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教”与“不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3-152-01
  
  教师的教,目的是为了“不教”,即启发引导学生会用已学知识,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去分析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细读书,多设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学习材料。只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质疑,多释疑,才能逐步提高学习水平。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一)课前阅读,要求学生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教师先按大纲要求,拟出几个阅读提纲,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这样既能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三)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广联博思。
  二、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投影、录像懂等直观敦具和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等,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深入细致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一)观察要有主次:在观察前教师要讲清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二)观察要有步骤: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三)观察时要思考:经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三、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掘物理概念和规律。
   实验教学中,还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启发学生勤于思考,通过这样的边实验边思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引导学生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忆。
  (一)理解透彻,记得牢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对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比热”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
  (二)语言简炼,记得快
   教师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编成:“一物一线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
  (三)反复强化,记得准
  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即凡涉及到该内容时就不断强化刚形成的条件联系,并及时运用、巩固,以加强记忆。
  六、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教师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
  (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能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和认识规律,创造有利于指导学生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情境,就会使各个环节的指导适合学生的学习,使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才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1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