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孔雀东南飞》课本剧排练谈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本剧是把课本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把课堂教学及德育、美育结合在舞台表演之中,让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个性的把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古代诗歌读本》中有经典名篇《孔雀东南飞》,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体验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魅力,笔者安排学生分场景自编自演。
  在对剧本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后,学生开始排练。但学生表演时站也不会站,走也不会走,连话都不会说了,一切都变得不自然。问题出在哪呢?学生在表演时没有真正看到对方在做什么,听到对方说什么,没能从对方的态度反应中接受刺激,感受到对方的思想情感活动,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去真正的交流。
  作为表演技术,交流不是“你看我一眼,我点一下头”的简单配合,而是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没有这一切元素的参加就不可能有交流。事实上,如果没有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没有想象虚构与规定情境、没有视像、没有正确的注意、没有舞台上的对象、没有逻辑的顺序、没有真实感、没有对真实的信念、没有‘我就是’的状态、没有情绪回忆及其他等等,难道能和活生生的人交流吗?”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笔者指导学生在表演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交流。
  一、与对手交流,增强表演真实性
  在舞台表演时,学生只顾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对方,却没有接收到对手所传达的信息,这就是对手间交流的一种误区,认为它是单方面的。实际上,交流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交流是人们的一种双重愿望。一方面,想把自己的情感、感觉思想传达给别人;另一方面,想感受别人的情感、感情和思想。
  与对手的交流,主要是语言和肢体的交流。在排练焦仲卿上堂请求他母亲不要遣送刘兰芝一场戏时,有焦仲卿和他母亲一场精彩的对手戏,按剧本要求,表演是在规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彼此间的语言、动作也是事先设计好的、排练过的。此时,笔者提醒学生不要只是硬背台词,一定要学会真实的交流,要做到把有意识的设计变为下意识的流露。经过指点,他们在每次排练时都能重新感受对手的语言和动作,慢慢做到了有呼有应,交流变得自然了。
  当然,交流应该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不仅仅局限于语言交流、行为交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是交流的方式,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流畅,才能真实感人。在排刘兰芝向焦母辞别一场戏时,只有刘兰芝的语言,焦母作为对手,虽没有言语,但她必然要用表情、眼神来表达她内心的不快,形成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推动故事发展。
  二、与自己交流,凸显人物性格特点
  自我交流,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和自己交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交流时的内心视象和内心独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或思考某个问题,或判断某种事情,或做出某种决断,兴奋的时候、悲伤的时候……而作为一个表演者,需要有意识地去设计,才能比较牢靠地把握住心里的对象,使自我交流充实起来,能充分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排练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一场戏时,笔者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想象一下刘兰芝在决定赴死之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古语说:蝼蚁尚朴却韵味无穷的语言,感受文中平等民主的父子深情,向学生传递一种新型的父子观念,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
  1.熟悉文章情节,把握文章脉络,感受父子真情;
  2.细致品味汪曾祺散淡朴实的语言特点;
  3.学习细处落笔,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构思
  1.对话文本,识情析文;2.对话作者,加深体悟;3.对话现实,润物无声。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以胡适《我的母亲》引出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新旧知识串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读父爱
  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采取教师范读第一节,分组朗读二至七节,最后一节齐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章,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熟悉文本,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再次真切地感受作品,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
  ②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文本,以同桌互说、组内讨论、班内发言的合作学习方式,共同完成表格。合作探究学习,一方面能加强学生的精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深刻感受父子间的真情,为探究父子关系奠定基础。
  ③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概括说明什么样的父子关系可以称之为兄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归纳,得出结论。两个问题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筛选信息和语言概括的能力。
  ④针对性阅读,提炼主题
  散文中出现的议论段落往往深藏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探究最后一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意图,提炼文章主题。
  3.品读文本,体味语言
  采取以下三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
  首先,要求学生做导学案上的一道选择题,凭借语感选出答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A.含蓄隽永,委婉朴素 B.华丽辞藻,刻意雕饰
  C.清新自然,散淡朴实 D.淡泊深远,整散结合
  再者,教师抛砖引玉,举文中一例说明汪曾祺这样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语段并朗读,分析说明,进一步感受语言风格。
  最后,欣赏汪曾祺另一篇散文《金岳霖先生》中的语段,总结他独特的语言特点。通过这样以点到面的教学,环环相扣,细细品味咀嚼语言。
  语段一: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云南出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   语段二: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4.说父爱
  学生说说对文中父亲的感受,教师简单点评,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为接下来写自己的父亲做铺垫。
  5.写父爱
  承接上一环节,要求学生写自己与父亲的难忘经历,完成课堂练笔。从文本解读到写作训练,达到“阅读―写作”的吞吐过程,在课堂练笔时配上背景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沉淀感情,回忆父亲,利于下笔。
  在品讲学生的课堂练笔时,挑选部分,学生自己读,其他学生赏析并说明优点与不足之处。一来可以及时评价学生作业,加深学生印象,二来为写作指导做铺垫。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接下来就以这篇文章为例子,结合课文“思考与练习”部分,向学生传授学生细处落笔、小中见大的写作技巧。
  6.悟亲情
  本环节以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来完成:
  ①看一看:谭家明导演的电影《父子》。
  ②谈一谈:与父亲就“父子关系”话题谈一次话,事先设计好话题,并记录下谈话内容。
  ③读一读:汪曾祺散文精选《人间草木》。
  ④思一思:作为一个儿女,营造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你需要做哪些努力?
  7.课堂总结
  让学生明白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相互关心和爱护是必要的。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是需要双方去努力经营的,只有这样,两代人才能和谐相处,整个家庭整个社会才能走向进步。
  【案例分析】
  首先,思想上重视语文课程。虽然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对专业知识的重视无可厚非,但在职教系统中,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均是语言文字;任何一种知识或能力的教学与接受过程,都是语言活动;任何一种知识性的作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面对一些复杂、陌生的专业概念、定义不也是需要语文能力去理解其大意吗?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一线教师,都应该向学生传递这种讯息――语文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不能轻视。
  其次,作为一线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抓住听说读写进行系统训练。语文学习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机会,安排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如提问回答、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归纳总结、讨论问题,等等。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专项训练,比如设计课前三分钟演讲,将听说训练结合在一起,在训练口才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和分析的能力。一周一次的阅读课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重视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
  最后,教师应该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效果更好。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努力提高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在写作训练环节,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写写,抛砖引玉。
  总之,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将这四个方面合理安排,有机结合。只有把握好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的各自定位,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发挥语文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2151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282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