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编演中小学课本剧,提高师范生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核心素养是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课本剧是以教材为蓝本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戏剧形式。师范生编演中小学课本剧符合人才的培养需求,是增强师范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能力,促进师范生核心素养形成与提高的有益手段,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师范生;编演课本剧
  20世纪中后期,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实体竞争实力,世界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开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成熟的核心素养模型融入具体的教育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核心素养,是指个体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它不指向某个具体学科或专项技能,而是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2014年,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为教育深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OECD于2003年出版的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它构建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了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也都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素养模型。
  国内辛涛等人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也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此外,施久铭提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柳夕浪提出,核心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李艺、钟柏昌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最底层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2013年,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团队受教育部委托,从核心素养的内涵解析、国际研究经验的总结梳理、国内现实需求的实证调研、核心素养的实践落实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课本剧是指以教材为蓝本,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编演,并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一种特殊戏剧样式。中小学课本剧以中小学教材为蓝本,包括小型的教学戏剧,也包括大型的演出戏剧。而课本剧编演,具体指课本剧的选材、改编、创作、排练、演出、评价等。
  国外尚没有可完全对等的“课本剧”概念,但对于内涵相近的“教育戏剧”研究和实践颇多。教育戏剧一般被认为是把戏剧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社区民众的戏剧活动。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认为戏剧提供了“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在美国和英国出现了试图将戏剧建立在课程基础上的最有影响力的戏剧教育运动。凯文·勃顿于1979年出版的《迈向教育戏剧理论》是该概念的第一次明确。后来《教学中的戏剧方法》、《创作性的戏剧活动》、《透过戏剧成长》等作品相继问世,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教育戏剧师资培训,并在世纪之交制定了相关的教育法令法案,将戏剧教育及教育戏剧纳入到国家学制内。2009年,美国戏剧教育的理论家与实践者约翰·欧土尔、蒂娜·莫尔、麦当娜·斯丁森等人共同出版了《戏剧与课程》,总结了西方国家对儿童戏剧的探索,并以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开发适合儿童的戏剧课程。
  目前国内对于“课本剧”的研究,集中在对其意义价值的研究、操作方法(包括创编和排演)的研究、不同学科应用的研究方面,且基本将聚焦点放在中小学师生这个群体上。王云《再议课本剧的编演》分析了课本剧编演的功能和价值,指出课本剧的编演一般按照导、选、读、编、演、评六个步骤展开,课本剧内容的选择需关注表演性、戏剧性和舞台性三个方面。乔能俊(2004)认为中小学编演课本剧存在几大误区,如把手段当目的、把表演当创新、把“放手”当“放羊”等。周胜南(2013)在《从模仿到重述——浅议教育戏剧视野下的课本剧创作》中認为,需要拓宽课本剧的运用领域、强化参与排练的过程、重视“戏剧导师”的培养。朱文庆( 2015)在《课本剧表演的评价机制初探》里提出其评价核心要唯一化、评价过程要阶梯化、评价功能要立体化。另外,课本剧在中小学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语文、英语课程,渐渐延伸到了历史、音乐、生物、物理、思想品德乃至数学课上。而对与“课本剧”相关的概念,如“儿童戏剧”、“创造性戏剧”、“校园戏剧”等,其研究方向大抵趋同。如陈世明(2010)在《图像时代儿童戏剧的发展方向》中提出:应当开展以“课程内戏剧教学”为核心的戏剧教育活动,通过“戏剧教学法”、“创作性戏剧活动”等多种形式,将戏剧作为整合核心进行结构性、创造性的教学。
  由上可知,目前各类研究都确认了课本剧对课堂教学、学生成长、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具体编排的理论研究还较零碎,系统性和专业性欠缺。针对具体学科课本剧应用的研究,学科发展差异较大,多为语文课本剧。而立足师范院校、从师范专业学生这个源头抓起的研究目前重视明显不够。
