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柯坚林

  要提升中小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区域化整体推进的道路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一、准确定位、整体规划,着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
  
  要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对课程资源和课程发展,必须给予准确的定位。我们要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发现本地所蕴含的能够为我所用的教育资源,分析这些教育资源的特点,给予准确的定位,从而构建出有“课标性质、区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福田区为例,作为深圳市一个中心区,福田区是全市政治、经济中心。区内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特点具有“深圳特点,福田特色”。例如:作为一个著名移民城市的一部分,它具有开发“国际理解”或“民族团结”课程的自然条件;作为“高交会”的举办地,它具有开发“科技教育”课程的有利条件;它拥有“红树林”保护区,具有开发“环境教育”课程的天然优势;它拥有莲花山,开发“革命传统”或“环保教育”课程得天独厚。遍布全区的住宅小区,更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社会”。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区内教师素质高,整体素质在全国来说也是不错的,他们是我们区域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
  2. 要科学规划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的课程目标是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途径、课程实施策略、评价策略以及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度,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构建与国家新课改体系相适应的、具有“广东特点、深圳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并全面推广。
  3.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成员包括主管领导、科研员、高校专家、校长、骨干教师等。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就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建设目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计划管理。
  4. 制定《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要顺利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理论上的指引。就目前我区现状来说,我们要对课程开设、教师编制、师资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作出制度化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整体推进工作更有计划性,更有利于课程取得好的成果。
  
  二、分析区情、发展特色,建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最重要的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区域性。所以,我们要把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1. 立足地缘特点来开发主题。深圳属海滨城市,可以开发海洋生物方面的主题,如“海底世界”“台风利与弊”。深圳毗邻香港,关系密切,可以开发“国际理解”“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主题,如“香港回家了”“香港一日游”“深圳与香港手拉手”等主题。
  2. 立足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特色开发主题。如在莲花山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莲花山植物调查”、“我爱莲花山”、“邓爷爷与深圳”等主题;在红树林保护区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保护红树林”、“红树精神”等主题;在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水处理”、“保护水资源”等主题;在地铁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乘地铁游深圳”、“地铁与深圳交通”等主题;在高交会馆附近的学校,更可开展科技方面的教育,如“生活中的高科技”、“高科技与未来”等。
  3. 立足人文环境特点开发主题。在深圳烈士陵园附近的学校,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在博物馆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深圳历史研究”、“走进博物馆”等主题活动;在图书馆、少年宫附近的学校,可以开展“我与书交朋友”、“欢乐童年”等主题活动;在公园附近的学校,更可依托公园开展“我爱公园”等主题活动。
  4. 立足社区人力资源特点开发主题。例如深圳是一个人才汇集之地,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比如,可与气象局工作人员合作开展“天气”方面的研究;可与商场管理工作人员合作开展“营销”等方面的研究;可与社区管理处合作开展“为我们服务的人”等主题研究。
  5.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开发主题。例如:具有科技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以科技探究为主线的主题;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我是生活主人”、“劳动最光荣”等主题;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可以开发体育方面的主题,例如“我与奥运”、“我爱体育”等。
  6. 根据教师特长开发主题。有艺术方面特长的老师,可以开发“中国书法”、“服装设计”等主题;语文老师,可以开发“诗意人生”等主题;数学老师,可以开发“数学与生活”等主题。
  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坚持两条途径开发主题群,一是自上而下;二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就是我们根据外在资源特点开发主题群,以上六类主题群主要采用这种方法;自下而上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择主题,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更是课程重要的参与者,主题的选择不能背离学生的兴趣,否则,课程就没有意义。主题群建立起来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化领导小组要从理论的高度,把主题群归纳为专题。例如“国际理解”专题、“科技教育”专题、“环境教育”专题等等。每一个专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不同主题,使每一个专题都能在各年级开展活动,并不断深入。
  
  三、结合校情、重点突破,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
  
  主题群的建立,为实现区域化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但如果这些主题群不能很好地为学校所接受,落实区域化推进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校本化非常重要。
  首先,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成立以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工作。
  其次,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每所学校必须选择一至两个专题重点实施。选择专题的标准为:(1)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旨所在。(2)体现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使命。
  第三,区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和学校一起对活动方案进行论证,完善活动方案。并将修改后的方案交学校实施。
  第四,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把活动设计、活动进展、活动成果以及背景资源挂出了,提供给家长、学生及同行浏览,同时也起到交流的作用。活动结束,各校总结并撰写活动案例,提交区领导小组评比并结集出版。
  
  四、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提升
  
  在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化整体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的不同导致校本化的效果具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要抱着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在全区的层面上加大开发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
  1. 奖励先进、以点带面。重点扶持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推广学校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每学期定期评比优秀案例,奖励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也可以片区为单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或者讨论会。每一学年,可以举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进行评比,并挂牌。
  2. 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区域内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设置案例交流、活动报道、交流平台、政策制度等栏目。目的是整合区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资源,起到交流借鉴、共同提高的作用。
  3. 总结成果、形成资源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把好的案例设计结集起来,整理为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供师生使用。
  4. 建设基地、规范管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总是要求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情景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手段。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历来很重视依托和建设活动基地。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学校及教师自身局限性,存在活动基地不足或者说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这就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和使用管理等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7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