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阅读: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镜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但有时也不免使人感伤。当我回眸中学九年的语文教学时,惶恐不已。这些年里,我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些什么?有什么可以证明,风行水面,走过的似乎已了无痕迹。
  但有许多良师益友,给了我最真诚的帮助,有不少的好书,伴我一路前行。他们是我的明灯,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是我的一面“镜子”,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一、“反思”的阅读:专业成长的“护身镜”
  
  从我站在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做一位好老师,将自己所学的一切教给学生。鲁迅先生说过,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我愿做这培“花”的“腐草”!
  初登讲台,如何处理教材,困难颇多。虽学过“中学教法”等课,但那是“理论性的知识”,而非“实践性的知识”,缺乏可操作性。很幸运,我遇到了吴文杰老师,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经验极丰富。那时上新课前,常去听吴老师的课,然后“拿来”,再给学生讲授。很感谢他的言传身教!
  吴老师喜欢跟青年教师交流读书心得,也常给我们推荐好的书籍。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在我心中,语文课是有趣的,是充满欢乐和智慧的。走进窗明几净的教室,步上讲台,却发现有些学生无精打采,似乎这课很无趣。怎么才能让沉闷的课堂鲜活起来。或课前三分钟演讲,或中间讨论等方法,但收效皆微。苏霍姆林斯基告戒我:“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而那些没有什么东西好讲,学生也感觉不出他有什么丰富思想宝藏的教师,确实是很可怜的。我们依靠思想,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要使自己装满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他教我“因材施教”,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简明而深刻的思想,让我渐渐悟得了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专业视野,不但要阅读学术作品,也要阅读文学作品。我很喜欢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他写得具体深刻,不空洞,给人精神的启迪。他的文章多说真话,抒真情。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小引》中说:“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鲁迅在《作文秘诀》中说,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这些都帮助我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将作文写具体,不写空洞之文。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教学中,要学会不断反思,人容易被蒙蔽,最常见的蒙蔽是自己蒙蔽自己。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批评了当下教育界的种种弊端,其老辣有似鲁迅先生,让我获益匪浅。“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王老师的话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趴着的影子,我也得以从“铁屋”中惊醒!
  教师若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20次的重复。这些“日常教学反思”的阅读,帮我发现了自己这样或那样的“稚笨”,他们是我专业成长中的“护身镜”。
  
  二、“名家对话”的阅读:专业成长的“反光镜”
  
  2004年9月,我背上行囊,来到了美丽的浙江师范大学进修,在那段日子里,我埋头苦读,与众多教育大师对话。一本《陶行知教育论著选》,我一字一句读了三个月,写了许多笔记。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学理念,“敢探未发现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勇气,犹如一把把火炬,在我心里燃起了责任的意识和革新的勇气。
  我非常幸运,有机会向当今几位语文教坛的名家求教。王尚文先生博学的谈吐,潘涌先生宏大的讲述,李海林先生冷峻的讲解。他们给了我学术的启蒙,让我开始从研究者的角度来反思现在的教学生活,也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学术写作,并非“高案文章”,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修订本),揭示了语文的本真,抓住“语感”,也就握紧了语文教学的缰绳。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必将面临由“知识中心说”向“语感中心说”的转移。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面新的“镜子”,让我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很喜欢王先生在《语感论》(修订本)封底的一首小诗:“富强自是立人先,语教徘徊久不前。愿掬赤心供爝火,喜鞭驽马追高贤。书灯一点映明月,白发千茎出砚田。十驾敢辞长跋涉,会看红紫接蓝天。”愿以此自勉,时时警醒自己!
  李海林先生的课十分精彩,很简洁,特冷峻,充满了感性和理性的美。还记得先生患感冒,嗓子不好,但他依然在寒冷的教室给我们上课,眼中满是知识的光辉,其高尚师德,至今仍感动着我,促我在教学中不苟且,要认真负责。他的《言语教学论》,给了我理论的拐杖,这面“镜子”,让当下的种种“语文怪论”现了原形。教育家韩军评论“八十年代以来,第一本学理推衍相当严谨,学术逻辑相当强,充满思想睿智的语言教学论。它不袭陈言,不承旧说,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世纪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读罢此书,让我感动的是《言语教学论》的后记:“五年来,对语文教学的种种思考缠绕着我,折磨着我,使我殚精竭虑,欲罢不能。当我沿波讨源逐层推进达于理论的核心,我发现我站在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前。因此,对我来说,批判已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选择。我深深知道,我面临着一个世纪性的难题,但在我内心深处,我坚信我的选择。言语教学论可以说是一种信念,一种使命。如果在这本小书里,能体现我的这种信念和使命感,则五年来的精神漫游所付出的代价已物有所值。”李老师不曾把自己没有弄清楚想明白的道理写在书中,他的勇气、刻苦和真诚让我一直感念。
  阅读名家,与他们对话,携我跳出“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怪圈”,让我能居高临下理性地审视当下教学,他们是我
  专业成长中的“反光镜”。
  
  三、“质的研究”的阅读:专业成长的“望远镜”
  
  2005年9月,我又回到了宁静的中学校园,走进熟悉的教室,倍感亲切,也更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工作之余,坚持阅读学术作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此期间,读了陈向明教授《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一书,颇多感触。
  布贝尔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相遇独特的学生,才有了教师教学生活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教师的生活都是独特的,都是值得研究的。
  谈到“研究”,与许多教师一样,自感学识浅陋,不敢涉猎。但陈教授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动的故事,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都值得去倾听,去探询,去研究。在质的研究中,教师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被动变为主动。”学得了许多:如何寻找“本土概念”(从日常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看外在社会的概念);懂得了什么叫“扎根理论”(研究开始之前,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如何进入“现场”(或隐蔽式、或逐步暴露式、实地自然式);学着将自己置身于研究之中,把课堂作为研究现场,把每一次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在问题的寻找与问题答案的索解中重新认识教学的取向与实施方式。书中没有复杂的逻辑推理,通俗易于操作,从“原生态”教学的细节入手,开展“田野劳作”,切合日常教学的实际。
  阅读这本书,扶我立在前人的肩上,看得更远,望见了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他是我专业成长中的“望远镜”。
  新时代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阅读构成了“人的精神长相”的基本元素,阅读,是一面“镜子”,给了我广阔的理论视野,照亮了我专业成长中的每一步!
  
  (贾桂强:浙江省湖州二中,313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7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