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机专业中的C语言教改方案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林 杜忠友 孙晓燕

   [摘要] 本文研究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课程的教改方案,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分析了C语言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改进方案。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C语言 教改 实践技能 双师型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特点。下面本文从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师资建设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前,普通高校中的C语言教学多以理论讲授为主,以室内课堂教学为主,比较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忽略了对学生至关重要的职业教育培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全面、自主学习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如适合实践技能学习的阶段教学法;适合综合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等,以适应时下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需要。
  2.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高编程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在校内的实习、实训教学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还要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总学时的50%左右。
  用人单位衡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所以应该以此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加大实践实习的比例,形成宽基础、浅理论、重实践的教学内容体系。
  此外,还可开展“订单培养”和企业联合办学。为使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应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让企业参与和管理学生的职业教育。首先,要鼓励企业参与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紧密贴紧企业需要,适应行业发展;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接受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3.搞好教研活动
  开展好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C语言这种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每学期都有几千名学生同时上这门课,会反馈回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有必要由学院或教研室组织所有任课老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来讨论这些反馈信息的解决方案,讨论C语言的授课技巧、课堂气氛与学生互动、课件建设、作业设置、实训安排等,让任课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此来促进课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站在专业前沿,建设教材
  本着“专业理论课为实习实践课服务”的思想,进行教材改革。一方面,恰当地选择实践内容较多的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整合,突出实用性。另外C语言程序设计在日常工作当中应用非常广泛,所有还要以企业需求为主,合理缩减理论课课时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习和实践。另一方面,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专业内容更新很快,任课老师应该跟进一些流行的编程技术,将其整合为综合实例,在实习或实训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些新的内容,不至于与企业需求脱节。
  三、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依据行业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能够进一步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有时为了满足行业发展要求,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保证尚未毕业的学生经过短期的强化培训,能够跟得上行业的发展要求。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和选聘懂理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作为学校的实训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制订实习计划,完成实习任务,又结合企业实际,让学生真正顶岗实习,避免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情况发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实践技能,毕业后又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C语言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这就更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任课老师不能只是在课堂上把相关语法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还要将这些理论知识以实习或实训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掌握起来,让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双师型”教师就是既懂理论又能将理论熟练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教师,目前企业需要既懂理论又掌握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这是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能否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教师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一个瓶颈。为此,要下大力量解决好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一是加大校内培训投入力度。学校可以定期选送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参加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每位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学习,或输送一些骨干教师去攻读更高一级的学位,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是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学校派专业教师去有就业协作关系的企业参与实践,通过这种专业实践,可以了解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反映现场的新技术,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操作水平,进而更新其现有的技能知识,使其知识技能体系得以升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经常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这样不仅给学校带来了工作第一线的新技术,同时也使学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外聘教师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更能进一步促进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可缩短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不仅缓解了目前学校内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同时也对校内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本文从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相信这套教改方案的应用会对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产生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巧红.计算机语言课实践教学的几点体会[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4):55-56.
  [2]杜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135-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