  我国师范院校承担着为中小学和各级各类各类教育机构培养师资的重任,师范生的个人能力与素养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息息相关。然而各大师范院校对学生教育理念和技能的培养投入有欠缺,其课程设置往往偏重理论和专业性,缺少对其综合素养的有意识培养,师范生缺乏相应的教师教育文化,很难形成对未来职业身份的认同。我们从核心素养培养和课本剧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师范院校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众多,和中小学联结密切,在鼓励师范专业学生发展课本剧应用课本剧方面具备了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课本剧的编创需要学生对中小学教材架构的充分认知,对教学重难点的精准把握,对课堂全局的高度了解和把控,符合师范专业鲜明的教学性。另一方面,课本剧的完成还需要具备较为系统的戏剧理论知识,一定的舞台美术、音乐设计和多媒体、新媒介运用的基础,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字驾驭、表现能力,出色的诵读、讲述、表演能力和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这,又与核心素养所强调的“协作、交往、创造、批判”的基本内涵不谋而合。因此,以中小学课本剧编演为媒介,既能帮助师范生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兴趣、动机、态度,又能锻炼其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须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师范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具体而言,师范专业学生编演中小学课本剧,需要构建中小学课本剧编演的原则、规范及方法体系。如课本剧编创的基本指导思想;改编素材的挑选标准;课本剧文本的写作规范;课本剧运用与传统教学的协调平衡关系;课本剧排练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小型课本剧演出时课堂的组织与把控策略;大型课本剧演出时音乐、舞美等的制作;课本剧演出的评价方式、激励机制等。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课本剧编创和排演阶段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将个人(如教师、学生)调查和团体(戏剧团体、典型班级等)调查相结合,在较长的时段内记录其态度、行为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课本剧编创、排演的具体情况以及个案研究的结果进行归纳与分析,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以课本剧这一形式将整个师范专业体系纳入其中,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本剧编演的各个环节找到自己的技能施展平台,以“做”促“学”,促进学生核心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具体可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编制《师范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抽取50人左右的样本在课本剧编演活动前后进行对比测量,从中找出优势和薄弱点。尝试与科学类、文史哲类专业充分交流,在整合该专业中小学知识要点的基础上,由语言类和教育类专业进行剧本创编,由艺术类专业和教育技术类专业展开音乐、舞蹈、造型、化妆、多媒体辅助等方面的设计,形成专业优势的整合。可以先成立教师课本剧编创小组和排演小组,在师范专业学生中招募志愿者,继而开设课本剧编演选修课或团体培训课,搜集中小学各学科知识要点和课本剧素材,然后组织课本剧编创比赛、发掘学生表演人才,各社团、班级进行试演出,打磨精品开展大型公演。同时,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协作、交往、创作、批判能力,形成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
  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强调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寻求能使学科之间、学习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教与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生活的深层次的挑战。核心素养理论与该理论的内涵一脉相承。西门思提出的联通主义理论,指出学习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优化学习者的内外网络,它以学习者个人为基本单位,与社会网络中其他的个体成员构成一个复杂的学习网络。课本剧活动的创作、策划、组织、开展,必然将学生其置身在一个知识文化与技能态度的强联接网络中,使其通过相互的模仿、学习、配合,支援,达成共同的成长。
  总之,通过让师范生编演中小学课本剧,必然能促进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增强其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会强化师范生对职后教学的认知,助其孕育出其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起稳定的专业思想;同时能打造出鲜明独特的师范文化,推動学校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戏剧传播,促进文化辐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
  [2]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12).
  [3]辛涛,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5]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6]朱文庆.课本剧表演的评价机制初探[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6).
  [7]乔能俊.编演课本剧的五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4(5).
  [8]周胜南.从模仿到重述——浅议教育戏剧视野下的课本剧创作[J].艺术教育,2013 (10).
  [9]史利平.论师范专业大学生学科知识交融能力及其培养[J].2012(3).
  [10]康洪兴.大有可为的“课本剧”运动[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3).
  [11]周光凡.大学、大学生与大学生戏剧[J].戏剧艺术,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8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