷钾复合肥或二铵肥料。
   参考文献
  [1] 李作文,东北地区观赏数目图谱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2] 苏付保,园林苗圃,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18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