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新课改下“人本教育”的一点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程改革从原先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教育对生命的关怀,是“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反映。“人本教育”提倡教育应该为人服务,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这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人本教育”的现状发表一点看法。
  
  一、对“人本”的理解存在误区
  
  “人本”是什么?早在古希腊时期。学者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为万物的尺寸,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的人本概念。“人本”概念是相对于“物本”、“神本”、“官本”、“权本”和“社本”的概念而言的。“人本是什么”是对“人”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人有两个特性:一是人的个体性,也就是“原人本”,指人的本能、本性、本源;二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社人本”,是社会化的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他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及课程设计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教师只是学生的“促进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尽可能地实行个体化教学,必要时让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倡导教学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自己,而不是相互类似,学校不能成为制造某种人格类型的工厂,培养的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
  显然上述谈到的“人本”都是指一个“个体”的人,是独个活生生的学生。不是一个“群体”和抽象概念的“人”。而有些教师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时,却把“人本”当成一个“整体”的概念来理解,他们煞费苦心地在备教材、备学生时,心里实际上只有一个“整体的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形中又没有了,这样的教学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学老路上了。
  
  二、忽视了在“人本教育”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有效的课堂环境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为了方便学生的自我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表现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维持着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这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并根据学生的能力与需要,提供形式广泛、不同幅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速度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新课程标准颁行后,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了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走进课堂,教师经常就会见到这样的情境: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总结规律,自己去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可以退避三舍了。课堂上教师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他们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时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讲解的声音。殊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
  
  三、在实行“人本教育”时忽视了与“文本”相结合
  
  罗杰斯还认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和为达到目的而进行创造的能力是其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人的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因素对行为有制约作用。由此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别差异等,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这对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旧有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新课标也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
  但是,现今的思想政治课堂,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为了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在开挖人本资源上煞费苦心:教材单一的文字材料被转换成美轮美奂的音像材料;对文本的个体阅读被教师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述所替代,学生应有的独立思维演变成大辩论、小讨论的集体行为,看起来课堂气氛比以前热闹了许多。但是整节课下来,学生无暇翻开教材,甚至连一点文本资料都不用接触到,只需根据教师早就设计好的活动进行一幕幕表演。表面上看,学生被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在内容上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好了知识的理论与体系,同时也根据学生理性思维为主的特点采用了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形式。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成形象的音像,中间实际上包含着转换者――教师――对文本意义的自我理解和二次创造。学生不是依据教材提供的原始文本,而是依据已经包含了教师主观立场和情感导向的间接资料进行的讨论,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必然大打折扣。片面强调形象展示、材料的生动,不让学生接触教材文本,实质上是教师剥夺了学生依据原始文本进行独立思考的权利,把自己对于教材的认识、体验单向地传导给学生,这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教师中心、课堂权威的另一种形式。学生没有直接、真实的情感体验,情商教育和培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在动态中把握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新颖、更完善、更科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教师可以以一些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教学材料和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未知体验,但教师绝不能剥离学生与教材的联系,以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情感预设取代学生的独立思维与情感生发。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教学系统构建各种知识网络,更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不要简单地教教材,照搬教材,而是要充分使用教材。“文本”自有其独特的意蕴和价值,许多时候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再是声情并茂的讲解,不如学生自己阅读一下文本材料,感受其中的意境,这样的印象来得深,感受来得真切。学生情感得以生发和延续,教师的情商教育才有坚实的基础。为此,新课程下,教师更没有理由对文本资料说“不”。
  总之,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人本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并为我国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新观点,也有助于发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为社会培养有能力、有个性且适应性强的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0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