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师应善用练习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改让我们从重视双基到关注三维,练习的价值就在于为三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强大后盾。数学练习存在于所有的课型里,只不过所占比重及地位不同而已。新授课中的练习为巩固新知服务,练习课中的练习为新知的内化及发展服务,复习课中的练习为整个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构建服务。有时新授课或许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新练习,而在练习中也会有新知的存在。可见,练习在数学中真的无处不在。
  
  一、练习教学现状的呈现
  
  既然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实在其他学科中。练习的作用亦然),理应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但下列情况的客观存在,使练习的作用大打折扣。
  1青睐新授,轻视练习
  在课下,经常有教师发出如此感叹:“练习课有什么好上的蹦!书上练习讲讲,再在网上随便找些题配合一下不就可以了吗。”笔者初略调查,在学校中有近40%的老师持有这种观点。是呀,练习课枯燥、难上。练习课上常常采用学生做练习题,教师校对点评。形式单一,调动不起学生的热情。因此教师对练习课轻视,对练习内容“例行公事”,而对新授课的研究格外青睐,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好的练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兼顾全体,无视个体
  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长期以来,我们的练习设计形成这样一个模式:统一作业、统一格式、统一收、批、评。练习的内容、难度、题量一样。如果哪位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不一样,还会被他人看做另类。每个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生“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最好的发展。
  3,沉迷题海。背离规律
  客观而言:“精讲多练”在今天的数学课堂中,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有些教师沉迷于“多练”,甚至演变为“题海战术”,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消耗了学生的时间,摧残学生的灵性。学生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数学练习也应讲究规律,一味的填鸭训练,背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怎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4,关注技能。忽视思想
  做练习是为了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练习的目的是把学生训练成熟练、准确的高手。许多老师这样理解,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最高追求。数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是数学思想及方法的获得。知识技能只是载体,思想方法才是我们教学的至爱。理想的练习是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学习者,而不是成为一个只知解题的高手。
  
  二、练习教学现状的归因分析
  
  1,本末倒置的评价,异化了练习
  虽然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做出如下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但社会、家长、教师几乎毫不犹豫地将评价的权利交给了那张单薄却又沉重的试卷。考试与练习究竟谁主谁辅?考试是为了练习,还是练习是为了考试?因此,练习应当指向学生的发展,而考试应该是辅助练习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可以理解为练习的一种形式。
  2,习以为常的引领。僵化了练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把学生做练习作为获取更多分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大家都在这么做,没有人怀疑它的合理性,没有人去冲破或者敢冲破它的束缚。久而久之,许多教师处在这样僵化的环境中,习以为常。而学生的练习就是按照教师的标准寻求那个唯一正确、不被扣分的答案。至于数学知识的来源、解题中的奇思妙想,练习中引发出的新问题等等,只能望而却步。学生没有质疑、缺少反思,更远离了创新。
  
  三、练习教学的践行与愿景
  
  目前练习教学的种种尴尬境遇,不禁让我们忧虑:怎样才能让练习破茧而出?凸显她应有的作用,体现其魅力?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感悟。
  1,在分层教学中。兼顾练习的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分层的要求。几乎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谙熟数学的分层练习,通过层层推进,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螺旋上升,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数学课堂上有的人吃不饱,有的人吃不了;有的人听不懂,还有的人听懂了却不会做的局面就会得到转变。
  案例1:《圆柱的表面积》教学片段。
  笔者在学生学习完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掌握运用公式s=eh求圆柱的侧面积,安排了三个分层练习。
  第一层次:简单运用。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5:7厘米,高是10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第二层次:综合运用。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求它的侧面积;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求圆柱的高。
  第三层次:创新运用。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这样的练习。体现了分层达标的思想。实践证明,进行题组练习、分层设计是个有效的策略。在设计时,只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有挑战”的原则,就会使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应得的数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在开放教学中,激活练习的创造性
  数学练习的开放是多元的:有条件的开放,有问题的开放,有答案的开放,有情境的开放……但“开放”二字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或者一道练习题的开放,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是思想及行为的开放。因此,教师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就教材教教材,而要客观地认识教材,挖掘教材,让学生在练习中领悟什么是开放与多元,什么是韵味与远瞻。
  案例2:《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孩子们,我要告诉你们,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个问题:“一定这样吗?”
  师:请看“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沉静,学生们陷入紧张地思考中,没有举手,老师出示了,半个西瓜的图片。很多学生恍然人悟,马上举起手来。)
  生1:宝物可能在地下,西瓜皮上。
  生2:也可能在上面,在树枝上。
  生3:以左脚为球心。半径是3米的球上。
  师:是啊!现在看。圆是一中同长的。球也是一中同长的。圆和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4: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师:说的真专业!关于球,详细的 研究要到高中。不过,在同一平面内,“一中同长”的就是圆,不是球……
  是啊,一句“一定是这样吗?”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质疑。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拓展。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展现了练习的创造性。
  3,在应用教学中,突出练习的生活味
  传统的“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只注重训练目标,切断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没有实现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数学形态的数学。而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链接,解题策略与生活问题相互交融,那么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转化为数学问题。
  案例3:《减法的性质》练习题。
  小华的同学到家里做客,妈妈要他去买点吃的。“薯片每袋8元、激活汽水每瓶2元、亲亲八宝粥每听4.5元、大雪碧每瓶5.5元”,用30元钱去买这些商品。你打算买什么,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
  在解答这一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采取的策略显然不唯一:有买两样食品的:30-(8+2)、30-(8+4.5)、30-(4.5+5.5)……有买几样的:30-(8+4.5+5.5)、30-(4.5+4.5+8+2)……即使是同样的买法,学生的思维过程也不尽相同。这样的教学以生活实例代替了课本上原来比较抽象的例题,既让学生有一个切实的具体体验,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更在内容的展开过程中熟练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还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练习的生活味。
  4,在灵活补白中,提升练习的完整性
  课标本苏教版数学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上,每学期都大约有20%到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用于教师创造性的安排教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该教材有其特点与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在一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上就出现了弱化的倾向:“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仅限于10以内的数,而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放置在‘你知道吗?’环节,不做教学要求,只让学生自行阅读、理解”。而以往老教材则把短除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展开的。而实际上,在后续的学习中,经常需要快速地寻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若按例题的解法,实在是效率低下。因此,一个睿智的教师,就应该学会敏锐地捕捉信息,恰到好处地进行“补白”。将该内容自主地纳入教学范围,而不是一味地机械训练例题的解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04690.htm