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中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中职培养目标及当前存在问题,并对中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课程设置
  
  中职课程设置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正在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过去中职教育发展没有受到大力重视,因此现在中职教育在中职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从事中职教育多年,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当前中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中职课程设置需要改革的思路。
  一、当前中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中职课程设置的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和职业对劳动者的从业素质的要求,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相应变化。但是,目前中职课程模式普遍是先理论后实训,造成实训与理论知识之间明显脱节。第一,在没有感性认知的情况下,学生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没有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不理想。第二,学生即便在理论知识方面掌握较好,但一到实训课堂就会发现实物与名称不符,比如零件名称、安装部位、工作原理等,就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现有课程模式对学生是一种单一工种培养的终结性教育,强化单一工种专业技能的训练,仅适用于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变化相对缓慢的社会经济形态,很难适应当今知识经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产业和知识结构的变化。第三,课程内容设计滞后于市场需求,表现在专业课的理论偏深,缺乏实用性和先进性,没有体现职业性。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的情况下,即使学生通过某些方式掌握了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层面,无法同现实工作联系起来。
  
  二、中职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路
  笔者认为,中职课程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1.注意课程设计的灵活性。
  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与编写等各个环节应该处于动态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不是自我封闭,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职业岗位要求调整修正。
  2.注意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中职学校中应开设多种类型课程。多元化的课程对学生有多方面益处:第一,能使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能让学生发扬长处,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拥有进步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率和富有创造力;第三,给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3.注意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中职课程内容实用性的特点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与掌握的技能,走出学校以后,仍然能够开展下去,学以致用。其实,课程内容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提练出来,学生可以在认识上强化课程学习的现实意义。教师在课后补充社会实践练习,让学生利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现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在课程结构中突出应用性和地方性。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程度和地方市场,加强实用性课程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4.注意因材施教,改进授课内容。
  由于中职生学习能力比较差,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尽量避开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局限,降低知识和技术的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讲解怎么去运用,让学生知道方法,不要太过于去追求原理方面的知识。学校也可以利用放学或周末时间开展技能提高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这种自我选择学习内容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我校近几年的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可看出,技能提高班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5.注意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师要先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运用经验,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法、练习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情境教育法等。要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等方面的实际选择确定。教师应充分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当今社会对中职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中职生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中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潮州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赖俊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0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