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屈曼玲

  话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
  导语: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课程,也是能够带给学生切实快乐的课程。但目前,在许多学校这门课程有流于形式之虞。主要原因是学校不够重视,也不愿重视。
  要破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局,学校首先应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立于高位,使课程价值在教育宗旨上有所体现与追认;其次应努力探索在当下的环境中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开展的途径,对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强化课程的适生性。
  综合实践活动,就像一切新生事物一样,要遭遇成长的压力,甚至误解与狙击。但它代表了未来教育的方向与主调,它使教育活动真正变得欢愉有趣,它使学习的欢乐与学生前所未有的靠近。我们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门课程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好玩”。
  主角: 屈曼玲何瑜王接胜柯坚林
  主持: 潘孟良
  
  在进行“日资企业(广东日立工机有限公司)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广东日立工机有限公司也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种企业管理的“人本文化”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出一辙。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面谈谈我们贯彻这一理念的做法。
  1. 在开题活动中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定目标
  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般是通过一个故事、一件物品或一辑相片,让学生思考活动的主题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活动的主题。像我校赖老师,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利用在广东日立工机有限公司参观时发现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地提出了活动的主题――“了解厂徽符号”,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又让学生选定活动的主题名称――“走进标志欢乐营”。与其他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是没有固定教材、固定内容的课程,因而活动内容、活动主题的选取可以是“生成”的。赖老师就与学生分享了主题的产生过程,摒除了老师的“一言堂”现象,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切实发挥。
  又如我校黄副校长,她在三年级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今天老师来和你们讨论一个关于环保的问题,你们想讨论什么呢?”有学生马上就说“水”,由学生决定了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接着黄副校长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的主题名称。她问学生要研究水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时,学生纷纷举手说“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水的用途”“调查水的污染情况”“节约用水的方法”等等。最后黄副校长让他们根据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进行了分组,以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
  除了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名称、自己选择研究内容外,我还会让他们自己制订活动的目标。在“交通安全知多少”的实践活动中,我看到学生这样写道:“了解更多自己不认识的交通标志,并了解它们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增强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到随机应变。”虽然学生定的目标很简单,但写出了他们最迫切的意愿。
  2.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寻途径、自定办法
  《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指出指导教师在活动的过程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询问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一些活动的建议,但从不会告诉他们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干什么,或者是把我收集的信息直接告诉他们。在“走进自然世界――关于树叶的调查与研究”主题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小组研究的是树叶的作用。他们从网上、书籍上了解到树叶有光合作用与分解作用。这时小组中有人提出:假如没有阳光的照射,树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便提议他们去做一个实验,但先要交给我一份实验计划。学生很快做出来,从计划看,他们的实验很有研究意义。
  此外,我们让学生自定办法。在“交通安全知多少”的活动中,六年级(2)班李裕彤带领的小组调查的是人们的交通意识。她问我除了网上搜索还有没有更好的研究方法。我告诉她要了解人们的交通意识,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从身边的同学开始,了解他们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对交通标志的理解。想不到她马上就问我:“老师,你觉得我们去调查大街上、马路上的人,了解他们对交通安全的看法,行吗?”她的话让我惊讶不已――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安全问题,虽然我们提倡学生在学校内、家庭里、社区中进行实践,但有时学生还是会期望能到外面去、能实地进行探索与研究,使他们的眼光更开阔。与学生的勇敢相比,作为指导老师我们显得过于投鼠忌器了。
  3. 在交流评价中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联动
  《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提到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活动课程的实践中只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参与活动过程,无论是成功的体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学生成长经历中不可多得的体验,都可以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因此,我们在活动交流评价时,既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性评价,也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通过小组联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指导老师与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过与学生的量性评价不同的是,老师与家长属于质性评价,在以发展为本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自主活动。
  在学生评价表中有家长这样写道:“我们的女儿在这堂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继续努力!”“很支持这种做法!”“这次他做得很好。”“俊伟对这次活动非常积极!”……看了这些话,我们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对学校活动的支持。还有学生在交流评价时谈到“在实践活动中是同学的精神打动了我,让我从气馁中走出来,重拾自信,站上讲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次实践活动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积极面对,学会了团结合作”“我还是要坚持下去,我不要放弃,我要用心去感动她们,这才能做好”……也许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试过碰钉子,也许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感到过害怕,也许在活动的过程中小组的成员有过争吵,但他们都克服了。他们有过困惑、有过难过,甚至还有伤心与苦恼,但一路走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能独立进行思考与探索了。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虽然大部分家长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但仍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活动不关心。我们觉得还是要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办法,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4. 在成果展示时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机会
  成果展示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展示的方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可以是活动手抄报,可以是小品表演,也可以是调查结果的反馈,甚至还可以通过歌诵、比赛、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在“交通安全知多少”主题活动中,六年级(2)班的一个小组就选择了模仿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在整齐的动作下,他们告诉同学在繁忙的交通道路上交通警察是如何疏导交通、指挥车辆的。赖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走进标志欢乐营”的实践活动时,有一个小组就以小品表演的方式,用虚拟人物的遭遇、对话,向其他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活动成果。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主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完成自定的目标。在实施全校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来,我了解了一部分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他们说“很过瘾,学生很会提问题”“觉得学生好像变聪明了”“很好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7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