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合之间生大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们很难说教师是用他的哪一部分在进行教学,他是用整个人进入到场景中。如果我们把专业领域以内的素质提升比作“合”,那么跳出专业领域,修炼内心的信念,修炼每天的状态,修炼个人的才情,那就是“开”,大开才能大合。大开大合,我们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生命姿态,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的人,以这种姿态投入到教育中,才真正能走近“传道”这一教育的使命中。
  关于什么是老师,韩愈有一个经典的回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曾经是为师的标准,进入新课改后有被解构的倾向,认为这是传统教师的形象,不符合现代教育对现代教师的要求。但这个回答之所以经典,在于他揭示了教育的三个层面,教育首先是在道的层面展开,其次才是业,最后是惑。
  什么是道?一位二战中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每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时他都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里面写的是:“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在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这就是传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描述是这样的:“教育就是以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去影响和促进另一个人的充分发展”,教师自己应该是洋溢着人性光辉的人,是一个充分发展的人,这是为师之本。正是基于对教师这样的出发点,我想有三个追问,亲爱的老师,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转型期,你够笃定吗?够新鲜吗?够麻辣吗?
  追问之一:你够笃定吗?
  我有幸在香港工作过一年,所支援的两所学校都是天主教背景。接触的两位课程主任都是天主教徒,其中一位叫凤娴,其父母早年由内地迁往香港,住在香港仔。她的母亲是天主教徒,父亲热爱佛教。热爱佛教的父亲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她去台大念书,理由是,她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文化。如父亲所愿,凤娴爱上了台湾,爱上了中国文化,毕业后回到小学的母校做中文老师中文科主任直到现在,我从她的举手投足里读到的都是善与爱,一年的相处,她成为我内心的一把标尺,遇事会不自然地想,要是凤娴会怎么做,这一想,就会有答案。
  记得在香港的时候接待过来自内地的代表团,在集体交流完毕以后,一位校长追着我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学校有表现特别不好的老师怎么办?二是学校有特别不好的学生可不可以开除?我没法直接回答他,因为真的不知道。后来我去问了凤娴。当时凤娴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点点异样,然后用一种不很确定的口气说“那他也会不好意思吧”,我没有放弃,继续追问“如果他好意思呢”?她又迟疑了一下说:“那就让他继续待着吧。”这就是她的价值观,她相信人内心的善。
  那么,我们有没有内心的标尺呢?作为老师,我们有足够的善与爱吗?我们有修炼内心的意识和行动吗?1997年,我代表新直辖的重庆参加全国小语赛课获得了一等奖,之后受多地邀请做观摩课。在一所乡村小学,我遇到一个读课文特别慢但是特别认真的男孩,当其他同学都读完停下来的时候,这个男孩还在一字一句很费劲地读,全场安静极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这个男孩身上,我看到旁边有老师在做小动作试图提醒他该停下来,我也静静地看着他。终于,他读完了。面对这样的场景,我说:“我要表扬他,他认真地完成了一遍读书任务,我相信有的孩子在没有读完的时候听到周围的声音小了或者慢慢没有了,于是,就停下来了,但是他没有,这就叫认真读书,诚实地对待自己。我们再自由读一次好吗?认真读,诚实读。”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是处于弱势的,学生如何理解这种关系取决于教师做如何的行动示范,这是教育超越学科的价值,这也是教师超越专业能力的素养。我们每天面对千差万别的教育情境,要处理各种各样教育事件,不会有千百种专门技术来一一对应,我们能对应的只有教师内心的标尺,内心的爱与善。
  一直保持并相信爱与善,难吗?真的很难,尤其在这个信息纷飞、价值多元的社会,我们会乱、会彷徨、会随波逐流,我们靠什么去坚守?不会有统一的答案,这是一场盛大的人生修行。我想说的只有一点,教师拥有爱与善比其他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没有教师本身的“自觉”,就不会有浑然天成的“觉他”。教就不能达成“育”的效果,更无法企及“传道”。
  追问之二:你够新鲜吗?
  前面我们讨论了“道”的重要,说帮助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那么,这个“道”如何才能传递出去呢?古人又有一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认为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就会跟随他,相信他。这样的论断在这个知识以信息的方式储存在互联网上的时代还那么靠谱吗?实事求是地说,对老师的挑战更大了。我们得思考,除了知识,我们身上还有什么是技术永远无法取代的。
  我在巴蜀小学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从没教过语文的老师主动申请新学年教语文当住读班班主任,经过反复权衡,她的这个要求被批准了,但我们为她捏着汗。学期末,她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总结会,我惊奇地发现,她赢得了全体学生与家长的高度认可。这颠覆了我原来以为只有专业才能立人的认识。在她的专业能力还处于非常初级水平的时候,她靠全情投入的工作状态打开了局面。
  我的微信圈里有一个叫“星教师”的公众号,他们每天推送一位“星教师”,这些星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新常态下的普通人,但他们各有精彩之处。他们精彩在哪里,两个字――出新。细读下来,这种出新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回到学生发展的原点去思考什么是学生最需要的,然后开始默默地去做,长此以往,做出成效,整个过程表现出两个特质,一是朴素的立场,二是持续的行动。他们的新鲜之处在于总是有自己独立的观察与思考,务实的实践与行动。让我们把眼光收回来看看周围,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我们还可以自问:“我是这样的老师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599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