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探究性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多角度、多途径地尝试和探索,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
  关键词:数学;探究;自主;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6-0092-01
  新课标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探究性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多角度、多途径地尝试和探索。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数学探究性学习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多角度、多途径地尝试和探索。多姿多彩的学习形式和学习途径,使学生受益匪浅,在分析与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直接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以原始的问题情境为探究对象,着眼于自然、社会和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富有探究性,给了学生更多的发现问题、处理信息、预感猜测、形成策略、解决问题、经历过程的一系列机会。这样,学生主动建构了知识系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了学生解决不熟悉领域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一点一滴的学习容易造成的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思维定式的后果,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和超越。笔者曾经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探究。证明:无论k为何值,直线y=kx+3k+2必过一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坐标。学生的探究令人振奋:证明:将方程y=kx+3k+2整理为(3+x)k=y-2,因为k为任意值,所以有3+x=0,y-2=0,解得x=-3,y=2.把点(-3,2)带入y=kx+3k+2,无论k取何值,等式总成立,即点(-3,2)总在直线y=kx+3k+2上,也就说直线y=kx+3k+2过定点(-3,2)。探究性学习活动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持着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法就蕴藏在其中,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猜测和假设、分析和综合、概括和抽象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实践活动,学生获得知识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对知识的理解将越来越深刻,并且保留了面对问题时的一种直觉,养成了对问题的敏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自主探索的组织与实施
  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方法很多,下面略谈三种。(1)实验探究法。学生若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实验用品。现行教材中不少抽象的定量公式,都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法学习。如学习垂径定理时,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圆的轴对称性。(2)归纳探究法。归纳探究法同实验探究法的基本步骤差不多,笔者教学“韦达定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等都用了这种方法。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索“n条直线交于一点时,对顶角有几组”这个问题时,采用归纳探索的方法(篇幅所限,表略)。(3)问题探究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一般适用于例题、习题课教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例题的多解与多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探索意识。其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问题归类→找出方法→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几何例题时,采取如下的设计过程。求证:联结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是平行四边形。探究活动一: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除课本证法外);探究活动二:联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四边的中点,结果怎样呢?有规律可循吗?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学生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他们应该有合作意识和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更何况,有些问题,只靠学生自主探究是解决不了的,而通过合作探究,就能够顺利地解决。小组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措施教会学生提问题。(1)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2)要教会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方法。(3)要交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下面以初三代数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教学为例,设计以下合作探究的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讲授法)→动手画图像,观察所画几个正比例图像,并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自学指导法)→分组探究:解析式中有什么异同点?解析式中的k与函数图像有何联系?(问题探究法)→分组探讨:正比例函数性质(讨论法)→小组交流:归纳正比例函数性质(探究法)→小组讨论:一次性函数的解析式与正比例的解析式有何区别与联系?(讨论法)→小组讨论:一次函数图像与正比例函数图像有何区别与联系,b对图像有哪些影响?能否找出k、b对图像的影响规律?(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讨论: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尝试探究法)→小组交流:类比正比例函数归纳出一次函数性质。(归纳法)。
  合作小组内学生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目标及内容要具有层次性。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探索法、归纳法、问题解决法、引导点拨法等,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练习与作业也要有层次性,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提高题。(2)教学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优生与差生的关系。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探究才会真正有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白芳.在数学教学中努力体现研究性学习[J].中小学数学,2003(06).
  [2]顾晓东.探究学习的理性观照与实践优化[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06).
  [3]罗红.例说习题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中学理科,200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778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